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你不知道的尼采

「如果沒有音樂,生命將會是一個錯誤。」(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是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的經典名言。尼采可說是19世紀最知名的哲學家,也是影響後代最深遠的思想家,海德格、沙特、卡繆等存在主義的大師都深受其影響,被喻為是「後現代」的開端。尼采的著作《悲劇的誕生》、《善惡的彼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更是許多青年學子接觸哲學的必讀經典。尼采採用箴言體及如詩歌般的寫作風格,也影響了卡夫卡、紀德、托馬斯·曼、米蘭昆德拉、徐四金等多位文學家的創作。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作曲家,尼采自幼學習鋼琴,一生熱愛音樂,曾以作曲為終身職志,並自學創作了多首鋼琴小品、歌曲等。 


            尼采(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
       
                                  
尼采的音樂養成

1844年10月15日尼采誕生於德國薩克森省(Saxony)接近萊比錫的一個小鎮-呂肯(Röcken)。薩克森省有豐富的音樂傳統,而萊比錫更是舒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巴赫、韓德爾、舒曼、華格納等多位作曲家生活的居所。尼采的父親是路德教派的牧師及教師,經常彈奏鋼琴給年幼的尼采聽,但不幸地於尼采五歲時去世。1851年尼采由母親啟蒙學琴。1855年尼采受邀到好友古斯塔夫(Gustav Krug)家中作客,在那兒尼采聆聽了音樂演奏,並且認識了包括孟德爾頌在內的多位音樂家,受到音樂上的啟迪。巴赫、海頓、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孟德爾頌及舒曼等德奧作曲家的作品都是尼采早年音樂學習的養分。





             1861年17歲的尼采


1854年十歲的尼采在聽過韓德爾神劇《彌賽亞》的演出後開始嚐試音樂創作。1864-68年尼采在波昂及萊比錫就讀大學時仍持續作曲。1868年他在萊比錫認識了歌劇作曲家華格納,對其音樂非常推崇,深受影響。1869年24歲的尼采進入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擔任古典語言學教授後,才逐漸減少音樂創作。尼采可算的上是優秀的鋼琴家,他能演奏華格納歌劇「指環」系列改編給鋼琴的作品,也能在鋼琴上即興演奏。音樂一直是尼采生命中最大的慰藉,即便是1889年因精神崩潰而停止寫作,也不再說話後,尼采仍能即興演奏鋼琴,音樂成為他最後的避風港。



                                                 尼采演奏鋼琴




尼采的音樂觀點

尼采極度推崇音樂。1858年他曾提到對音樂的看法:「上帝將音樂賜給我們,使我們得以被提升。音樂結合了所有的特質,它可以是抒情的,也可以透過溫柔、多愁善感的曲調鼓舞我們;它甚至可打破最強硬的個性。音樂最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我們的思想、感動我們、提供樂趣,並將我們從無聊中拯救出來。凡是輕蔑音樂的人都是瘋狂的。音樂是上帝賜予我人生旅程中最好的同伴,讓我們因這美好的享受對上帝唱出永恆的讚美吧。」(Über Musik, Aus Meinem Leben) 


尼采在1872年所出版的第一本著作《悲劇的誕生》中闡述了他的音樂觀點。尼采認為希臘文化中的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精神是無形象的、非理性的、醉與迷狂嬉戲的,而音樂即純粹的酒神藝術,是世界意志的ㄧ面鏡子,表現世界的原始情緒,是世界的真正理念。悲劇是音樂情緒的形象表現,民歌和抒情詩則是語言對於音樂的模仿。音樂是獨特的、本源性的藝術,在一切藝術類別中處於中心地位。年少時的尼采酷愛德國古典音樂,青年時期著迷於華格納,後來則傾心於比才(G. Bizet,1838-1875)。尼采認為音樂應該是輕盈、明朗、溫柔,令人翩翩起舞的。



         酒神戴奧尼索斯




尼采的音樂作品

尼采的音樂作品以鋼琴小品居多,另外還有一些歌曲、室內樂、合唱及管弦樂曲,他甚至嚐試創作歌劇。他的音樂創作主要是靠自修,使用貝多芬時代奧地利作曲家J.G. Albrechtsberger(1736-1809)的著作做為作曲時的參考。尼采的音樂風格承襲德奧音樂傳統,深受舒伯特、孟德爾頌、舒曼等浪漫派大師的影響,他的音樂情感豐富,從活潑到感傷;浪漫到沈思,偶爾也流露出來自父親路德教派的聖樂傳統。


尼采創作生涯始於1854年,當時的尼采僅僅10歲,他的第一首作品是《為鋼琴而作的稍快板》(Allegretto For Piano)。到14歲時尼采已經完成幾十首作品,他的創作高峰集中於1861-65年間。1874年尼采創作長達20分鐘的《友情讚美詩》(Hymnus an die Freundschaft),這首作品後來被改編給合唱及管弦樂演奏。尼采一直持續作曲到1887年,最後一首作品則是為合唱及管弦樂團而作的《生命讚美詩》(Hymnus an das Leben)。遺憾的是他的音樂在生前並未受到矚目,作品一直到1976年才由瑞士巴塞爾大學出版。



                  《友情讚美詩》手稿




                                                尼采全套鋼琴作品錄音




尼采的音樂定位

尼采音樂作品的編輯者Curt Paul Janz(1911-2011)評論尼采的音樂雖不盡完美,但也有令人感到愉悅之作。他認為尼采使用音樂就如同使用語言,是一種溝通的方式,是尼采心智及心靈的產物。尼采的傳記作者Michael Krücker說:「毫無疑問地尼采是音樂方面的天才,他一定是將音樂視為他使命的一部分,是對戴奧尼索斯精神及叔本華哲學的擁護,他的鋼琴演奏也是對他理論的見證。音樂流入他的身體,又從他的身體溢出。他絕對不會把作曲僅僅當作一項生計」。《尼采與音樂,2004》一書的作者Georges Liébert則認為尼采是以音樂的形式作為他哲學寫作的模型。


音樂評論家James Mannheim 定義尼采的音樂為「輕巧的、類即興式的、格言式的,並預示了他日後哲學創作的寫作風格」。李斯特(Franz Liszt)對尼采的音樂有不錯的評價,指揮家兼鋼琴家漢斯 · 馮 · 畢羅(Hans von Bülow,1830-1894)則對尼采的音樂嗤之以鼻,而華格納更是曾對尼采的作品捧腹大笑。無論如何,尼采音樂作品的重要性在於它是理解尼采哲學思想的要素。


哲學的尼采,肯定生命、追求真理、尋求自我超越、提倡昂然奮發的超人意志。音樂的尼采則以他獨特的眼光為我們揭櫫了希臘文化中的酒神精神。尼采對音樂情有獨鍾,將音樂置於所有藝術之上,認為音樂是最具有哲學精神的藝術。1887年尼采在書信中說:「不曾有任何哲學家在音樂上達到我的高度」。尼采以藝術救贖人類的命運,教導我們用審美的眼光看待人生,並賦予永恆生成變化的物質世界形而上的意義!





延伸聆賞:尼采作品 http://youtu.be/rBO1B3Wf4mk



* 以上照片來自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5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