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2017/5/11 《四手琴緣—兒童天地》音樂會札記

這場名為《兒童天地》的音樂會演出佛瑞《桃莉組曲》、拉威爾《鵝媽媽組曲》、比才《兒童遊戲組曲》。這三套曲目有幾個特色,它們均出自法國作曲家之手;都是為兒童所創作的鋼琴四手聯彈組曲;這些充滿童趣的作品後來都被改編成管弦樂曲;這三套樂曲深具象徵性,透過音樂我們可輕易地勾勒描繪出各樣生動有趣的情境。經由佛瑞、拉威爾、比才三位法國作曲家所建造的時光隧道回到兒童世界,重新尋回純真自然,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童年真諦。






1.佛瑞《桃莉組曲》(Dolly, Six Piéces

佛瑞(Gabriel Fauré,1845-1924)是浪漫時期的作曲家、管風琴家、鋼琴家及音樂教育家。他是一位承先啟後的作曲家,承襲了浪漫派大師聖桑,後繼者則有德布西和拉威爾。他著名的作品包括《安魂曲》、鋼琴《夜曲》以及歌曲。《桃莉組曲》(Dolly, Six Piéces),作品56,創作及修訂於1893到1896年間,乃佛瑞為情婦Emma Bardac的女兒Helene生日及其它活動而寫的作品,「桃莉」是佛瑞對小女孩的暱稱。

有別於以往,佛瑞賦予這6首曲子新奇而有趣的標題,這六首曲子依序為:1. 搖籃曲(Berceuse)、2. 喵嗚(Mi-a-ou)、3. 桃莉的花園(Le jardin de Dolly)、4. 小貓圓舞曲(Kitty-Valse)、5. 溫柔(Tendresse)、6. 西班牙舞步(Le pas espagnol)。

1. 搖籃曲(Berceuse):1893年佛瑞將舊作重新修訂,為桃莉第一個生日而做。此曲長期被當作BBC 電台「和媽媽一起聆聽」(Listen with Mother)節目的主題歌曲。

2. 喵嗚(Mi-a-ou) :1894年佛瑞為桃莉第二個生日而做的作品,其中「喵嗚」聲不是模仿貓咪的叫聲,而是桃莉間牙牙學語叫哥哥名字(Messieu Aoul)的聲音。

3. 桃莉的花園(Le jardin de Dolly):1895年佛瑞將這首作品送給桃莉做為的新年禮物。是六首作品中最優美的一首。

4. 小貓圓舞曲(Kitty-Valse):一如《喵嗚》與貓咪沒有特別的關聯,佛瑞的情人Emma Bardac 有一條狗叫Ketty,佛瑞在手稿中稱這首曲子為Ketty-Valse,描繪的是小動物不停地轉圈圈的景象。

5. 溫柔(Tendresse):創作於1896年,佛瑞最初將這首樂曲獻給音樂出版商的太太,是一首抒情、略帶現代感的樂曲,運用許多他的鋼琴夜曲中常出現的半音變化。

6. 西班牙舞步(Le pas espagnol):活潑的快板,在音樂中我們彷彿看到熱情的西班牙舞蹈熱場景。





2.拉威爾《鵝媽媽組曲》(Ma Mère l'Oye

拉威爾(M. Ravel,1875-1937)是與德布西齊名的印象派作曲家,著名的作品包括《死公主的孔雀舞》、《波麗路》等。他將成功地將莫索斯基鋼琴作品《展覽會之畫》改編成管弦樂曲更為他贏得了「管弦樂法魔術師」的稱號。1908年拉威爾根據民間童話選輯「鵝媽媽的故事」創作了《鵝媽媽組曲》(Ma mère l'Oye),並將此曲獻給他親密友人Godebski兩個孩子。《鵝媽媽組曲》包括5首樂曲:1. 睡美人的巴望舞曲(Pavane de la Belle au bois dormant)、2. 姆指湯姆(Petit Poucet)、3. 醜女孩與陶偶女皇拉德紅娜(Laideronnette, impératrice des pagodes)、4. 美女與野獸的對話(Les entretiens de la belle et de la bête)、5. 仙境花園(Le jardin féerique)。

1. 睡美人的孔雀舞:敘述的就是睡美人的故事。音樂描繪當公主被紡錘刺到手而沉睡時,侍者在旁邊守護著,並跳著哀傷而優美的孔雀舞。

2. 拇指湯姆:故事描述拇指湯姆被貧窮的父親帶往森林遺棄,而他在沿途所丟下的麵包屑又被小鳥吃光光,因而迷路困於森林中。作曲家以不和諧的上行音階貫穿全曲,彷彿是森林裡曲折蜿蜒的小路;又像是拇指湯姆重覆丟下麵包屑的動作。第一部鋼琴高音的裝飾音象徵著森林裡的鳥叫聲。

3. 醜女孩與陶偶女皇拉徳紅娜:取材於法國童話故事「小綠蛇」。故事描寫美麗的小公主被施魔法變成醜姑娘,小王子則變成小綠蛇。他們到瓷娃娃王國,希望能恢復原來的面貌。當醜女孩為了恢復美麗入浴時,瓷娃娃們用胡桃殼做的豎琴及杏仁核做的弦樂器演奏音樂。音樂裡描繪瓷娃娃們演奏樂器的熱鬧場面。而中國以瓷器聞名於世,因此樂曲運用了極具中國風味的五聲音階旋律。

4. 美女與野獸的對話:故事描述英俊的王子被咒詛成為面目醜陋,卻心地善良的野獸。野獸遇見了美麗的公主並愛上她,經過真心的表白,公主答應下嫁時,咒語立刻被解除,野獸又變回英俊的王子。全曲由象徵公主及野獸的兩個主題及其變奏交織而成,當高音聲部「美女」的主題遇上低音所代表的「野獸」旋律時,形成兩者之間的對話。

5. 仙境花園:此曲和第一首《睡美人的孔雀舞》前後呼應,描寫王子來到森林,吻醒了沉睡多時的公主。音樂一開始描繪公主依然在沉睡,王子出現後,音樂逐漸加強,象徵著睡美人甦醒,是一首充滿幸福感的終曲樂章。





3.比才《兒童遊戲》(Jeux d'enfants

比才(Georges Bizet,1838-1875)是法國浪漫時期的作曲家,著名的作品包括歌劇《卡門》、戲劇配樂《阿萊城的姑娘》等。1871年比才創作為鋼琴四手聯彈的作品《兒童遊戲》(Jeux d'enfants),作品22,是由12首迷你小曲所組成的組曲,每首樂曲都附有標題及副標題。比才曾經將其中的6、3、2、11、12改編成給管弦樂的小組曲(Petit Suite),其餘的之後也被Roy Douglas及Hershy Kay 改編成管弦樂曲。1955年知名舞蹈家George Balanchine 也使用《兒童遊戲》組曲,將其編成舞蹈作品。今天演出其中7首選曲。

1. 陀羅/即興曲:2/4拍、活潑的快板。描述陀螺快速旋轉的景象。

2. 洋娃娃/搖籃曲:6/8拍、單純的小行板,搖籃的節奏不間斷地反覆著。

3.木馬/詼諧曲:6/8拍、活潑的快板。小朋友騎著木馬搖擺快樂的音樂。

4. 小號與小鼓/進行曲:4/4拍、進行曲般的稍快板。伴隨著號角的樂音及小鼓的節奏前進的進行曲。

5. 捉迷藏/夜曲:3/4拍、接近小行板不太快的行板,音樂緩和而寧靜。

6. 小先生小夫人/二重奏:2/4拍的小行板,是一首優雅的二重奏。描述小孩們玩家家酒時,一個男孩扮演先生,一個女孩扮演夫人,充滿了幸福與甜蜜。

7. 舞會/嘉洛舞曲:2/4拍的急板,嘉洛舞曲是2/4拍子的快速輪舞,在18世紀末葉流入歐洲社交圈後,在19世紀常被當做舞會的最後一首舞曲。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7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