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鋼琴四手聯彈的魅力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Four Hands, One Keyboard : Music for Piano Duet",by Frances Wilson


鋼琴二重奏(四手聯彈)曾在19、20世紀歐洲的音樂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時常在私人宅邸或藝文沙龍舉行。四手聯彈早在18世紀就廣受歡迎,它讓年輕人,特別是異性,有機會一起演奏音樂。兒童時期的莫札特就常常和姊姊一起表演二重奏,他曾為鋼琴四手聯彈創作了6首奏鳴曲及一些小品。莫札特喜歡四手聯彈的各種形式,更享受在一架鋼琴上探索豐富的音樂層次以及對話的可能性。舒伯特更進一步地為鋼琴四手聯彈創作了A大調輪旋曲(D951)、A小調快板,以及著名的F小調幻想曲。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是一首充滿深刻情感、技巧複雜、音樂架構龐大、近20分鐘的樂曲,這首作品不再只是中產階級年輕女孩在家自娛娛人的樂曲,而是現今音樂會中經典的四手聯彈曲目。


到了19世紀,隨著現代鋼琴的改良發展,鋼琴二重奏也變得更普及。量產之後的鋼琴更加便宜,使得鋼琴成為現代家庭中必備的樂器。作曲家,特別是出版商,抓住這龐大的商機,出版了大量的鋼琴音樂給普羅大眾演奏。許多的管弦樂曲、室內樂、合唱作品也被改編成鋼琴二重奏,為演奏者提供更豐富而多元的曲目。這些為四手聯彈而改編的作品至今仍深受歡迎,包括了: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Brahms,Hungarian Dances)、德佛扎克《斯拉夫舞曲》(Dvořák, Slavonic Dances)、佛瑞為情婦之女所寫的《桃莉組曲》(Fauré, Dolly Suite)、德布西抒情動聽的《小組曲》(Debussy,Petite Suite),以及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Ravel,Ma mére l'Oye)等。

對演奏者而言,鋼琴四手聯彈是非常獨特而親密的演奏型態,兩人並肩一起演奏,雙手也會互相接觸,因此兩人之間的默契、互動模式更顯重要。你必須要敏銳地體察同伴演奏時的各種細節,諸如速度、音量、表情的變化。踏板如何運用、翻譜的時間點等細節,也是彼此配合的重點。優秀的四手聯彈作品提供兩位鋼琴家幾乎相等的表現機會(如:德布西的小組曲),使得演奏時饒富趣味。四手聯彈作品也是很好的鋼琴教材,可以教導學生在不同的音域、不同的聲部上旋律應如何歌唱,聲部之間的平衡,音樂如何收放等觀念。


有些四手聯彈曲目無疑是給較年輕的演奏者彈奏的,音樂淺顯易懂。另有一些作品則是針對四手聯彈的特性而創作的,內容複雜、技巧性高,音樂性的表達也具有挑戰性。如:浦朗克的《鋼琴奏鳴曲》(Poulenc’s Piano Sonata for Four Hands)、史特拉汶斯基《春之祭》,以及拉赫曼尼諾夫(Rachmaninoff)和梅湘(Messiaen)的作品。當代有許多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也非常喜歡四手聯彈這種特殊的鋼琴二重奏型態,如:阿格麗希(Martha Argerich)和巴倫波音(Daniel Barenboin);魯普(Radu Lupu)和普萊亞(Murray Perahia),以及早期英國的席瑞爾·史密斯(Cyril Smith)和菲利斯·賽利克(Phyllis Sellick)。而拉貝克姊妹(Labèque sisters,Katia and Marielle)可算是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鋼琴二重奏組合。他們創立了一個平台,首演為鋼琴二重奏及管弦樂團而作的委創音樂,也持續地在世界各地推廣許多深受喜愛、優美動聽的四手聯彈作品。



* 本譯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7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