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法國浪漫時期管風琴音樂與卡瓦葉-科爾管風琴


管風琴天后伊維塔.艾普卡娜(Iveta Apkalna)
於2020年1月4日在高雄衛武營管風琴的獨奏會曲目聚焦於法朗克(César Franck)、魏多(Charles-Marie Widor)、維爾納(Louis Vierne)這三位法國浪漫時期大師的管風琴作品。法國浪漫時期的管風琴音樂獨具特色,深受卡瓦葉·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1811-1899)所製造的管風琴之影響,聲響趨於交響化,音色繽紛絢麗,進而帶動了法國獨有的「管風琴交響曲」(organ Symphony) 學派的發展。

自18世紀末英國科學家瓦特改良蒸汽機,引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加速了各樣技術的發展後,管風琴的製作也有了突破性的進步,法國卡瓦葉·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管風琴即是管風琴製作技術大躍進的代表。卡瓦葉·科爾管風琴公司在1840年到1900年間建置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管風琴,這些琴豐富了管風琴的表現力,並影響了一整代法國浪漫時期知名作曲家的管風琴創作,包括了法朗克(César Franck,1822-1890)、吉爾芒 (Alexandre Guilmant,1837-1911)、杜布瓦(François-Clément-Théodore Dubois,1837-1924)、魏多(Charles-Marie Widor,1844-1937)、吉古 (Eugéne Gigout,1844-1925)、貝爾曼(Leon Boëllmann,1862-1897),以及維爾納(Louis Vierne,1890-1937)等。

卡瓦葉-科爾製作的管風琴具有明亮溫暖的簧類(reed)音色,並擴充了腳鍵盤的音栓數,使低音聲部更具表現力。他也改良了音量調節裝置(swell box)的操作方式,調整了音管的製作及發聲(voicing)技術,使得管風琴的音管可以模仿管弦樂團的樂器,如:低音管、雙簧管、長笛等。此外,卡瓦葉-柯爾也利用活瓣(ventils)來控制風箱(windchest)的風壓,用氣動(pneumatic) 方式來操控鍵盤的聯軸(couple)裝置,使得大型管風琴不同鍵盤之間的音管可相互結合而不增加鍵盤的重量,彈奏起來輕便,聲響也更加豐富多彩,演奏強音時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音響,也能夠奏出喃喃細語般的音色,表達微妙細膩的情感。巴黎著名大教堂的管風琴,如:聖克洛蒂爾德教堂(St. Clotilde)、聖蘇比斯教堂( St. Sulpice)、聖母院大教堂(Notre Dame)、聖瑪德蓮教堂(L'église Sainte-Marie-Madeleine)等,均出自卡瓦葉-科爾的創作。這些技術性的突破改變了管風琴音樂的風貌,使得作曲家從原本以複音對位為主的作曲手法,轉而探求管風琴「交響化」的可能性,樂曲的架構更宏大,音樂的表現力也更強,因而促成了音樂史上獨一無二的法國「管風琴交響曲」的誕生。

管風琴交響曲(organ symphony)是一種管風琴的獨奏曲目,因其聲響豐富、音色多變,且氣勢磅礴,宛如一個交響樂團的演奏,故得其名。管風琴交響曲由多個樂章組成,通常是5到7個樂章不等。不同於一般交響曲四個樂章,且每個樂章有既定的曲式,管風琴交響曲的曲式自由,樂章的排列順序也沒有固定,比較接近組曲的型態。以路易·維爾納所創作的第三號管風琴交響曲為例,全曲共五個樂章,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第二樂章:輕柔的旋律(Cantilene)、第三樂章:間奏曲(Intermezzo)、第四樂章:慢板(Adagio)、第五樂章:終曲(Final)。法朗克於1860年到1862年間創作了《大交響曲》(Grand Pièce Symphonique), 作品17,包含了3個樂章,被公認是法國管風琴交響曲的創始者。法朗克多以聖克洛蒂爾德教堂(St. Clotilde)卡瓦葉-科爾管風琴為其創作基礎,他自1859年起擔任該教堂的風琴師,直到去世為止。之後有魏多創作了10首管風琴交響曲;維爾納創作了6首管風琴交響曲。
 

 © 2020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真理大學小禮拜堂管風琴

台北真理大學位於台北淡水,古蹟「紅毛城」的上方,是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博士所設立的,也是台灣教育史上第一所學院及大學。

真理大學位於淡水河畔紅毛城旁


真理大學的大禮拜堂建於1997年,採哥德式建築,並於興建禮拜堂的同時斥資3300萬元,比照歐美的教堂手工打造哥德式風格的管風琴。這一架曾是僅次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是由荷蘭Pels & Van Leeuwen公司承建,編號948,高度達10.9米,共3240支音栓管,45支音栓,包含三層手鍵盤及腳鍵盤,另有分層預設鈕及總預設鈕裝置。

真理大學大禮拜堂管風琴


大禮拜堂的側邊另有一個小禮拜堂,裡面也設置了一座較小的管風琴(Positive),同樣是由荷蘭Pels & Van Leeuwen公司承建,編號949。琴座位於小禮拜堂的中間,正面(facade)鑲有雕花裝飾,非常典雅,正中央刻著真理大學的校徽作為印記。

真理大學小禮拜堂管風琴


這架琴共813支音管,有兩層手鍵盤及腳鍵盤,第一層鍵盤(Great manual) 包含6支音栓;第二層鍵盤(Swell manual)包含5支音栓及抖音裝置(Tremulant);腳鍵盤有一支笛類16呎音栓(Subbass),另有鍵盤之間的聯軸裝置(Couplers)。值得一提的是手鍵盤的音栓設置於譜架上方,有別於一般設置於鍵盤兩側,演奏者在操作上會更費力些。

荷蘭Pels & Van Leeuwen公司承建


手鍵盤及音栓

腳鍵盤及聯軸裝置


小禮拜堂高挑的空間設計,適合舉行小型溫馨的婚禮,也是室內樂或獨奏會的極佳演出場地,音響效果良好,與聽眾之間也有一種恰如其分的距離,親近卻無壓力。2020年10月24, 25二日下午小禮拜堂舉行了一場別緻的《G大調的30種變奏》大鍵琴與管風琴音樂會,由目前旅居荷蘭的鍵盤演奏家許舒堯女士擔任演奏。

鍵盤演奏家許舒堯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