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高雄衛武營音樂廳管風琴

耗時15年計劃與施工,造價107億元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已在國人的殷殷期盼下於2018年10月13日風光開幕。這座全台最大的藝文場館,也是全亞洲最大單一劇院建築體,佔地近10公頃,建築體約3公頃,相當於71個國際規格籃球場的面積。衛武營文化中心依照不同的表演需求,興建了歌劇院(2200個座位)、戲劇院(1254個座位)、音樂廳(2000個座位)、表演廳(473個座位)共4座場館,其中最引人矚目、被高度討論的,莫過於媲美德國柏林愛樂廳的「衛武營音樂廳」了。

2018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台北真理大學管風琴

台北真理大學位於台北淡水,古蹟「紅毛城」的上方,是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博士所設立的,也是台灣教育史上第一所學院及大學。真理大學的大禮拜堂建於1997年,採哥德式建築,並於興建禮拜堂的同時斥資3300萬元,比照歐美的教堂手工打造哥德式風格的管風琴。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廳管風琴

台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音樂廳於2005年落成,音樂廳內有541個座位及一個可容納80人樂團的中型舞台,適合獨奏、室內樂以及交響樂的演出。

北藝大音樂廳繼台北國家音樂廳之後,建置了台灣第二架音樂廳管風琴,也是國內音樂系所第一架音樂廳管風琴。這架琴由德國Karl Schuke公司承建,包含了三層手鍵盤及腳鍵盤、40個音栓、3092根音管,並有預設鈕裝置,8000組記憶,可透過電腦存取音色組合。











北藝大音樂廳開幕音樂會於2005年3月13日舉行,由美籍知名管風琴家John Walker擔任管風琴演奏。我也很榮幸地受母校的邀請,參與開幕系列音樂會三場演出。之後在時任音樂系系主任劉慧謹教授的支持下, 連續幾個學期均有管風琴推廣音樂會,由國內管風琴家共同演出,包括:林麗卿、劉信宏、蔡純慧、蔡純靖及本人。

由於國內管風琴並不多,北藝大音樂廳管風琴的設置為國內的管風琴家提供了更多演出的機會。我曾與北藝大弦樂團有三次協奏曲的演出,並先後與知名音樂家,包括:葉樹涵、蔡佳融、簡名彥,以及林舉嫻老師指導的北藝大合唱團合作演出。





音樂廳的練習室內另有一架小型管風琴供教學、練習使用。包含兩層手鍵盤及腳鍵盤、10個音栓。










2018年4月17日 星期二

路德音樂改革中的禮儀教育

選自《路德的禮儀音樂》(Luther's Liturgical Music, by Robin A Leaver)第十三章

路德神學將彌撒(the Mass)中原本「奉獻」(offering )的精神重新詮釋成是神所賜的「禮物」(gift),會眾也由被動轉為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然而他仍然保留了拉丁文儀式的基本架構。路德希望能延續初代教會的傳統,同時又能透過禮儀的教育來進行禮儀音樂的改革。改革時期的禮儀音樂分成四大類:神職人員的吟詠(Chant for the Clergy)、會眾的吟詠(Chant for the People)、會眾的讚美詩(Congregational Hymnody)、聖詠曲(Chorale settings of Chorale Melodies)。

2018年4月15日 星期日

後路德時期的音樂神學理論

選自《路德的禮儀音樂》(Luther's Liturgical Music, by Robin A Leaver)第十七章

路德的跟隨者將音樂定義成「福音活潑的聲音」(viva voce evangeli),理解音樂有助於傳講及教導福音。路德在《桌邊談話》(Tischreden )裡記載:「教師必須能夠歌唱;神學生在學時期應該有音樂相關的操練」,牧師及教師同時要學習音樂和神學,已經成為路德教會的傳統。路德和其他同事們將中世紀學校系統裡的合唱傳統做了調整和修正,賦予音樂相當的重要性。其中最佳範例,就是位於萊比錫的聖湯瑪斯學校,1634、1723、1733年陸續、詳盡地規範了音樂教育與實踐的相關內容。

2018年4月4日 星期三

鼓山教會管風琴

鼓山長老教會位於高雄鼓山區臨海路、中山大學旁,教會成立於1946年4月18日,初期借用登山街紅磚大樓聚會(前日本婦人會館,今紅十字育幼中心),新堂則於1984年6月完工獻堂。會堂中央有一架外觀雄偉莊嚴的管風琴,於每週主日崇拜中帶領會眾敬拜讚美上帝。


這架南台灣最大的教堂管風琴造價2,400萬台幣,由瑞士Mathis製造廠於2003年建置完成,並於2004年2月15日舉行獻琴典禮。管風琴有26支音栓、1836根音管、雙層手鍵盤、腳鍵盤,採機械操作之觸鍵方式,並有4000組預設音色之設計。管風琴音栓配置的不錯,建置之初也有審慎地評估教堂建築的相關條件,因此音響效果良好,再加上琴一直由瑞士原廠駐日的技師定期保養,狀況良好,甚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