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妳知道嗎?》(Mary, Did You Know?)是一首著名的聖誕歌曲,出版於1991年,由Mark Lowry作詞、Buddy Greene作曲。由於旋律十分動聽,常常被拿來翻唱,更成為電影《上帝之子》(Son of God)的片尾曲(影片:https://youtu.be/d9osoUA67hs)。在歌曲中作者提出一個沒人想過的問題,當天使迦百列向馬利亞顯現並告訴她將成為耶穌-神兒子的母親時,她確實知道所要生的兒子是誰嗎?她可想像得到未來這將對她的同胞(以色列人)和全人類有什麼意義嗎?歌詞透過一連串的問題,將耶穌一生的事蹟生動地描述出來。
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2016年12月7日 星期三
音樂如何幫助嬰兒牙牙學語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西雅圖時報>John Higgins的報導,2016年9月30日
「音樂自有其價值。」(Music has value all by itself. )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注意到音樂家在語言的學習、閱讀,以及數學能力上有較好的表現。但是大多數的研究無法證明是演奏樂器本身所致,或是別的原因使得音樂教育與其它技能有關。根據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最新的研究顯示,音樂中的「節奏」(rhythm)是影響九個月大的嬰兒學習說話的重要因素。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音樂社會學導論》介紹(下)
第七章:指揮與管弦樂隊團(CONDUCTOR AND ORCHESTRA)
阿多諾闡述了「指揮」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音樂社會學上的意義。阿多諾認為「指揮」可以指具體的人物、具象的角色,也可以成爲抽象的「權力」代名詞,他說:「指揮家好像是在掌控樂團,但他真正的對象是聽眾」。指揮在交響樂團這個小社會中象徵著「權力」與「權威」,通過自己對作品的理解或是幻想,將權威施加給樂團團員以及台下的觀眾。
一場交響音樂會不能沒有指揮的存在,指揮也理所當然地得到演奏人員的尊敬,贏得觀眾們最熱烈的掌聲,並成為音樂會注目的焦點,但阿多諾認為「音樂作品」才是音樂會真正的主角。指揮是交響樂團平日排練時的靈魂人物,但樂團水準的好壞,演奏人員和指揮的共同努力是缺一不可的。指揮在樂團這個小型社會中會不由自主地想凌駕於他人之上、掌控全局,這與現實社會中「權力的擁有者」有相同的現象。
至於樂團,在工會制度的保護之下,得免於超時工作或不當練習的可能性,但這種工時的規定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音樂品質的提升,音樂成了指揮與樂團之間妥協的結果。
2016年9月10日 星期六
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音樂社會學導論》介紹(上)
音樂社會學(sociology of music)是研究音樂與社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具有雙重屬性,既是社會學,也是音樂學。音樂社會學把受到社會制約所產生的種種音樂現象與形態作為研究對象,它是社會學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門專科,這門學科目前仍在不斷地發展演變當中。
音樂社會學是20世紀新興的學科分支。20世紀後,藉由唱片、廣播電台的傳播,使得音樂的流傳有了爆炸性的發展,音樂不再是貴族階層的專利,而成為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消費品。音樂與公眾的關係日益密切,然而現代音樂的創作卻嚴重地脫離群眾,衍生諸多的衝突與矛盾促成了音樂社會學的建立與發展,研究並試圖解決這些新現象與新問題。音樂社會學代表性的西方學者有:馬克斯·韋伯(M.Weber,1864-1920)《音樂理性的和社會學的基礎》、西伯爾曼(A.Silbermann,1909-2000)《音樂依賴什麼而生存—音樂社會學的原則》、阿多諾(T.W.Adorno,1903-1969)《音樂社會學導論》,其中阿多諾的影響力仍持續至今。
2016年8月21日 星期日
音樂家與聯覺力
聯覺(Synesthesia)是一種神經現象,當刺激一種感官時,會自動地連結到另一個感官通道的認知經驗。例如:有些人會看到有顏色的字母或數字,或看到聲音及音樂,或是在閱讀及聽別人交談時,文字會觸發味覺在嘴巴裡出現各種味道。根據研究,有多達60種以上不同的聯覺方式,但主要的兩種聯覺型式是投射式聯覺(projecting synesthesia)及關連性聯覺(associative synesthesia)。投射式聯覺是指當感官受到刺激時會看到顏色或形狀,而關連性聯覺則是不自主的感受到刺激物與感官之間強烈的關連性。
2016年7月16日 星期六
史上最長壽的鋼琴家、納粹倖存者:愛麗絲·赫茨索默(Alice Hertz-Sommer)
愛麗絲·赫茨索默:「音樂拯救了我,至今亦然。仇恨會吞噬仇恨者的心靈,音樂使我免於仇恨,並滋潤了我的靈魂。」
歷史上最長壽的鋼琴家,同時也是二戰納粹集中營最長壽的倖存者愛麗絲·赫茨索默(Alice Hertz-Sommer),1903年11月26日生於奧匈帝國時期的布拉格(今捷克首都),2014年2月23日逝世於英國倫敦,享年110歲,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2016年7月5日 星期二
保羅·克利的藝術與現代音樂創作
保羅·克利:「藝術並非複製可見之物,而是使之得見。」(Art does not reproduce visible but makes things visible.)
音樂家身分的保羅克利
二十世紀繪畫大師保羅·克利(Paul Klee,1879-1940)是德籍瑞士裔的藝術家。克利來自一個音樂家庭,父親是音樂老師,母親是歌唱家,自幼在父母親的栽培下學習小提琴。過人的音樂天份,使得克利從11歲起就在伯恩音樂協會(Bern Music Association )演奏,並於1902到1906年間組絃樂四重奏於瑞士各城市演出。1906年克利與女鋼琴家Lily Stumpf結婚,婚後兩人常常一起合作演出。每天早晨在作畫之前克利會先拉小提琴,他的朋友費格寧(Lyonel Feininger)曾說:「畫家克利與音樂家克利是兩位一體的」。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音樂與康定斯基的抽象藝術
康定斯基:「顏色是琴鍵,眼睛是琴槌,靈魂是鋼琴的琴絃。藝術家就是演奏的手,撫弄著一個又一個琴鍵,讓靈魂震顫。」(Colour is the keyboard, the eyes are the hammers, the soul is the piano with many strings.The artist is the hand that plays,touching one key or another, to cause vibrations in the soul.)
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是二十世紀抽象表現主義藝術代表人物及理論大師,也是聯覺藝術(Synesthesia in art)代表性的藝術家。美術學家Hajo Duechting曾依照藝術特徵,將康丁斯基的創作分為六個時期:初期(莫斯科,1866-1896)、變形(慕尼黑,1896-1911)、抽象的突破(藍騎士, 1911-1914)、俄羅斯間奏曲(1914-1921)、點線面(包浩斯,1922-1933)、生物的抽象(巴黎,1934-1944)。
2016年6月25日 星期六
夏卡爾畫中的音樂世界
夏卡爾:「愛與幻想,攜手同行。」(Love and fantasy, go hand in hand.)
夏卡爾的藝術生涯
出生於俄羅斯猶太家庭的馬克·夏卡爾(Marc Chagall,1887-1985)是二十世紀著名的畫家。夏卡爾原名Moishe Segal ,1910到1914年間到法國巴黎習畫,為自己改名為馬克·夏卡爾,並開始展露頭角。1914到1922年,夏卡爾返回俄羅斯迎娶未婚妻蓓拉(Bella),並先後在莫斯科、聖彼得堡展出作品,獲得極高的評價。他受委託為猶太劇院(State Jewish Chamber Theater)所做的舞台設計,更為他拓展了全新的創作領域,他曾創作被稱為「夏卡爾包箱」(Chagall's Box)的大型壁畫。
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為什麼有人聽音樂會起雞皮疙瘩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 Live For Live Music,Kendall Deflin 的報導)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當你聆聽一首歌曲時,突然從脊背或是手臂感受到一陣寒意,特別是在音樂有戲劇性轉折的時刻?有些人專注地欣賞某件藝術品、看某部感人的電影,或與某人有肢體接觸時,也會有類似的經驗。這種經驗,法文稱為frisson,英文則稱為chills,意指「美感的寒顫」,就是眾所周知的「起雞皮疙瘩」,身體感受到一陣突如其來愉悅的波動,是一種美感經驗的結果。但根據研究顯示只有三分之二的人有過這樣的體驗。
科學家們追溯人類對環境中突如其來的刺激所產生情緒性反應的起源。這種情緒性反應大部分出現在音樂中出乎預期的和聲變化、音量突然轉變,或是出現特別感人的獨奏時,這種變化以正面的方式影響了聽者,最終引發了「寒顫」反應。
科學家們認為起雞皮疙瘩是演化過程的遺緒。人類早期的祖先多毛,在尚未發明衣服以前,人類透過毛髮來吸熱保暖,雞皮疙瘩的反應就是溫度驟變時的結果。但是這種現象尚未在演化的軌跡中完全消失,因而約有55-86%仍有寒顫反應。
如今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與音樂反應相關的腦部區域。根據東華盛頓大學(Ea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科學家們對認知的研究,聽音樂時會有寒顫反應的人,在人格特質上屬於「對經驗抱持開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者。聽者的寒顫反應是他們對聆聽的音樂所產生的深刻情緒反應。相對地,在認知成分的實驗中,「對經驗抱持開放性」者也會得到相同的寒顫反應。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20160525《四手琴緣》音樂會札記: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作品D.940
出生於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舒伯特(F. Schubert,1797-1828),是奧地利浪漫時期早期的作曲家。舒伯特從小就展露音樂的才華,他一生創作了600多首歌曲,因此被稱為「歌曲之王」。此外,舒伯特還完成了10首交響曲、18部歌劇、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等,在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永傳後世的作品。
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艋舺教會管風琴
艋舺教會(或艋舺長老教會)位於台北市萬華地區(台北市貴陽街二段94號),是加拿大籍宣教士馬偕醫生來台創建的教會。1876年馬偕在武營頭萬安街仔(今龍山國中南側)賃屋創會,並於3月14日掛匾「耶穌聖教」開始傳道,爾後於1879年在八甲庄(今貴陽街現址)購地建堂,建立這座他在台灣所設立的第十二座教堂。
1985年艋舺教會完成教堂第一期的改建工程。受限於經費,美化禮拜堂及裝設管風琴的構想留待第二期建堂工程時再執行。1999年1月31日經會友表決同意,艋舺教會通過長執會所提議的管風琴裝設方案,選派戴忠毅長老為管風琴裝設委員會主委,並於9月發起認捐奉獻。2000年8月幾經比較與評估,議決採購由琴峰樂器公司所代理的德國克萊斯(Klais)公司製造的管風琴。歷經兩年半的時間,克萊斯管風琴公司在2003年2月15日完成管風琴裝設及試音工程,並於2003年3月9日下午2:30舉行艋舺教會「設教127週年、禮拜堂美化完工、管風琴裝設完成啟用獻琴」感恩禮拜,由林麗真老師擔任管風琴司琴。
2016年4月15日 星期五
2016年台灣高校音樂教師參訪團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參訪紀實
2016年4月我應邀組成14人音樂教師參訪團赴北京參訪。由於參訪團的成員主要是任教於台灣各大音樂系所的老師,所以主辦方特別安排我們與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及中國音樂學院兩所中國頂尖音樂學府的老師們進行學術交流,藉此增進兩岸大學音樂教育的瞭解。
4月7日我們參訪了著名的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簡稱央音,或中央院,成立於1950年,由1920到1940年間建立的幾所國立音樂院校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也是中國藝術院校中唯一一所國家重點高校和「211工程」建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設有作曲系、音樂學系、指揮系、鋼琴系、管弦系、民樂系、聲樂歌劇系、音樂教育學院、提琴製作研究中心、現代電子音樂中心、嗓音研究中心、交響樂學院、附屬中等音樂學校、遠程音樂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及人文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一所代表中國專業音樂教育水平,並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音樂學府。
2016年4月14日 星期四
2016年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音樂節開幕音樂會
「中國交響樂之春」音樂節創辦於2008年4月,每兩年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一次,為期一個月,至2016年已舉辦了五屆,是中國最重要的交響樂盛會。北京國家大劇院以促進中國交響樂發展、鼓勵中國音樂創作為己任,透過「交響樂之春」音樂節,提供了一個平台,廣邀中國各大樂團參與演出,每場音樂會均有中國作曲家作品發表,藉此帶動中國音樂的創作、促進交響樂團的發展,並提升中國觀眾聆賞音樂的內涵。
「交響樂之春」音樂節有幾個特色:規模最大、時間最長、參演團體最多。今年參與盛會的樂團包括了:貴陽交響樂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山東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杭州愛樂、瀋陽交響樂團、西安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上海國際青年管弦樂團、台灣長榮交響樂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我於2016年4月5日率台灣高校音樂教師參訪團到北京參訪,與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兩校進行學術交流,因而恭逢其盛,於4月8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聆聽第五屆中國交響樂之春開幕特別音樂會:「歷史的回聲-中國交響樂早期作品專場音樂會」。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國裕公司-耶姆利管風琴
「國裕」生活公司早期代理精品家具家飾,之後將觸角延伸至名瓷及水晶,是德國麥森(Meißen)瓷器、柏林KPM皇家御瓷、捷克摩瑟(Moser)水晶及西班牙松鶴(Soher)銅雕家飾的台灣代理商。位於台北市內湖舊宗路一段的「國裕」總部,則是其代理及收藏的家具、藝術品展示中心。
這座地上7層、地下3層的藝術宮殿,收藏著世界上最頂級的瓷器、水晶、銅雕及家具飾品,儼然是一座私人博物館。除了巴洛克風格的裝潢設計、華麗的水晶吊燈、各種精緻的藝術品外,其中最特別的收藏莫過於德國德勒斯登耶姆利管風琴製造商(Jemlich Orgelgebau Dresden)所設計的管風琴。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音樂作品《曼弗雷德》(Manfred)
曼弗雷德(Manfred)是英國詩人拜倫(Lord Byron,1788-1824)戲劇詩《Manfred:A dramatic poem》中的主角。詩作描述曼弗雷德愛上了與他容貌相似的繼妹阿思塔德(Astarte),兩人發生不倫關係後,曼弗雷德在悔恨中殺了阿思塔特,從此為內心的罪惡感所折磨,並隱居在阿爾卑斯山中。他埋首於科學與哲學的研究,卻無法在知識中得著平靜與幸福,感嘆:「知識令人憂傷......知識之樹並非生命之樹」。曼弗雷德又用咒語召喚了七個精靈尋求幫助,希望能忘卻自己也沒成功;他不接受宗教心靈上的救贖,也拒絕了魔鬼的誘惑。最後他從陰間呼喚阿思塔特的鬼魂請求原諒,並勇敢的面對自己的死亡。
2016年2月12日 星期五
愛因斯坦與音樂
猶太裔科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因「光電效應」理論,贏得19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相對論」更使他被稱為「現代物理學之父」,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一百年後,2016年2月11日科學家更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重力波」理論。除了科學上偉大成就外,愛因斯坦也是業餘優秀的小提琴家,他自6歲起隨母親Pauline Koch Einstein學習鋼琴、小提琴。一開始愛因斯坦展現了對鋼琴較高的興趣,13歲時因著對莫札特小提琴奏鳴曲的喜愛,注意力就逐漸轉向小提琴。
愛因斯坦的音樂品味
物理學家兼科學史學家Brian Foster 曾深入研究莫札特奏鳴曲對愛因斯坦的影響,他認為愛因斯坦的音樂品味較保守,喜愛莫札特更甚貝多芬。愛因斯坦曾說:「莫札特的音樂如此純淨,他是存在於宇宙間待人發掘的大師」。他視莫札特為音樂物理學家,認為莫札特的音樂展現宇宙內在的單純之美,乃宇宙和諧之音。
2016年1月16日 星期六
歌德與音樂
「音樂是流動的建築;建築是凝結的音樂」(Music is liquid architecture, architecture is frozen music.)是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öthe,1749-1832)的名言。出生於法蘭克福的歌德是德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自然觀察學家兼政治家。他的詩作被舒伯特等音樂家譜成藝術歌曲;戲劇作品「浮士德」更是李斯特、白遼士、古諾等多位作曲家創作靈感的泉源。有趣的是,歌德向來被認定是缺乏音樂美感的。1816年他對舒伯特以他的詩作所譜寫的16首歌曲,包括「紡車旁的葛雷卿」(Grechen am Spinnrade)、「魔王」(Erlkönig)在內的傑作沒有好評;也對以他的戲劇為藍本寫下著名的「艾格蒙」序曲(Egmont, op 84)的貝多芬態度冷淡,倒是對現在已沒人知曉的C. F. Zelter(1758-1832)、J. F. Reichardt(1752-1814)推崇備至。歌德是史懷哲眼中「圖像式」思考的藝術家,他也曾在自傳中提到:「我是透過視覺—最高層次的感官,來理解這世界的」。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即興演奏的大腦--心智創作過程的探討
「他是怎麼做到的?站上舞台,即興演奏了一個鐘頭,甚至更久?」這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同時也是薩克斯風演奏家的察理·林(Charles Limb)面對約翰·科川(John Coltrane,1926-1967)這樣的即興演奏大師心中的疑惑。「他們如何在沒有事先準備的狀況下,創造了一首又一首的傑作呢?」基於對音樂的狂熱及好奇心的驅使下,察理·林於2003年成立了一個團隊,進行大腦「心智創作過程」的研究。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腦神經學家奧利佛·薩克斯談《音樂的力量》
奧利佛·薩克斯(Oliver Sacks,1933-2015),是英國著名的醫生、生物學家、腦神經學家及作家。他根據對病人的觀察,以文學創作的筆法,寫下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睡人》、《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腦袋裡裝了2000齣歌劇的人》等。他本人對音樂充滿了興趣,熱衷於探索音樂與大腦的關係。他發現音樂比語言佔據更多的腦細胞,「音樂讓人起舞、影響情緒、勾起回憶......音樂代表著心靈與感受,超乎經驗、無法形容」。《音樂的力量,The Power of Music》是他2006年9月25日所發表的文章。
2016年1月9日 星期六
《從象徵心理學談音樂創作》by Antony Storr(安東尼·史托爾)
安東尼·史托爾(Antony Storr,1920-2001)是英國當代首屈一指的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同時也是知名的作家。他以精神分析的專業背景,致力於研究人類諸多心靈現象,如孤獨、自我認同、創造力、音樂感受力等。他最有名的著作莫過於《邱吉爾的黑狗-立緒出版》,探討憂鬱症及人類心靈的其它現象。內文透過對邱吉爾、牛頓、卡夫卡、榮格等傑出人物的精神分析,探究推動這些藝術家、科學家創造革新背後的驅動力為何。「象徵心理學:統一與整合的象徵」是其中的第十一章,對音樂的象徵性有詳盡的說明。
所謂「象徵」即能夠代表某事某物,或具有代表作用的任何東西。象徵屬於人類心靈活動較高層次,是概念化以及抽象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種鬆散的反應或情緒性的發洩。在演化上,象徵不只跟知性與思考有密切的關係,也同心靈「內在世界」的發展密不可分。由於想像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是兩個分立的天地,象徵的功能就是扮演這兩者之間聯絡的橋樑角色。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悲觀主義哲學家叔本華的音樂觀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19世紀初德國著名的哲學家,父親經商有成,母親則是當時有名的作家,與大文豪歌德等人皆有往來。叔本華早年分別在英國及法國接受教育,深受英法文化的薰陶。1809年進入哥廷根大學就讀醫學,後來興趣轉移至哲學,博覽群書,遍讀柏拉圖、康德等哲學家的著作。繼承父親龐大的遺產後,他更是心無旁騖,得以專注於哲學的研究。
叔本華的哲學理論
叔本華特立獨行,有別於大部分的哲學家,他是個悲觀主義者,認為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虛無的。1818年出版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展現了他「唯意志論」的思想。他認為我們理解或經驗的世界,其實是受到感官限制的,我們以為感知的表象(康德稱Phenomenon ,叔本華稱Representation)世界是唯一真實的,事實上還有ㄧ些我們未能感知的存在,稱為「本體」(thing-in-itself,康德稱Noumenon)。世界真正的本質是意志(Will),意志才是世界最終的驅動力。人生即意志(或作意欲)的表現,而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但人卻總是汲汲營營地追求這表象世界產生的種種欲念。1859年《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出版,造成極大的轟動,至此奠定了叔本華的哲學地位,他的思想更影響了後代尼采、華格納、佛洛伊德、榮格等大師級的人物。
歌曲《慈悲的耶穌,Pie Jesu》介紹
《慈悲的耶穌》,原文Pie Jesu,乃拉丁文,最早是一首經文歌(Motet),源自13世紀天主教「末日經」(Dies irae)裡的對句,也被用於安魂曲(或作安魂彌撒,requiem)中。安魂曲是指天主教會用來追悼亡者所作的合唱套曲,通常包括了:進階經(Introit)、垂憐經(Kyrie)、階台經(Gradual)、直唱曲(Tract)、繼抒詠(Sequentia)、奉獻曲(Offertorium)、聖哉經(Sanctus)、讚美經(Benedictus)、羔羊經(Agnus Dei)、領主曲(Communion)、慈悲的耶穌(Pie Jesu)、拯救我(Libera me)、在樂園裏(In Paradisum)等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