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管風琴簡史


管風琴是歷史最悠久的鍵盤樂器。起初沒有鍵盤,演奏者用口來吹奏,為排笛類型的潘氏管(Pan Pipe)。潘氏管為蘆葦所製,截成9支長短不一的管子綑成一排而成,相傳為希臘神話中牧神潘(Pan)所創作。



西元前250年,希臘亞力山大的工程師德斯比亞斯(Ktesibios)發明了水力風琴,利用人力泵氣並以水力防止空氣外洩,使儲存的空氣吹管而發聲。至西元120年,已出現以風箱(bellows)儲風的風琴,演奏時需要額外的人力為風箱泵風。早期的風琴多用於娛樂性質,直到五世紀始用於教會的崇拜。 












十一世紀左右,開始出現用琴鍵演奏的風琴,但琴鍵寬約37吋,琴師需握拳搥擊琴鍵,而非用手指彈奏。十四世紀起,出現腳踏鍵盤,相傳係由韋畢(Louis van Valbeke of Brabant)所發明。手鍵盤也改造成可用手指彈奏的鍵盤,音色更趨豐富。







十四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中期,意大利盛行手提式風琴(Portative Organ),演奏時,琴置於左膝,由左手拉風袋,右手在鍵盤上彈奏。同期另有小座風琴(Positive Organ),它擁有較寬闊的音域,可用雙手來彈奏。小座風琴依大小可放置於桌上或地上,演奏時需由一人於管風琴後方泵風。 















十五世紀起,義大利開始使用音栓(Stop)來控制套管發聲。至十五世紀末,德國教堂的風琴已具有現代管風琴的樣式。隨著管風琴的規模越來越大,依靠人力鼓風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管風琴開始用機械設備來鼓風,因而又發展出了更複雜的鍵盤機械結構。十七世紀起,管風琴的發展漸趨成熟,管風琴音樂的發展也到達高峰,其中以巴哈的管風琴音樂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葉,管風琴已經可以模擬所有樂器的聲音。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管風琴於18631868年,由法國工程師卡瓦葉.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重建,包含五層鍵盤及86個音栓。卡瓦葉.科爾大幅提升了管風琴的製作工藝,其製做的管風琴具有特殊明亮、溫暖的簧類音色,演奏強音時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的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音響,也能夠奏出低聲細語般的音色,細膩地表現微妙的情感。



20世紀以後由於現代電腦技術的引進,可以透過預設裝置將管風琴各種不同的音色預先儲存起來,使得管風琴的操作更方便,琴座也可以與音管分開,獨立於舞台之上。種種科技上的突破與創新,不斷地擴展管風琴音響的豐富性及演奏上的表現力。



台北國家音樂廳所演奏的管風琴,是由享有盛名的荷蘭管風琴公司Flentrop所製作,於1987年完成,是極具巴洛克特色的大型管風琴。長14公尺,高9公尺,深3公尺,共有三層手鍵盤及一排30個琴鍵的腳鍵盤,61個音栓,4172根管子,從製作船運到安裝完成總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