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醫生,也是神學家、管風琴家兼音樂學者。他對巴赫音樂的熱愛與鑽研,更使得他成為巴赫權威。史懷哲於1908年出版的兩冊「巴赫傳」中,第一冊包括了巴赫的生平;鍵盤樂、弦樂及管弦樂作品的介紹;德國基督教音樂傳統的概述等。第二冊則探討巴赫的聖詠、清唱劇、神劇、彌撒曲等宗教作品。除了巴赫作品的詮釋及研究外,我們也可以從這兩冊巨著中窺見史懷哲對音樂獨特的洞察力與見解。「詩性音樂與圖像式音樂」選自「巴赫傳」第二十章的內容,是史懷哲對作曲家音樂創作時採用的藝術角度所做的分析說明。
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你不知道的尼采
「如果沒有音樂,生命將會是一個錯誤。」(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是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1844-1900)的經典名言。尼采可說是19世紀最知名的哲學家,也是影響後代最深遠的思想家,海德格、沙特、卡繆等存在主義的大師都深受其影響,被喻為是「後現代」的開端。尼采的著作《悲劇的誕生》、《善惡的彼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更是許多青年學子接觸哲學的必讀經典。尼采採用箴言體及如詩歌般的寫作風格,也影響了卡夫卡、紀德、托馬斯·曼、米蘭昆德拉、徐四金等多位文學家的創作。但鮮為人知的是,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作曲家,尼采自幼學習鋼琴,一生熱愛音樂,曾以作曲為終身職志,並自學創作了多首鋼琴小品、歌曲等。
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管風琴家族樂器 :手提風琴(Portable Organ)
手提風琴(portable organ, portatif organ, 或organetto)是流行於12世紀至16世紀的鍵盤樂器,顧名思義,是ㄧ種可攜式的小型管風琴,包含了一或兩組笛類音管,演奏者可將手提風琴置於膝上或用肩帶背著,用左手控制風箱,右手彈奏琴鍵。早期的手提風琴有9根管子,9個琴鍵,可彈奏一組C大調音階。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蕭邦音樂背後的女人 (Chopin:Women Behind The Music)
2010年是鋼琴詩人蕭邦200歲的誕辰。為了紀念這位獨特、偉大的音樂家,英國BBC製作了一部影片,內容記錄一位年輕的鋼琴家James Rhodes,追隨蕭邦生前的腳踪,自波蘭華沙啟程,至巴黎、到倫敦,試圖尋覓啟發蕭邦音樂創作的泉源,並發掘這些不朽的音樂背後動人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關乎蕭邦幾位親密的女性友人...
鋼琴家James Rhodes ㄧㄧ造訪蕭邦生前停留過的處所,娓娓地道出蕭邦精彩傳奇的ㄧ生。James Rhodes更親自演奏了許多蕭邦的音樂,並搭配女高音Natalya Romaniw的演唱。此外,他也與多位學者專家進行對談,透過他們的眼光和理解,深入剖析蕭邦的音樂創作。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攜手走過的十年音樂之路:從「仲夏夜的音樂饗宴」到「三重奏風華」
2005年2月優秀的青年低音管演奏家簡恩義自德國學成返台,除了順利地考入國家交響樂團,擔任倍低音管兼低音管演奏員以外,也積極的投入獨奏會及室內樂演出。我與雙簧管演奏家許瑞真原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有很多合作演出的機會,而許瑞真與簡恩義又是往來密切的親戚,因緣際會,合組雙簧管、低音管,與鋼琴的三重奏,也因而開啟了我們之間長達10年的合作情誼。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2015/16 NSO 開季音樂會II:李斯特/杜普瑞「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
2015年10月2日國家交響樂團(NSO)2015/16的開季音樂會帶來耳目一新的曲目,除了駐團作曲家黃若的「化變」,以及舒伯特的C大調交響曲「偉大」外,更邀請德國管風琴家克利斯汀· 舒密特(Christian Schmitt )帶來難得一見的為管風琴及管弦樂而作的李斯特/杜普瑞「贖靈作用之水」幻想與賦格(Fantasie und Fuge über den Choral Ad nos, ad salutarem undam)。
根據聖詠「贖靈作用之水」創作的幻想與賦格(Fantasie und Fuge über den Choral Ad nos, ad salutarem undam),是李斯特於1850年冬天在德國威瑪所創作的第一首大型管風琴作品,其作品的長度與品質,可與1853年創作的B小調鋼琴奏鳴並駕齊驅。此管風琴作品更與另一首以巴赫為名所創作的幻想與賦格(Fantasie und Fuge über das Thema B-A-C-H)並列為李斯特最重要的兩首管風琴樂曲。聖詠主題取材自Giacomo Meyerbeer的歌劇「先知」中的第一幕,李斯特因而也將此管風琴曲暱稱為「先知賦格」,並題獻給Giacomo Meyerbeer,歌劇中的遠方號角動機,也屢屢在管風琴作品中出現。此曲於1852年10月由Alexander Winterberger在德國的Merseburg Cathedral首演,修訂版則於1855年9月演出。
2015年8月29日 星期六
《聽音樂家在郵票裡說故事》王華南
《聽音樂家在郵票裡說故事》,是作者王華南繼《郵票裡的秘密花園》後又一力作。王華南先生將其收藏近四十年的珍貴郵票予以分類,精挑細選出八百多張與音樂相關的紀念郵票,內容涵蓋了八十多位音樂家,區域遍及歐美各國,時空則橫跨了漫長的四百年。
2015年8月22日 星期六
《論音樂美》 Eduard Hanslick
音樂評論家愛德華·漢斯利克(Eduard Hanslick,1825-1904),1825年出生於布拉格,自幼接受文學及藝術的薰陶,他承襲了父親對文學和音樂的品味,以及母親對法語和戲劇的熱愛。除了音樂領域上的專業涵養外(包括音樂評論、音樂美學、音樂學等),他同時精通法學,1849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後,曾擔任公職多年。1846年他定居維也納,並於1848年起擔任 <維也納報> 音樂編輯,1856-1895年間擔任維也納大學歷史和音樂美學教授。《論音樂美》一書於1854年出版,是形式主義音樂美學的代表作之一。
2015年8月16日 星期日
景美浸信會薛銘光牧師榮退感恩音樂會紀實
2015年5月景美浸信會薛主任牧師銘光屆齡退休,為感念薛牧師幾十年來忠心的事奉,爲教會的付出,景美浸信會特地在5月31日於教會舉辦薛牧師榮退感恩禮拜。由於薛牧師希望感恩禮拜簡單隆重,因此特別委託我為感恩禮拜籌劃一場音樂會,透過音樂來頌讚主恩、榮耀主名。
2015年7月3日 星期五
什麼是音樂專業?
當我們在討論職場各種現象時,最常提到的就是「專業」一詞。什麼是「專業」?音樂的專業又是指什麼?在大學畢業生即將踏入社會,成為社會新鮮人之際,我們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才能適應職場上的挑戰呢?在此,我想談談我所認知的「專業」,並期待我們的下一代能順利的迎接職場生涯。
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
管風琴司琴的原則
作者曾擔任台北靈糧堂聖樂中心、台北浸信會懷恩堂、台北廈門街浸信會管風琴司琴人員培訓講師多年,目前擔任台北市中華長老教會信友堂管風琴司琴人員培訓工作,並在台北景美浸信會擔任管風琴主日司琴及詩班鋼琴司琴。多年來在教學及服事上觀察到許多現象和問題,在此我羅列幾點,與大家分享交流、相互切磋。
1. 服事的心態要正確
每位司琴人員因為個性不同、音樂養成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司琴時自然會流露出個人的風格,這原無可厚非,但是切記,司琴不等於音樂表演;教堂也不是音樂廳,主日崇拜的主角是上帝,包括講員、領會、司琴、招待、收奉獻等職務,都是在事奉上帝,要彼此同工,勿突顯自我,抱持著謙卑的態度,「看別人比自己強」。司琴的最終目標,是「使神得榮耀、會眾得造就」。所以會前預備自己的心很重要,穿著也力求端莊正式,讓會眾能透過美好的音樂來敬拜上帝。
2. 序樂
每個教會主日崇拜開始前,都會有序樂的演奏,藉此提醒禮拜即將開始,目的是為了讓會眾預備心準備敬拜神。一般而言,序樂的選擇,以莊嚴的、安靜的,能配合會眾默禱的曲目為宜,但是遇到特殊節日,如聖誕節、復活節等,也可以選擇較歡欣、活潑的樂曲,來彰顯節慶的氣氛。
司琴者也當以「唱新歌讚美神」為目標,不斷地學習新曲目,力求精進,日積月累,就會有顯著的進步。司琴不是單靠個人的才華(talent)或能力,神最看重的是服事的心志,我們越努力,神就越加添我們服事所需的恩賜(gift)。
2015年6月23日 星期二
2015與貴陽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難忘經驗
2015年的6月6日德國科隆大教堂的管風琴家因簽證問題,取消到中國貴陽的演出。貴陽交響樂團在時間急迫的情況下,輾轉透過國家交響樂團(NSO)及台南神學院音樂系系主任劉信宏教授聯繫我,詢問我於6月13日在貴陽代替演出的可能性。這是整場管風琴與管弦樂團的音樂會演出,曲目包括了: Albinoni, Adagio for Organ & Strings in g minor ; Poulenc, Organ Concerto in g minor ; Saint-Saëns, " Organ " Symphony,外加 ㄧ首安可曲。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音樂的本質、內容與演奏
要理解、學習一門學科或一種知識,對該學科或知識本質上的掌握是最重要的事情,透過對本質的掌握,進一步建立該學問的知識架構體系,如此才能真正宏觀的認識理解該學科。而每一門學問的本質,通常由專業術語來界定,透過專業術語的運用,來定義個別細項及內容。
音樂的學習也不例外,除了用心感受、體會音樂之美外,「音樂」作為一門學問,也可以透過上述的方法加以理解分析。只可惜大多數音樂系學生,特別是學習演奏的,沒有養成理性分析思考音樂的習慣,對記載音樂的工具 — 樂譜,不詳加推敲研究;對演奏,也不講求方法。若不用正確的方法彈奏,而只是一再反覆的、機械化的練習,不但曠日廢時,更像是走錯了路一般,走得再快也走不到目的地。
很多音樂術語,或許看似簡單明瞭,但它就是定義音樂、理解音樂的基礎,所以在此我不厭其煩地說明,希望能引領愛樂者、習樂者進入音樂殿堂,體會堂奧之妙!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音樂腦 , ㄧ切皆誕生於音樂 》 茂木健一郎
《音樂腦》的作者茂木健一郎,是腦科學家,著有《腦與假想》、《思考的輔助線》、《欲望腦》、《感動腦》等與腦部研究的相關書籍。作者熱愛音樂、熱衷推廣音樂,更將他聆賞音樂的體悟與自身的專業結合,寫成《音樂腦》一書,詳述人腦如何感受音樂。也由於其獨特的學養背景,於2008年受邀擔任「狂熱之日」(La Folle Journeé)音樂節大使。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感動,如此創造 — 久石讓的音樂夢》
久石讓,是享譽國際的日本電影配樂大師,北野武及宮崎駿執導的電影配樂,均出自大師之手。《感動,如此創造》是久石讓在歷經了豐富精彩的創作生涯後,於55歲時所寫下的音樂扎記,文中真誠無私的分享了其對音樂、工作、生命的種種看法。全書共分為六章:正視自己的「感性」、訓練直覺能力、影像與音樂共存、不可思議的音樂、日本人與創造力、掌握時代的潮流。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管風琴家族樂器:小座風琴(Positive)
小座風琴(positive)是體型較小的管風琴(pipe organ),流行於中世紀至文藝復興時期,小型的小座風琴可放於桌上,較大型的則置於地上。一般常見的小座風琴有一層手鍵盤或兩層手鍵盤,偶有腳鍵盤者,音域較一般管風琴窄,設有幾個音栓可做音色變化。因為體積較小、可搬動、音量也較小,常見於小教堂,或是私人寓所。有些教堂將小座風琴置於大風琴的後方、演奏者的背面,這種小座風琴的手鍵盤德文稱做"Rückpositive",意指「背後風琴」,英文則稱為"Chair Organ",即今日所謂的 "Choir Organ"。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戴流士—夏日之歌,Delius - Song of Summer
戴流士—夏日之歌(F. Delius,Song of Summer)是肯·羅素(Ken Russell)應BBC之邀,於1968年拍攝英國作曲家Frederick Delius(1862-1934)的傳記電影。肯·羅素還製作其他作曲家的影片,包括:普羅高菲夫(1961)、埃爾加(1962)、德布西(1965)、理察·史特勞斯(1970)、馬勒(1974)等,《戴流士—夏日之歌》被公認是最成功的一部影片。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管風琴演奏常見的迷思
管風琴,這個在台灣相對少見的樂器,自1987年台北國家音樂廳落成,廳內的管風琴啟用後,慢慢為國人所認識。但是由於管風琴音樂會不常舉行,一般聽眾對管風琴的演奏是好奇多、瞭解少。筆者就多年從事管風琴教學、演奏、考試評審、音樂會評鑒等所累積的一些看法和觀察,嘗試為管風琴演奏設立一個欣賞的標準,並探討一些演奏上常見的迷思。
1. 音色變化愈多愈好
每種樂器都有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具有悠久歷史的管風琴更是如此,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到浪漫時期,以至於現代,管風琴經歷了許多改良和變革,音色的選用必須符合不同時期音樂風格的需求。管風琴的建置,更受到空間大小、用途、設計理念、預算多寡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每架琴都是獨一無二的,音色(由音栓控制)也不盡相同。若是譜上有音栓使用說明,演奏者必須就演奏用琴現有的音栓,儘可能符合樂譜上的要求來演奏,若是不然,也要選用音色相近的替代音色彈奏。但若是譜上沒有音色的建議時,演奏者就必須深入探討樂曲的風格、曲式、作曲手法等,做全面性的評估後,再做音栓的選用和變化。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鋼琴演奏的藝術:一種科學的方法》
《鋼琴演奏的藝術:一種科學的方法》(The Art of Piano Playing -- A Scientific Approach)出版於1967年,中文簡體版出版於2010年。作者喬治·考切維斯基(George Kochevitsky,1903-1993)全面分析了自鋼琴發明以來主要的演奏技巧和教學理論,並闡述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在演奏和學習鋼琴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埃爾加,Elgar-Fantasy of a Composer on a Bicycle
Elgar,Fantasy of a Composer on a Bicycle是導演肯·羅素(Ken Russell )繼1962年拍攝英國浪漫時期作曲家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傳,睽違四十年後,於2002年再度演繹作曲家生平之作。
英國著名的電影兼電視導演肯·羅素(1927-2011),幾乎與音樂劃上等號,他應BBC之邀,曾製作、拍攝ㄧ系列音樂家記錄片,包括:普羅高菲夫(1961)、埃爾加(1962)、德布西(1965)、理察·施特勞斯(1970)、馬勒(1974)等。有別於1962年版本聚焦於埃爾加創作心路歷程的感性描繪,以及大時代歷史記錄的忠實呈現,此部電影著重作曲家與人之間互動的側寫,透過埃爾加未成名前最喜歡的紓壓活動—單車旅行,串連劇場般的粉墨人物,呼應其重要的音樂作品,帶我們回顧這位英國最偉大作曲家的人生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