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愛因斯坦與音樂

猶太裔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因「光電效應」理論,贏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相對論」更使他被稱為「現代物理學之父」,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一百年後,2016年2月11日科學家更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重力波」理論。除了科學上偉大成就外,愛因斯坦也是業餘優秀的小提琴家,他自6歲起隨母親Pauline Koch Einstein學習鋼琴、小提琴。一開始愛因斯坦展現了對鋼琴較高的興趣,13歲時因著對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的喜愛,注意力就逐漸轉向小提琴。


愛因斯坦的音樂品味

物理學家兼科學史學家Brian Foster 曾深入研究莫札特奏鳴曲對愛因斯坦的影響,他認為愛因斯坦的音樂品味較保守,喜愛莫札特更甚貝多芬。愛因斯坦曾說:「莫札特的音樂如此純淨,他是存在於宇宙間待人發掘的大師」。他視莫札特為音樂物理學家,認為莫札特的音樂展現宇宙內在的單純之美,乃宇宙和諧之音。






1955年讀者文摘記者Jerome Weideman也曾經採訪愛因斯坦,當時的愛因斯坦還特地為他播放了巴哈的作品。巴哈、莫札特是愛因斯坦最鍾愛的作曲家,他對華格納、德布西的音樂則評價不高。他認為華格納的音樂雖富有創新,但太具攻擊性;而德步西的音樂色彩雖精緻,卻缺乏結構。




愛因斯坦與小提琴

這位大科學家不管到哪裡旅行,總是帶著他心愛的小提琴,他暱稱他的小提琴為莉娜(Lina),並常常以拉琴當作腦力激盪的方法。愛因斯坦的第二任妻子說:「愛因斯坦的莫札特拉得極好,他也彈鋼琴,音樂幫助他思考他的理論。他經常會讀讀書,就過來彈彈琴,然後再回去工作」。漢斯·愛因斯坦(Hans Einstein)回憶父親時也說:「當我的父親在工作上碰到困難或人生遇到瓶頸時,他總是將音樂當成避難所,並且在其中尋獲解答」。音樂總是引領著愛因斯坦找到創新的方向,1919年「廣義相對論」被証實後,愛因斯坦還高興的買了一把新小提琴以資慶祝。


十幾歲時的愛因斯坦小提琴已拉得相當好,他幼時學琴的同伴說:「愛因斯坦拉奏的莫札特奏鳴曲充滿火花」。一位曾與愛因斯坦一起演奏巴哈的朋友,對於愛因斯坦美妙的音色及無與倫比的節奏感非常驚訝,他問愛因斯坦:「你演奏時有在打拍子嗎?」愛因斯坦回答:「天啊!當然沒有。因為它就在我的血液之中」。


                                                       



愛因斯坦身後雖未留下任何錄音(網路上標榜愛因斯坦演奏的莫札特奏鳴曲其實演奏者另有他人 - Carl Flesch),但愛因斯坦的確曾多次公開演奏,也得到不錯的評價。他在柏林期間常與著名的音樂家,如小提琴家克萊斯勒(Fritz Kreisler,1875-1962 )、鋼琴家許納貝爾(Arthur Schnabel,1882-1951)合作演出。愛因斯坦的醫生Jáno Flesch更公開地說:「有許多音樂家擁有更好的技巧,但我深信愛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絕對是最真誠且富有情感的」。


                                                      


音樂與物理

愛因斯坦曾說:「我一生的喜悅主要來自於音樂,我若不是物理學家,可能會是音樂家。我活在音樂的白日夢裡;我以音樂看待我的生命,我無法想像沒有音樂的生活會如何...」。愛因斯坦也曾對鈴木教學法的創辦人Shinichi Suzuki說:「相對論的產生是出於我的直覺,而音樂則是這個直覺背後的驅動力...我的新發現是我對音樂感知的結果」。愛因斯坦認為思想的最高形式是音樂而非數學,他在音樂中感受到宇宙間的和諧,音樂及物理兩者均體現了宇宙的和諧之美,令他敬畏!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而音樂正是愛因斯坦豐富想像力的泉源!



* 以上照片來自於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6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