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祕》



《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祕,社會學大師探討一位天才的發展過程》一書,並非另一本介紹音樂神童莫札特生平及音樂創作的傳記。這是一本「社會音樂學」與「天才社會學」的名作,乃社會學大師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運用他特有的「型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從莫札特的心理層面及所處的社會階層,深入探討音樂神童的心靈世界與社會背景,進而探求天才的奧秘。




本書的作者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 1897-1990),是著作等身的猶太裔德國人,他一生致力於「人的科學」之研究,企圖整合社會學、心理學、及歷史學等學科。他的代表作「文明的進程」揭櫫了其終極信念,認為社會學家必須注意到社會發展變遷,與歷史演變的社會進程。他強調個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不可能遺世獨立或自外於社會;但同時個人也是歷史性的存在,音樂藝術創作形式的改變,與藝術家所處的社會變遷息息相關,即所謂「風格」的形成。所以探討一位天才的創作,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社會關係脈絡中去探尋。



莫札特是身處於宮廷社會裡的市民階級音樂家,被稱為「宮廷佞幸」(Hofschranzen),其社會地位與一位烹飪師傅,或是一名僕役並無分別。音樂家是由王宮侯爵所豢養,他必須謹守其受雇者的身份,創作出符合宮廷需求的嬉遊曲 (Divertimento)、教堂奏鳴曲 (Kirchensonaten)、彌撒曲 (Messen)等所謂的「工匠式藝術」之宮廷音樂。



「音樂神童」莫札特,四歲學琴,五歲開始作曲。自1756年起至1777年止,前後長達20年的時間,都在老莫札特的教育及管束之下。他接受了來自父親相當嚴格、傳統式的、全面性的音樂訓練,這使得他異於常人的音樂天分得以迅速、集中的發展。但相對於「音樂神童」,也是普通人的莫札特並未發展出滿足父親期待、符合封建社會規範的「宮廷音樂家」應有的順從態度及言行舉止。



莫札特的父親 Leopold  Mozart (1719-1787) 圖片來源:http://ppt.cc/mM0o


1781年,25歲的莫札特聽從內心的召喚,毅然絕然的辭去那個讓他音樂藝術生命即將枯萎的薩爾茲堡宮廷樂師之職,一心想到維也納發展,成為一位「自由藝術家」,期盼能專注於歌劇的創作。莫札特不單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與父親起衝突,更在愛情婚姻上與父親絕裂,娶了寡婦韋伯夫人的女兒康絲坦采 (Constanze)。



莫札特的妻子Constanze(1762-1842) 圖片來源:http://ppt.cc/C943




成為「自由藝術家」,是每一位音樂藝術創作者的願望。但弔詭的是,一個越能賦予藝術家空間,讓他能在作品裡自由地展現想像力的社會,越有可能讓藝術家衝破業已存在的藝術品味標準,到頭來反而減弱了其與聽眾間共鳴的機會,這才會有皇帝約瑟夫二世 (Kaiser Joseph II)對莫札特《後宮誘逃》歌劇 "Too many notes! " 的評價。這是音樂藝術創作者所面臨的兩難。



莫札特的悲劇在於當時身處的德、奧社會,有別於英、法兩國,是文明發展的後進國,市民階級尚未發展、提昇,音樂市場及其相關產業也仍屬起步階段。比莫札特小15歲的貝多芬便幸運的多,得以從倚賴宮廷貴族的場域中解放出來,也使得他相對而言可以按著自己內在的藝術良知來作曲。

莫札特的另一悲劇在於他自幼對愛強烈的渴求,以及他對自身才華的高度自覺所產生的對聽眾認同的過度期待。他太太對他才華的重視,遠勝於對他自身的重視;而過度忠於內在藝術良知的音樂創作,也導致了維也納人對他的逐漸冷淡。當這兩股支撐他音樂創作的動能不再時,一種令人窒息、死亡的意義空洞化,使他對生命失去了價值感,孤寂絕望的他因而「放棄指望,讓自己倒下」,《安魂曲》最美好的片段,成為他寫給自己的輓歌...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一位藝術家天分的多寡、藝術成就的高低,到底如何判斷?由誰評定?梵谷,生前窮困潦倒,死後畫作價格屢創新高;馬勒的交響樂,複雜龐大、艱澀難懂,但他卻自信地預告說:「我的時代終將來臨!」現在,他的交響曲已成為音樂會最受歡迎的曲目;而身為海頓、莫札特的學生,在生前享有盛名的鋼琴家兼作曲家胡麥爾 (Johann Nepomuck Hummel,1778-1837),雖然貴為蕭邦、舒曼等浪漫主義音樂大師的老師,但是有別於貝多芬的擁抱浪漫,成為浪漫音樂的先驅,身處古典與浪漫主義交會口的胡麥爾,卻選擇了克萊曼悌 (Clementi,1752-1832 )式、老派的的古典主義作曲風格,這導致他為數眾多的鋼琴作品至今幾乎已全被遺忘;又如果不是孟德爾頌在無意間發現「音樂之父」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手稿,今日的西洋音樂史將會如何書寫呢?每思及此,不禁令人喟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今生情未了

音樂片「冬之心」(Un Coeur En Hiver),又名「今生情未了」,是1992年由蘇特(Claude Sautet)執導拍攝的法語片,曾經榮獲威尼斯影展銀獅奬、法國凱撒奬、義大利金像獎等多項大奬。


圖片出處:http://ppt.cc/KtZt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從《過度教育》一書,談鋼琴家的養成

趁教課的空檔,在學校書店看了一本關於鋼琴學習的書籍《過度教育,一個天才鋼琴家的血淚告白 》(La Démesure),內容講述一位天才兒童在父親高度期待下,自兩、三歲起被迫長時間的練琴,從起初的一天2到3小時,到後來的10幾個小時無止盡的練習,飽受身心虐待的真實血淚故事。這位法國女鋼琴家,曾以最年輕的參賽者身份,贏得國際性鋼琴大賽第三名,當年的第一名,正是現在揚名國際的中國鋼琴家郎朗!






我看到隱藏在這榮耀光環的背後,竟是這般慘絕人寰的血淚代價:脫下衣服用皮帶抽打;沒練好琴不准吃飯;假日被反鎖於琴房內練琴;甚至是「連狗都不如」等言語上的羞辱。很難想像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仍然發生在21世紀的已開發國家—法國,我讀著讀著,不禁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已......


 一位成功的職業鋼琴演奏家的養成過程,其困難度與挑戰,的確大於其它樂器的音樂家。除了一般音樂家需具備的能力外,鋼琴家還必需具備驚人的樂譜記憶力,過人的專注力與體力,快速的學習能力以應付數量龐大的曲目,還有能駕馭現代鋼琴的一雙大手。

Wolfgang Rübsam—管風琴傳奇

2012年的夏天,受兩廳院之邀來台灣演出的德國天才管風琴家黑爾(Felix Hell),與他閒聊提起我的管風琴老師Wolfgang  Rübsam 時,他說, "He is definitely a legend!"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管風琴簡史


管風琴是歷史最悠久的鍵盤樂器。起初沒有鍵盤,演奏者用口來吹奏,為排笛類型的潘氏管(Pan Pipe)。潘氏管為蘆葦所製,截成9支長短不一的管子綑成一排而成,相傳為希臘神話中牧神潘(Pan)所創作。



西元前250年,希臘亞力山大的工程師德斯比亞斯(Ktesibios)發明了水力風琴,利用人力泵氣並以水力防止空氣外洩,使儲存的空氣吹管而發聲。至西元120年,已出現以風箱(bellows)儲風的風琴,演奏時需要額外的人力為風箱泵風。早期的風琴多用於娛樂性質,直到五世紀始用於教會的崇拜。 












十一世紀左右,開始出現用琴鍵演奏的風琴,但琴鍵寬約37吋,琴師需握拳搥擊琴鍵,而非用手指彈奏。十四世紀起,出現腳踏鍵盤,相傳係由韋畢(Louis van Valbeke of Brabant)所發明。手鍵盤也改造成可用手指彈奏的鍵盤,音色更趨豐富。







十四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中期,意大利盛行手提式風琴(Portative Organ),演奏時,琴置於左膝,由左手拉風袋,右手在鍵盤上彈奏。同期另有小座風琴(Positive Organ),它擁有較寬闊的音域,可用雙手來彈奏。小座風琴依大小可放置於桌上或地上,演奏時需由一人於管風琴後方泵風。 















十五世紀起,義大利開始使用音栓(Stop)來控制套管發聲。至十五世紀末,德國教堂的風琴已具有現代管風琴的樣式。隨著管風琴的規模越來越大,依靠人力鼓風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管風琴開始用機械設備來鼓風,因而又發展出了更複雜的鍵盤機械結構。十七世紀起,管風琴的發展漸趨成熟,管風琴音樂的發展也到達高峰,其中以巴哈的管風琴音樂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葉,管風琴已經可以模擬所有樂器的聲音。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管風琴於18631868年,由法國工程師卡瓦葉.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重建,包含五層鍵盤及86個音栓。卡瓦葉.科爾大幅提升了管風琴的製作工藝,其製做的管風琴具有特殊明亮、溫暖的簧類音色,演奏強音時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的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音響,也能夠奏出低聲細語般的音色,細膩地表現微妙的情感。



20世紀以後由於現代電腦技術的引進,可以透過預設裝置將管風琴各種不同的音色預先儲存起來,使得管風琴的操作更方便,琴座也可以與音管分開,獨立於舞台之上。種種科技上的突破與創新,不斷地擴展管風琴音響的豐富性及演奏上的表現力。



台北國家音樂廳所演奏的管風琴,是由享有盛名的荷蘭管風琴公司Flentrop所製作,於1987年完成,是極具巴洛克特色的大型管風琴。長14公尺,高9公尺,深3公尺,共有三層手鍵盤及一排30個琴鍵的腳鍵盤,61個音栓,4172根管子,從製作船運到安裝完成總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管風琴大師拉特利第二次來台演出側寫



                                                    圖片來源http://aucklandorgan.org.nz


三年前掀起台灣一陣管風琴音樂熱潮的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演奏家拉特利(Olivier Latry),於2014423日再度來台,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23歲就被巴黎聖母院聘為管風琴獨奏家,從此展開拉特利璀璨的演奏生涯。除了擔任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家外,自1995年起任教於巴黎音樂學院,並於世界60多個國家演出。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聆聽天使悅音: 巴黎木十字架兒童合唱團

自1977年首次來台獻唱,七度訪問每每掀起台灣樂迷狂熱喜愛的巴黎木十字架兒童合唱團,暌違9年後,將於2014年6月8日(日)14:30再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獻唱!


網路照片



與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德國少年合唱團並列為「世界三大」兒童合唱團的 「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 」Les Petits Chanteurs à la Croix de Bois,是一個位於法國巴黎的男童合唱團。合唱團在1907年成立於巴黎,二次大戰期間搬至里昂(Lyon),之後又搬回巴黎。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演唱的足跡包括了法國境內,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是全球公認最著名的「無伴奏兒童」合唱團。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佛瑞安魂曲》

法國作曲家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著名的D小調安魂曲,作品48,是根據羅馬天主教儀式所寫成的合唱與管弦樂團安魂曲,也是佛瑞最為人熟知的大型作品。佛瑞於1887年開始創作此曲,中間幾次修改,最後完成於1900年。管弦樂完整版於1924年,在佛瑞本人的葬禮上演出。


 圖片來源https://en.m.wikipedia.org



這首長約35分鐘的安魂曲,是為管弦樂團、管風琴、混聲合唱、女高音獨唱、男中音獨唱而寫。全曲共分七個樂章: 進堂詠與垂憐經(Introït et Kyrie ),  奉獻曲(Offertoire ),聖哉經(Sanctus),慈悲耶穌(Pie Jesu),羔羊經與永恆之光(Agnus Dei et Lux aeterna),拯救我(Libera me),引領進天堂(In Paradisum)。其中最有名的是女高音獨唱 Pie Jesu。

此曲的台灣首演,是1998年由翁佳芬老師所率領的青韵合唱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女高音獨唱是李葭儀,管風琴演奏則是陳相瑜。之後陸續有各大音樂系、樂團演出此曲,包括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國家交響樂團等。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標明出處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景美浸信會社區合唱團

景美浸信會社區合唱團是景美浸信會為了服務社區、關懷鄰里,於2006年5月所成立的社區性合唱團。合唱團的成員以社區的居民為主,有家庭主婦、各領域的退休人員,以及教會的會友等。他們彼此有的是鄰居、同事、同學、土風舞朋友、姊妹,甚至是夫妻檔!合唱團的團長是王淑美,副團長是賴惠美及陳貴霞。指揮是景美浸信會的施鄭淑善師母,鋼琴伴奏則是陳相瑜老師。合唱團在每週四的9:30~11:00於教會的禮拜堂內練唱,並在每年12月的聖誕節期間,於景美浸信會舉辦成果發表演唱會。合唱團的人數由起初的寥寥幾人,已增長至目前約70人。這樣快速的成長,主要歸功於合唱團的靈魂人物-施鄭淑善師母。


台北國家音樂廳管風琴


兩廳院外觀




台北國家音樂廳



座落於台北市信義路及愛國西路上兩棟華麗的中國式宮殿建築,分別是國家音樂廳和國家戲劇院,俗稱"兩廳院"。它們分據南北兩側,環抱著中正紀念堂的廣場,氣勢非凡。兩廳院不但是台北市重要的、美麗的地標,更是中華民國最高藝術殿堂的象徵!




國家音樂廳觀眾席

景美浸信會管風琴





景美浸信會位於台北市育英街63號,成立於1958年2月9日,隸屬於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教會於2001年改建,主體為地上6層,地下1層的建築物,並於改建的同時,耗資1500萬台幣,向德國管風琴製造公司Klais訂製管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