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從路德到巴哈的德文彌撒禮儀

選自《路德的禮儀音樂》(Luther's Liturgical Music, by Robin A Leaver)第十八章

路德所著的《德文彌撒禮儀》(Deutsche Messe,1526)是宗教改革時期最重要的禮儀文獻。其實早在1525年底就出現了各種《德文彌撒禮儀》版本,但這些版本大多只是從羅馬彌撒(Roman Mass)的內容逐字翻譯,再加上正典彌撒(Canon of the Mass)的節錄內容而成的。路德的《德文彌撒禮儀》雖然也採納了彌撒的基本形式,但有許多創新之處,路德賦予傳統的形式新的神學詮釋,他視彌撒為「上帝對於聚集於祭壇前敬拜的會眾福音之宣揚」。路德《德文彌撒禮儀》強調全體會眾,而非只有詩班,按著禮儀的順序唱著日常彌撒(Ordinary of the Mass)中的聖詩以及新創的詩歌。只有講道以及主禱文是以口語的方式呈現,路德《德文彌撒禮儀》儼然成為結合了吟唱與讚美詩的音樂崇拜。


路德《德文彌撒禮儀》常被認為是「路德禮儀規範」,這是對他最大的誤解。路德認為崇拜應以寬恕、恩惠的福音精神為基石,而不是教條、制式化的表現。彌撒禮儀應體現上帝賦予基督徒的自由,而非律法的綑綁;是福音精神的展現,而非內容與細節的拘泥。其次,外界誤以為1526年出版的《德文彌撒禮儀》是為了要取代1523年的《拉丁文彌撒禮儀》(Latin Formula messe)。路德在《德文彌撒禮儀》序中清楚地說明:「我們不應該被遵循至今的形式所影響,但只要喜歡,我們仍然可以持續使用拉丁文彌撒。放棄使用拉丁文並非全然是明智之舉,但因為我關心的是年輕世代...。我反對的是鄙視所有的語言,而獨尊拉丁文...。這兩種彌撒禮儀應該對所有的教會、所有的人開放使用。」因此,在德國的路德教會,特別是較大城鎮的教會,德文與拉丁文彌撒禮儀一直是並存使用的。


第三個誤解,認為路德《德文彌撒禮儀》中的音樂並非儀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被忽略。路德在“Wider die himmelischen Propheten"(1525)曾說:「我很高興今日有德文彌撒,但我希望德文彌撒能展現真正的德語個性。移植拉丁文的經文,或保留拉丁文的音調是我所抵制的,德文彌撒必須有來自母語的經文、音調及旋律,否則只是拉丁文彌撒的仿冒品罷了」。「音樂僅次於神學」是路德彌撒禮儀的核心價值,路德會的崇拜是音樂的敬拜,結合了吟詠與讚美詩、人聲與器樂的音樂,然而Hans Lietzmann,Joachim Beckmann,以及Wolfgang Herbst 編輯的版本仍將路德精心為《德文彌撒禮儀》所譜寫的音樂全數刪除。


音樂是路德彌撒禮儀改革的重點,他認為牧師及教師必須同時接受神學和音樂的訓練,路德會的樂長(Cantor)不單是教會音樂家,同時也擔任教會所屬學校的教師。路德的禮儀音樂傳統在Johann Walter的領導之下,於教會聖詠團以及學校被推廣開來,巴哈更是將路德的禮儀音樂發揚光大。
路德的音樂觀念來自幼時所受的訓練,學生時期的路德被要求每天用拉丁文吟唱詩篇、誦讀拉丁文新約聖經中的章節,另外幾位同學再以德文誦讀相同的新約章節。德文的經課(German lesson)回應後接著唱德文聖詩,最後牧師通常以「讚美主名」(Benedicamus Domine)做結束。


巴哈曾和路德上同一間位於德國艾森納赫(Eisenach)的拉丁語學校,接受了相似的音樂與宗教教育。巴哈所接受的學校教育,就是針對路德會禮儀音樂之需而設的,巴哈日後為路德會的彌撒禮儀創作音樂,可說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萊比錫時期(1723-1750)擔任聖湯瑪斯教堂樂長的巴哈,創作了大量的合唱作品,這些合唱作品就是為了配合彌撒禮儀中特定的程序而作的,承襲了自路德所建立的《德文彌撒禮儀》之音樂崇拜傳統。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8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