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舒伯特(F. Schubert,1797-1828),是奧地利浪漫時期早期的作曲家。舒伯特從小就展露音樂的才華,他一生創作了600多首歌曲,因此被稱為「歌曲之王」。此外,舒伯特還完成了10首交響曲、18部歌劇、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等,在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永傳後世的作品。
F小調幻想曲創作背景
舒伯特這首為鋼琴四手聯彈所創作的,作品編號D940,F小調幻想曲,被公認是舒伯特最偉大、最重要的鋼琴作品之一,也是他生前最後的作品,舒伯特將這首曲子題獻給他所愛的學生 - 卡洛琳(Caroline Esterházy)。1828年1月舒伯特於維也納開始創作此曲,3月時作品完成,並在5月時由舒伯特本人及Franz Lachner進行首演。1828年的11月19日舒伯特就去世了,享年僅僅31歲。
樂曲結構
F小調幻想曲是一首單樂章的奏鳴曲,全曲一氣呵成,沒有間斷。比起古典時期嚴謹、斷落分明的多樂章奏鳴曲,單樂章的奏鳴曲在形式上比較自由,這樣的創作手法更能符合浪漫主義對情感表達的需求。樂曲中舒伯特藉著細膩、獨到的調性對比和變化,帶出音樂情緒的轉變,而這種情緒轉變隱含著深刻內斂的情感。
F小調幻想曲共分為四段,第一段:四四拍中庸的快版,旋律抒情而感傷,以附點的節奏呈現,曲調則游走於F小調與F大調之間。第二段:甚緩版,一開始是一個激動而有力的升F小調複附點和弦動機,緊接著是升F大調非常優美,如歌的樂段。第三段:三四拍、快板的詼諧曲,升F小調,曲風活潑而有精神。第四段:終曲樂章,樂曲再次出現第一段F小調優美感傷的旋律,之後主題用賦格的手法加以變奏和發展,一架鋼琴宛如一個交響樂團般地奏出慷慨激昂的樂聲,彷彿是對命運不停歇的叩問、對生命無止盡的嘲諷。最後,樂曲戲劇性地在肅穆、絕望的氣氛中嘎然而止。
與F小調幻想曲第一次的邂逅
在美國芝加哥求學時,我在魯普(Radu Lupu)與普萊亞(Murray Perahia)四手聯彈的音樂會中第一次與這首曲子相遇。當普萊亞緩緩地奏出F小調8分音符和絃,接著感傷而抒情的主題幽幽地從魯普的指間流洩而出時,我彷彿化身為孤寂蕭瑟的寒冬中踽踽獨行的旅人,景象蒼茫而悲涼,深刻動人的琴聲,呼應著留學生活的苦悶與掙扎。
在室內樂課重逢
2015年我指導兩位優秀的東吳大學鋼琴學生胡東瀚、范祐禎雙鋼琴室內樂課,他們在雙鋼琴音樂會曲目中安排了這首幻想曲。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我再次被這首樂曲深深吸引,或許是經歷了時間的淬煉,對這首曲子有更深一層的體會。我聯想到舒伯特另外一首鋼琴作品,C大調「流浪者幻想曲」,運用一樣的單樂章奏鳴曲的作曲手法,訴說著同一個故事:流浪、痛苦、死亡。
四手琴緣音樂會
2016年5月25日我與林慧英老師在中原大學風雅頌藝文廳演出「四手琴緣」音樂會,我們也演奏了這首迴盪在我內心多年的樂曲。在排練時,林老師聊起她在網路上參考的眾多演出版本中,與她想法最契合的,竟然就是魯普與普萊亞的演奏版本!
音樂是個人記憶的載體
村上春樹曾說:「音樂不只是音樂本身,它來自特定的年代,也承載個人的記憶。......那首歌會以一種連續行為,以一條(小小的)縱線,貫穿人生」。是的,一首歌曲就像是一位朋友,以自身的步調,走進我們的生命,駐足、又漸行漸遠,留下的是淡淡愁緒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