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音樂作品《曼弗雷德》(Manfred)


曼弗雷德(Manfred)是英國詩人拜倫(Lord Byron,1788-1824)戲劇詩《Manfred:A dramatic poem》中的主角。詩作描述曼弗雷德愛上了與他容貌相似的繼妹阿思塔德(Astarte),兩人發生不倫關係後,曼弗雷德在悔恨中殺了阿思塔特,從此為內心的罪惡感所折磨,並隱居在阿爾卑斯山中。他埋首於科學與哲學的研究,卻無法在知識中得著平靜與幸福,感嘆:「知識令人憂傷......知識之樹並非生命之樹」。曼弗雷德又用咒語召喚了七個精靈尋求幫助,希望能忘卻自己也沒成功;他不接受宗教心靈上的救贖,也拒絕了魔鬼的誘惑。最後他從陰間呼喚阿思塔特的鬼魂請求原諒,並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死亡。


                     拜倫(Lord Byron,1788-1824)
                                     


拜倫的戲劇詩《曼弗雷德》蘊含著超自然的元素,他自稱是「形而上」(metaphysics)的詩作。主人翁曼弗雷德的遭遇更被影射是拜倫與繼妹(Augusta Leigh)的真實寫照。他們的醜聞被當時倫敦的媒體披露並大肆抨擊後,拜倫於1816年逃往瑞士,終其一生未再返回英國,《曼弗雷德》即是他1816-1817年定居瑞士後著手創作的作品。拜倫筆下的曼弗雷德充滿悲劇色彩、英雄形象,再加上劇中超自然的元素,成為許多作曲家靈感的泉源,先後有舒曼(R. Schumann,1810-1856)、柴可夫斯基(P. I. Tchaikovsky,1840-1893)、哲學家兼作曲家尼采(F. W. Nietzche,1844-1900)以曼弗雷德為原型創作音樂。


                                              曼弗雷德(Manfred)



舒曼於1848年所創作的作品115《曼弗雷德》,全名為《曼弗雷德:帶有三段音樂的戲劇詩》(Manfred:Dramatic Poems  with Music in Three Parts),是原詩的配樂(incidental music),包含了序曲(overture)、間奏曲(entracte)、音樂劇(melodrama)、獨唱與合唱。《曼弗雷德》於1852年在德國萊比錫舉行首演時頗受好評,特別是序曲,音樂史學家Peter Ostwald說舒曼創作《曼弗雷德》序曲時正飽受幻聽的折磨。在這首序曲中舒曼展現出貝多芬式的音樂特質:對人生無止盡的的叩問,以及不向命運低頭的強韌意志。



哲學家尼采受到舒曼《曼弗雷德》的啟發,於1872年完成鋼琴曲《曼弗雷德冥想曲》(Manfred-Meditation),並將此曲送給當時赫赫有名的指揮家兼鋼琴家馮·畢羅(Hans von Bülow,1830-1894)請求指教。沒想到馮·畢羅認為此曲一文不值,他甚至於在給尼采的回信中說:「這是一個笑話嗎?你瞭解音樂的語言嗎?從最基本正確的記譜到更高層次的音樂句法?你的音樂比你想像的還可怕!以音樂的角度而言,這首《曼弗雷德冥想曲》簡直像是道德世界裡的一個罪行」。這樣嚴厲的批評讓尼采倍受打擊,足足三個月不和馮·畢羅說話,並於1877年將作品重新改寫。



柴可夫斯基創作的作品58《曼弗雷德》交響曲是他唯一附有標題的交響曲,柴可夫斯基採用當時流行的交響詩曲風,於1885年完成此曲。這部作品耗費了柴可夫斯基不少心血,但也帶給他無限的滿足,他曾說這是他最完美的交響曲。全曲分四個樂章,以「曼弗雷德」主題貫穿全曲。第一樂章:悲傷的緩板,描述孤寂的曼弗雷德內心的煎熬以及對阿思塔德的懷念與悔恨;第二樂章:詼諧曲,描述阿爾卑斯山的精靈與曼弗雷德的對話;第三樂章:田園風格的行板;第四樂章:有力的快板,形容地獄般的恐怖景像。曲末曼弗雷德勇敢地面對死亡的召喚,並有來自天堂的樂聲(管風琴)引領他走向生命的終點。


                 曼弗雷德與阿思塔德的鬼魂



柴可夫斯基說:「我認為拜倫以異於常人的力量與深度,藉著曼弗雷德體現凡人為解決生命的困境而進行的種種悲劇性的抗爭」。「曼弗德雷」是拜倫自身的寫照:博覽群書,卻懷疑知識、科學;離群索居,仍得不著平靜;拒絕宗教的慰藉,也不屈服於魔鬼的誘惑。曼弗雷德展現了人類堅強的意志,更傳達出悲劇英雄大無畏之精神!





* 以上照片來自於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6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