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19世紀初德國著名的哲學家,父親經商有成,母親則是當時有名的作家,與大文豪歌德等人皆有往來。叔本華早年分別在英國及法國接受教育,深受英法文化的薰陶。1809年進入哥廷根大學就讀醫學,後來興趣轉移至哲學,博覽群書,遍讀柏拉圖、康德等哲學家的著作。繼承父親龐大的遺產後,他更是心無旁騖,得以專注於哲學的研究。
叔本華的哲學理論
叔本華特立獨行,有別於大部分的哲學家,他是個悲觀主義者,認為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虛無的。1818年出版的《意志與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展現了他「唯意志論」的思想。他認為我們理解或經驗的世界,其實是受到感官限制的,我們以為感知的表象(康德稱Phenomenon ,叔本華稱Representation)世界是唯一真實的,事實上還有ㄧ些我們未能感知的存在,稱為「本體」(thing-in-itself,康德稱Noumenon)。世界真正的本質是意志(Will),意志才是世界最終的驅動力。人生即意志(或作意欲)的表現,而意志是無法滿足的淵藪,但人卻總是汲汲營營地追求這表象世界產生的種種欲念。1859年《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出版,造成極大的轟動,至此奠定了叔本華的哲學地位,他的思想更影響了後代尼采、華格納、佛洛伊德、榮格等大師級的人物。
除了哲學上的成就外,叔本華也是位美學家,對藝術有廣泛的涉獵,更是少數對音樂有深度論述的哲學家。與哲學相同的,藝術也是對「存在的問題」做根本性的解答。哲學透過反思的語言,將永恆普世的知識濃縮成幾個抽象的概念;而音樂及藝術則是透過純真的感知去回答「什麼是生命」的問題。
叔本華的藝術觀點
叔本華認為這個物質世界是由盲目的、無意識的意志(Will)所驅動,當人類意識到這種存在的痛苦、不滿足感時,就渴望更高的存在。而藝術對生命極具價值,是解決人類痛苦可能的途徑,藝術能將我們從意志狀態的欲求與渴望中脫離出來,進入平靜與滿足之中。當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時,他的創作是來自心智圖像的,而非對真實事物的模仿;他結合所有存留於記憶中的印象,將其去蕪存菁,以藝術的原型展現出來。
藝術是對表象(Phenomenon )的模擬,美則是意志(Will)客觀化的表現,藝術的主要任務就是將理念(Ideas)具體的表達出來。叔本華將藝術分成幾個等級,建築是所有藝術形式中最具功能性的,使用的材料是最物質性的,屬於藝術的底層;其次是繪畫與雕刻,展現了表象世界的理念,諸如痛苦、掙扎等。文學與詩作的藝術層次則高於視覺藝術,詩作憑藉文字、透過想像,洞察生命的理念,對世界有更深層的表達。藝術具有超越時間的本質,而音樂具備超越時空的雙重本質,最具抽象性,是獨一無二的藝術,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叔本華的音樂觀點
叔本華音樂的形上學(metaphysics)有兩點:音樂是意志的表徵、音樂與自然(作為世界的代表)有平行的特徵。音樂的表達無需透過心智圖像和真實的媒介,聲音(tone)是「意志的模仿」,是對意志赤裸的、立即的感受經驗,表達的是意志本身(thing-in-itself),所以具有最高的藝術價值。作曲家從事音樂創作時,就是將耳朵貼近自然的胸懷之中,感受並為我們揭露其內在本質;以不可言傳的語彙、透過一系列的聲音,表達出最深刻的智慧。
我們驚訝地發現音樂中旋律的半音變化、大小三和絃的轉換、些許細微的轉折,就使我們感到焦慮痛苦,或愉悅幸福。當聆聽一首交響曲時,我們彷彿在音樂中經歷了整個人生,驀然地卻發現這些音樂和浮現在我們腦海中的種種畫面並沒有任何的關聯性。這是因為音樂描繪的不是表象世界,而是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形而上的層面。音樂之所以能對我們說話,是因為它觸及了人類存在的本質,呈現了存在的原型,人在音樂中感受到宇宙本質性的事物,因而能在音樂中獲得深層的滿足感。
圖片來源http://izquotes.com/quote/164787
音樂與靈性世界有密切的關聯性。音樂的創作並無可模仿之物,作曲家必須從他的靈魂中提取音樂的動機;並思考更高層次世界的組成方式。靈性世界(或作天界,Devachan)湧流著聲音之海,蘊含著光輝與色彩,洩入表象的物質世界。每個物質世界的面向都存在著靈性世界的聲音,人類本身也是靈性世界的聲音,如帕拉賽爾斯(Paracelsus,1493-1541)所言:「大自然的領域是字母,而人類是由字母所組成的字彙」(The realms of nature are the letters, and man is the word that is composed of these letters.)。最具創意的音樂家在無意識中接受了來自靈性世界音樂的原型,將其節奏、和聲、旋律轉化為物質世界的聲音。
所以,音樂的原型是具有靈性的,是靈性世界對物質世界的一種投射,帶領我們超越表象世界的欲求和痛苦,使我們得享片刻的滿足與安慰,並得到內在的平靜和醫治。叔本華特別強調音樂的聆賞經驗,當人身處音樂時,就是住在靈性家園所投射的世界裡,人被提升至最高的境界,與意志的本體合一。因此當一個謙卑的靈魂聆聽音樂時,他能感知意志世界的心跳、感受到來自靈性世界的回響,並意識到來自另一個國度的自我。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6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