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結的音樂」(Music is liqui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s frozen music.)是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öthe,1749-1832)的名言。出生於法蘭克福的歌德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自然觀察學家兼政治家。他的詩作被舒伯特等音樂家譜成藝術歌曲;戲劇作品「浮士德」更是李斯特、白遼士、古諾等多位作曲家創作靈感的泉源。有趣的是,歌德向來被認定是缺乏音樂美感的。1816年他對舒伯特以他的詩作所譜寫的16首歌曲,包括「紡車旁的葛雷卿」(Grechen am Spinnrade)、「魔王」(Erlkönig)在內的傑作沒有好評;也對以他的戲劇為藍本寫下著名的「艾格蒙」序曲(Egmont, op 84)的貝多芬態度冷淡,倒是對現在已沒人知曉的C. F. Zelter(1758-1832)、J. F. Reichardt(1752-1814)推崇備至。歌德是史懷哲眼中「圖像式」思考的藝術家,他也曾在自傳中提到:「我是透過視覺—最高層次的感官,來理解這世界的」。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即興演奏的大腦--心智創作過程的探討
「他是怎麼做到的?站上舞台,即興演奏了一個鐘頭,甚至更久?」這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同時也是薩克斯風演奏家的察理·林(Charles Limb)面對約翰·科川(John Coltrane,1926-1967)這樣的即興演奏大師心中的疑惑。「他們如何在沒有事先準備的狀況下,創造了一首又一首的傑作呢?」基於對音樂的狂熱及好奇心的驅使下,察理·林於2003年成立了一個團隊,進行大腦「心智創作過程」的研究。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腦神經學家奧利佛·薩克斯談《音樂的力量》
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2015),是英國著名的醫生、生物學家、腦神經學家及作家。他根據對病人的觀察,以文學創作的筆法,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睡人》、《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腦袋裡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等。他本人對音樂充滿了興趣,熱衷於探索音樂與大腦的關係。他發現音樂比語言佔據更多的腦細胞,「音樂讓人起舞、影響情緒、勾起回憶......音樂代表著心靈與感受,超乎經驗、無法形容」。《音樂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ic》是他2006年9月25日所發表的文章。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從象徵心理學談音樂創作》by Antony Storr(安東尼·史托爾)
安東尼·史托爾(Antony Storr,1920-2001)是英國當代首屈一指的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同時也是知名的作家。他以精神分析的專業背景,致力於研究人類諸多心靈現象,如孤獨、自我認同、創造力、音樂感受力等。他最有名的著作莫過於《邱吉爾的黑狗-立緒出版》,探討憂鬱症及人類心靈的其它現象。內文透過對邱吉爾、牛頓、卡夫卡、榮格等傑出人物的精神分析,探究推動這些藝術家、科學家創造革新背後的驅動力為何。「象徵心理學:統一與整合的象徵」是其中的第十一章,對音樂的象徵性有詳盡的說明。
所謂「象徵」即能夠代表某事某物,或具有代表作用的任何東西。象徵屬於人類心靈活動較高層次,是概念化以及抽象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種鬆散的反應或情緒性的發洩。在演化上,象徵不只跟知性與思考有密切的關係,也同心靈「內在世界」的發展密不可分。由於想像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是兩個分立的天地,象徵的功能就是扮演這兩者之間聯絡的橋樑角色。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音樂觀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19世紀初德國著名的哲學家,父親經商有成,母親則是當時有名的作家,與大文豪歌德等人皆有往來。叔本華早年分別在英國及法國接受教育,深受英法文化的薰陶。1809年進入哥廷根大學就讀醫學,後來興趣轉移至哲學,博覽群書,遍讀柏拉圖、康德等哲學家的著作。繼承父親龐大的遺產後,他更是心無旁騖,得以專注於哲學的研究。
叔本華的哲學理論
叔本華特立獨行,有別於大部分的哲學家,他是個悲觀主義者,認為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虛無的。1818年出版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展現了他「唯意志論」的思想。他認為我們理解或經驗的世界,其實是受到感官限制的,我們以為感知的表象(康德稱Phenomenon ,叔本華稱Representation)世界是唯一真實的,事實上還有ㄧ些我們未能感知的存在,稱為「本體」(thing-in-itself,康德稱Noumenon)。世界真正的本質是意志(Will),意志才是世界最終的驅動力。人生即意志(或作意欲)的表現,而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但人卻總是汲汲營營地追求這表象世界產生的種種欲念。1859年《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出版,造成極大的轟動,至此奠定了叔本華的哲學地位,他的思想更影響了後代尼采、華格納、佛洛伊德、榮格等大師級的人物。
歌曲《慈悲的耶穌,Pie Jesu》介紹
《慈悲的耶穌》,原文Pie Jesu,乃拉丁文,最早是一首經文歌(Motet),源自13世紀天主教「末日經」(Dies irae)裡的對句,也被用於安魂曲(或作安魂彌撒,requiem)中。安魂曲是指天主教會用來追悼亡者所作的合唱套曲,通常包括了:進階經(Introit)、垂憐經(Kyrie)、階台經(Gradual)、直唱曲(Tract)、繼抒詠(Sequentia)、奉獻曲(Offertorium)、聖哉經(Sanctus)、讚美經(Benedictus)、羔羊經(Agnus Dei)、領主曲(Communion)、慈悲的耶穌(Pie Jesu)、拯救我(Libera me)、在樂園裏(In Paradisum)等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