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管風琴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管風琴介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辛東一教授《管風琴反映文化》講座


~2023-6-1 《管風琴反映文化》講座,陳相瑜彙整編輯~


由台灣兒童管風琴推廣協會主辦、韓國管風琴家辛東一教授《管風琴反映文化》的講座於2023年6月1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

管風琴,英文organ,德文orgel,法文orgue,縮寫都是org,與organicorganize有相同的字首,代表管風琴是一個有機的組成之樂器。透過管風琴的歷史沿革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域或國家的文化和美學概念。


「早期管風琴」:「水力風琴」是現存史料關於管風琴最早的記錄,西元前250年由希臘亞力山大的工程師德斯比亞斯(Ktesibios)所發明,利用人力泵氣並以水力防止空氣外洩,使儲存的空氣吹管而發聲。至西元120年,已出現以風箱(bellows)儲風的風琴,演奏時需要額外的人力為風箱泵風。迄今仍可演奏的最早的管風琴是建於1435年位於瑞士錫安山聖母院的「燕巢管風琴」。


「黃金年代巴洛克時期」:西班牙是15世紀末到16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霸權,水平式的喇叭音管是西班牙管風琴的特色,比一般直立的音管音量更大,是其強大國力的象徵,樂曲也多是「信號樂」這類較雄壯的風格。此外,也常有兩個organ case面對面的設計。相較於西班牙,義大利式的管風琴較小,只有一個鍵盤,義大利是一個歌唱的國家,管風琴的演奏強調模擬人聲的歌唱。巴洛克時期的法國已是中央集權的國家,管風琴也標準化,簧類音管是其特色,有各式各樣不同音色的簧類音管。


巴洛克時期的德國還是封建制度的社會,不同地區的管風琴有不同的特色。南德信奉天主教,管風琴風格接近法式管風琴,琴的外觀常有華麗的裝飾。北德信奉基督新教,商業發達、經濟富裕,管風琴受荷蘭的影響,更高大、更複雜,擁有黃金般的音色質地。中德是巴赫生活的區域,巴赫的管風琴作品與G. Silbermann所製造的管風琴有密切的關係,位於Saxony、靠近萊比錫的弗萊堡大教堂(Freiburg CathedralSilbermann於1714年建造的管風琴充滿「銀色」的音色,最能展現巴赫管風琴音樂的特色,德國的管風琴也最適合演奏複音音樂。


「1819世紀管風琴」:受到工業革命、法國大革命、音樂潮流的改變等因素的影響,管風琴的製造與音樂風格也有重大的轉變,以電力取代人力;由「複音音樂」管風琴轉向「交響式」管風琴;從教堂、貴族家中進入普羅大眾活動的公共領域,例如:英國里茲市政廳管風琴(Leeds Town Hall organ),澳洲雪梨市政廳管風琴(Sydney Town Hall organ)

「管風琴與在地文化的結合」:由宣教士Diego Cera1824年建造的菲律賓「竹製管風琴」(Las Piñas Bamboo Organ)是管風琴與在地文化結合的一個表現,其獨特的音色展現了東方文化。


位於加州的迪士尼廳管風琴,建於2004年,其薯條般的音管造型是現代流行文化的象徵。

韓國麗水「天塔管風琴」及美國聖地牙哥Balboa Park的「涼亭管風琴」都是戶外管風琴,結合了休閒與音樂。
建於1904年的美國費城「梅西百貨管風琴」,管風琴音樂成為逛街的一大樂趣,是商業與音樂的完美組合。


「電子管風琴與虛擬音栓系統」:20世紀末電腦技術突飛猛進,電子管風琴也更加普及,近年來更有Hauptwerk Virtual Organ System的發明,將世界重要的管風琴音色收錄其中,方便管風琴家認識不同類型管風琴的特色。但這些終究只是管風琴的替代品而已,就像在家聆聽音樂無法取代現場的表演一樣,真實、美好的管風琴音樂只能在管風琴上呈現。






~2023-6-2~


*延伸閱讀:https://hysylvia.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8386.html

https://hysylvia.blogspot.com/2014/05/blog-post_8.html














2025年2月7日 星期五

《2025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佩奇主座教堂管風琴》系列4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PpajTrtI-UXpgpSvUc59aj2Jtx_zAOys


1月20日下午我們到佩奇主座教堂參觀,佩奇主座教堂(Pécsi Székesegyház, Pécs Cathedral)位於匈牙利南部的佩奇市(Pécs),是匈牙利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4世紀。現今的佩奇主座教堂是1882年-1891年由奧地利建築師 弗里吉斯·舒勒克(Frigyes Schulek)大規模重建的,外觀採新羅馬式建築風格,線條簡潔、結構對稱,最顯著的特色是四座高塔,教堂外還有栩栩如生的12使徒雕像。


佩奇主座大教堂管風琴興建於1887年,由管風琴商József Angster 建置,包含6101根音管、81個音栓,四層手鍵盤依序為Hauptwerk、Positive、Oberwerk、Récit和Solo,這種規格不只在19世紀,即便是在當今的2025年,都算是相當宏大的,是一座具有法國 Cavaillé-Coll色彩的交響式管風琴。管風琴於1990年重建,其中有300根新的音管,並於2008年增加電子控制系統及可移動式琴座,以增進演奏的便利性。


接待方特別安排佩奇在地著名的管風琴家Balatoni Sándor為我們示範解說。除了教學外,Sándor也經常演奏,常在交響樂團裡演出,我跟他提起曾經演奏過巴爾托克的歌劇《藍鬍子公爵的城堡》,他表示這部作品在匈牙利經常上演,他演奏過多次,管風琴的部分很重要。彼此相談甚歡,也希望將來能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2025-1-27~




《2025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克爾文廣場歸正教堂》系列1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a8BGV4vq49-0NXYWiAw5DmsY197yYxxh

2025年1月19日,我興奮地踏上匈牙利的國土,展開為期三天兩夜密集的管風琴參訪行程。同行的有建築師、美術系教授、紀錄片導演、管風琴商,以及我的同行—管風琴演奏家。


第一站我們來到克爾文廣場歸正教會(Kálvin téri református templom),它是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新教教堂,位於佩斯(Pest)一側,與克爾文廣場(Kálvin tér)同名,教堂由Vince Hild 設計,於1830年完工。教堂外有神學家克爾文的雕像,教堂建築以白色為基調,帶有新古典主義的風格,簡潔而莊重,是匈牙利新教的精神堡壘。


教堂裡原有的機械式管風琴是後巴洛克時期的歷史樂器,於1829年由Jacob Deutschmann 建置,後來歷經戰亂及歲月的摧殘不堪使用,遂委託匈牙利最大的管風琴公司”POM”(Pécsi Orgonaépítő Manufatúra)於2014年修復與重建。琴座有兩層手鍵盤加腳鍵盤、29個音栓,最適合演奏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到後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管風琴師兼管風琴顧問Homolya Dávid András為我們解說並示範這架深具歷史意義的琴。值得一提的是,這架琴的音栓不多,但在腳鍵盤上卻配有Cornet音栓,可作為小型的喇叭音管演奏。混合音栓Mixture可分爲兩段式使用,和東吳大學安素堂管風琴的混合音栓有異曲同工之妙。


~2025-1-24~

《2025匈牙利管風琴之旅 — 巴爾托克國家音樂廳》系列2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EtTN-gU3DpU5SaLMZIc_dnh-ScogEyDK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nAedVl2w5G05H4DcX-r-7nWkzQCkTYY1


1月19日離開克爾文廣場歸正教堂後,約莫18:30我們驅車抵達此行的第二站—布達佩斯藝術宮Müpa Budapest(Palace of Arts)。藝術宮由Zoboki和Demeter兩位建築師及其合作的建築事務所設計,於2005年開幕,藝術宮包含了多個場館,我們參觀的是以匈牙利最著名的音樂家巴爾托克為名的「巴爾托克國家音樂廳」(Béla Bartók National Concert Hall )。


蘊含哥德式教堂氛圍的「巴爾托克國家音樂廳」由聲學家Russell Johnson 設計,被譽為世界五大頂尖音樂廳之一,殘響約2秒,最多可容納1656個座位,二樓和三樓另有60個學生站席。音樂廳的內裝色彩分明,以紅、藍、金加上木質色調為主的搭配,展現了匈牙利文化的獨特性,並營造溫暖莊重的氛圍,更有優化聲學的效果。


巴爾托克國家音樂廳的管風琴由德國的Orgelbau Mühleisen與匈牙利的POM共同建置,於2006年啟用,包含92個音栓、五層手鍵盤,依序是Grand、Positive、Récit、Solo、Chamade,音栓則是直式排列、分置鍵盤兩側,所有的標示都非常清楚,大大減少管風琴家初來乍到的摸索時間。


琴座上方的Chamade音管包含16呎、8呎、4呎三組,非常雄偉壯觀,我們也進入管風琴的內部,參觀各層鍵盤的音管配置,主辦單位特別邀請了一位主修經濟學的帥哥擔任翻譯,最後他在這架管風琴上彈了Léon Boëllmann  Suite Gothique 的第一樂章,他興奮地表示,之前只能在鋼琴上模擬,今天能在匈牙利最大的管風琴上演奏,真是美夢成真啊!


~2025-1-25~

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2025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POM佩奇管風琴製造廠》系列5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jn4M4jim_aezod5uAJJPXJSDWqp3veOb

佩奇管風琴製造廠(POM,Pécsi Orgonaépítő Manufatúra)位於匈牙利第五大城佩奇(Pésci),離首都布達佩斯近3小時的車程。佩奇管風琴製造廠於1992年9月成立,目前約有50名專業人員,是匈牙利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公司,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廠之一,公司由Budavári Attila 與弟弟Budavári Csaba 共同創立,其曾祖父Lipót Schiffrich及多位家族成員曾在佩奇著名的Angster管風琴製造廠工作。


1月20日與21日我們兩度造訪POM,除了參觀即將於2025年中啟用的「新高雄火車站裝置藝術管風琴」外,Attila也熱心地為我們介紹管風琴的製作流程,從一開始各種木材的裁切烘乾、金屬音管鉛錫比例的調配熔合、簧管簧片的製作,到音色與音準的測試,做了深入而詳盡的說明,印證了我之前只能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


POM廠內有許多正在進行的案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等待修復的默片(silent movie)時期管風琴。這架劇院管風琴除了管風琴的基本配備外,還有因應劇情需要而增加的音效裝置,包括了木琴、鐵琴、紙卷鋼琴(Player Piano ),加上鑼、鼓、鈸、鐘、鈴等敲擊樂的聲音,我好奇地東敲敲西摸摸,還發現了電話聽筒,真是有趣極了,也大大開了眼界。臨行前老闆Attila還贈送我們一根音管做紀念,為匈牙利參訪之行留下了最珍貴的回憶。

~2025-1-28~

《2025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 — 新高雄火車站裝置藝術管風琴》系列3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QbQVTbESFMrq5a_pxpNv7Xk46ETrfdvS


此次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新高雄火車站裡的裝置藝術管風琴,它即將於2025年的年中完成,這也是屢獲大獎肯定的「侯林設計」繼2022年高雄港公共藝術計畫「大港迴聲」裝設38個荷蘭銅鐘之後的一項創舉,為高雄打造一個獨特的音樂藝術公共空間,把高不可攀的殿堂樂器管風琴帶入普羅大眾的生活之中。


「高雄火車站管風琴」委託匈牙利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公司POMPécsi Orgonaépítő Manufatúra)承建,POM位於匈牙利第五大城Pésci,離首都布達佩斯近3小時的車程。除了建置許多新的管風琴、修復重建歷史管風琴外,POM也為各大管風琴廠代工腳鍵盤及相關設備,「高雄火車站管風琴」應該是他們接到最有趣也最特別的設計案了。


一到POM總部,迎接我們的就是高雄火車站管風琴,它奏起「快樂出帆」這首充滿高雄在地風味的樂曲。管風琴的造型靈感來自火車的汽笛,外觀與傳統樂器「笙」相似,只是高出許多,有292根音管,13種音色,之後還會增加鐘、鈴等擊樂音色,可透過觸控面板來操作選曲及音色的變化,也會請作曲家為這架琴量身訂制樂曲。管風琴演奏時也會有燈光的變化,兼具聽覺視覺、藝術與娛樂的效果,看了令人又開心又感動,台灣是個多麼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啊!感謝侯林設計,打造屬於高雄的城市風貌,展現了獨特的台灣人文魅力!

2025-1-26

2023年10月31日 星期二

管風琴 Q&A : 管風琴可以演奏抖音效果嗎?

Q16 : 管風琴可以演奏抖音(揉音)效果嗎?

A : 管風琴若要讓旋律更歌唱、更富音樂性,可以使用抖音裝置的音栓,稱作Tremolo。Tremolo音栓本身並不發聲,要搭配其它的音管才能演奏,當拉出抖音音栓時,琴身內的抖音裝置就會啟動,可以演奏出宛如弦樂器左手抖音效果的旋律。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rzcLfljVUwthGDc9QjHOlyfp01F4vL-G
管風琴的抖音裝置


~2023-4-2~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管風琴 Q&A : 彈管風琴和彈鋼琴有什麼不同?

Q 17 : 彈管風琴和彈鋼琴有什麼不同?

A :管風琴和鋼琴雖然同屬鍵盤樂器,但其發聲方式大不相同。管風琴是透過音管發聲,發聲方式接近管樂器;鋼琴則是透過琴槌敲打琴弦而發聲,發聲方式接近敲擊樂器。鋼琴的音色變化決定於觸鍵的一剎那,觸鍵快慢、觸鍵力度、觸鍵角度等因素都影響到音色的呈現。此外,鋼琴踏板的運用也會巧妙地改變鋼琴的音色,如何運用踏板是彈鋼琴一個重要的課題。

管風琴雖然也有觸鍵的要求,但是音色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音栓的調配,音栓就像是管風琴家的調色盤,音栓的認識及組成方式,是彈管風琴必備的知識。另外,管風琴還需手腳配合,手腳的協調性是一大考驗,所以彈管風琴並不是彈鋼琴加上腳而已,作曲家針對這兩種樂器的特性所寫的樂曲也不盡相同。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ZvyxMiyUJK2Jd1YD9D-12Er70hyQY6_K


~2022-11-2~




2023年10月29日 星期日

管風琴Q&A : 管風琴的裡面是什麼樣子?


Q13 : 管風琴的裡面是什麼樣子?

A : 管風琴是一個龐大複雜的樂器,除了正面的音管外,裡面還有許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樣的音管。管風琴的琴身就像是一間密室,裡面有許多機關,除了音管外,鼓風機、送風管、儲風箱、電子設備等相關裝置也在其中,還有樓梯可以通往不同區域的音管,方便技師們維修保養樂器。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i9_L27BxbCGRPHhDgC5jS6zDj8zk6-d0
通往管風琴內部的密道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Tp-I8J5GWwSLI1SoqDxUC_L0BteijPZV
金屬音管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DagrdA_a79slCtEDXnI7D3Vyv0mt3ksM
木質音管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iv1t_tocrgSma0CwYvm3HvATTmDVFcWa
機械式牽引裝置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SnDsZYn2UVQ4lxHHARr8580Izh7sSmp0
通往不同區域音管的木梯


~2023-4-1~

管風琴 Q&A : 電子管風琴和管風琴有什麼不同?

Q14 : 電子管風琴有和管風琴什麼不同?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8MaP9UNzwuhhuc4U_KOnoEOiP1k7R-Nd
                 (網路照片)


A : 電子管風琴是真管風琴的仿製品,最大的不同在於電子管風琴沒有音管,發聲方式是透過擴音系統來傳達。沒有音管,聲音就少了動人的生命力,觸鍵也因此缺少真管風琴細膩的層次變化。再者,由於電子管風琴的音栓是對真管風琴的模仿,音色常有失真的問題,初學者不適合只彈奏電子管風琴,以免造成對管風琴有錯誤的認知。電子管風琴的最大優點是造價便宜、不佔空間,適合在家練習。


~2022-10-30~






2023年10月7日 星期六

管風琴 Q&A : 管風琴越大越好嗎?

Q15 : 管風琴越大越好嗎?

A : 管風琴的大小要根據其安裝空間的大小、音質條件、安裝的位置,以及安裝的目的做綜合考量來決定。管風琴聲音的力量與強度並非單純取決於音栓的數量,而是音栓的種類。管風琴的大小基本上由基礎音栓(或稱主音音栓,管風琴的主體音色)的結構決定,約占總音栓數的30%。所以混合音栓或泛音音栓的比例過多,聲音會過於尖銳,水平式喇叭音管(西班牙式簧管)比一般直立的喇叭音管音量大很多,也不適合空間不夠大或高度不夠高的場地。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E2hwxnuYFpoEIiISicMBFgg0aAxb57Ys
水平式喇叭音管



~2022-10-22~





2023年7月18日 星期二

管風琴Q&A:管風琴演奏者如何決定在哪一層鍵盤上演奏呢?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aoI8sVAqxMRSb89BGY6kbD9e7zpJoDK


Q12 : 管風琴有多層鍵盤,演奏者如何決定在哪一層鍵盤上演奏呢?

A : 管風琴不同的鍵盤有其個別的功能及特性,並與特定的音管組合相對應,例如:主鍵盤(Great)以基礎音管為主,聲音厚實明亮;獨奏鍵盤(Swell, 法式稱 Récit)包含更多以簧類(Reeds)為主、適合擔任獨奏的音管。由於每架管風琴都是獨一無二的,若是譜上有註明音色的用法,演奏者理當盡可能地照譜上的要求在指定的鍵盤上彈奏;若譜上沒有明確的音色指示,演奏者應就樂曲的風格、曲式、作曲手法等做全盤考量判斷後,選擇適當的鍵盤來演奏,這也是管風琴家養成過程中的挑戰!

~2022-10-15~






2023年6月18日 星期日

管風琴 Q&A : 管風琴琴座上的按鈕是什麼功能?

Q11: 管風琴演奏台上的許多小按鈕是什麼功能?

A : 現代管風琴琴座上有許多按鈕,稱做「預設鈕」,這是因應浪漫派以降音樂中有許多的表情變化能快速切換而設置的。按鈕上通常標示數字順序,也有使用英文字母的。預設鈕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總預設鈕(General piston),涵蓋所有手鍵盤及腳鍵盤的音色變化;另一種是個別鍵盤的預設鈕,控制單一鍵盤的音栓變化。另有一組功能相同的總預設鈕在腳鍵盤前方,視演奏者的方便,使用手預設鈕或腳預設鈕。此外,有些琴還有向前(forward)或向後(backward)的按鈕,會依照號碼順序增或減,以簡化操作流程。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6WccUnco9455DGBjUbFfboKfx7HJp6ql
手鍵盤下方有白色預設鈕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sdpW5GisXjDckS7N5p6vBXAfPKeuKEK
英文字母預設鈕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ORiUGmHCMynojOtFl9wNn5icI3tSGcJS
腳預設鈕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5uHDsFve9nTwLO-UIbfo6_VZ3fV_HlKZ
腳預設鈕



~2022-11-1~




2023年6月13日 星期二

台北聖約翰座堂管風琴介紹

台北聖約翰座堂坐落於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80號,是基督新校聖公會台灣教區的主教座堂。聖約翰座堂建造於1955年,仍保有傳統教堂的樣式,素雅秀氣。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d4cpH9v9Nk7l49v68nTpkxvAO7rFrkQu
教堂入口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2aoh2eMpmrEXp8_g-9nA9MuWsALm06Xm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69XI5oBKDO98WsijYr6NdwLyRosZPOB4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lx7St1qetyYJiBASCNsDccttYIWsQCN1
教堂外觀的彩繪玻璃


聖約翰座堂的管風琴是由法國Kern公司原廠承製,於2010年9月落成,並於2011年(建國100年)元旦首次公開亮相,舉行「新管風琴之夜」音樂會,這架琴也是台灣聖公會裝設的第一架管風琴,具有指標意義。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lueTxHoAsV60bZmqqWkIrseBtYPtaCYf
琴座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bnjeE79OpYF5_0Wc4jyXWjLb-QJk6KC
左側音栓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TuW2Tv42L-KL52qOvvGxUnC4X1PzoWd7
右側音栓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MUC4HitP7zwAhYn8XGWXSJo7mDQu-iF
預設裝置


座堂管風琴有20支音栓、1170根音管、兩層手鍵盤,採機械式發聲,但配有預設鈕的裝置,功能相當齊備。音管分成兩部分,安置於聖壇的兩側,這在臺灣的教堂實屬罕見,琴座則放在右側。我有幸於2023年6月13日去參觀,並試彈這架很少對外開放的管風琴。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Vl7h8w5ima2JpWvFpMWC6j7VeRbnTtZc



這架琴有一個有趣的音栓叫“Zimbelstern”,會帶動音管上金屬材質的星星轉動,並發出鈴鐺的聲音,非常清脆悅耳。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HoqmEE8t_XqOvyMT3jz2Uf5tQMYYvwfr
金屬星星裝置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PAol4iq_3jn32G_ozHRdc_8uTUuRg_uT
琴身的鼓風裝置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q7czYKdbknhbDme-zed4NZLRQshgFaLV
作者攝於琴座前


延伸聆賞:https://youtu.be/XO5MPNAE18s



~2023-6-13~

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管風琴世界之最

最古老的管風琴:瑞士錫安山聖母院"燕巢"管風琴,(Basilique Notre-Dame de Valère, Sion, Switzerland),建於1435年。




最大的管風琴: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市政廳管風琴,建於1930年,7層鍵盤,1477個音栓,33112支音管。美國費城梅西百貨管風琴,建於1904年, 6層鍵盤,28604支音管,也是數一數二的。


大西洋城管風琴內部的巨型音管 

 

大西洋城管風琴琴座



梅西百貨管風琴
(Macy's  Wanamaker organ)




最大教堂的管風琴:美國加州水晶大教堂管風琴(Crystal Cathedral pipe organ),建於1982,16000支風管。




最大的機械式管風琴:德國呂北克聖瑪俐教堂「巴克斯特烏德」管風琴(Buxtehude Organ, Saint Maria, Lübeck, Germany)


                                 

      延伸聆賞:http://youtu.be/Zje5BvYqcf4



最大劇場管風琴:美國芝加哥體育館,建於1929年,6層鍵盤。1996年因改建儲存於倉庫,而不慎毀於大火中。






音量最大的管風琴:韓國麗水世博天塔(Sky Tower)管風琴,建於2012年。


                           
(Pipe organ of Yeosu Sky Tower)



最有名的管風琴:巴黎聖母院管風琴(Grand Orgue, Notre Dame de Paris),以及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巴赫管風琴」(J.S.Bach organ, St. Thomas, Leipzig, Germany)
     
      
巴黎聖母院管風琴
                                        延伸聆賞:http://youtu.be/8dQCvAQhIwA



                                       德國萊比錫聖多馬教堂「巴赫管風琴」

                                         延伸聆賞:http://youtu.be/xGNUsIxVKbE



最長64呎音管管風琴:美國紐澤西州大西洋城市政廳管風琴,建於1930年,7層鍵盤,1477個音栓,33112支音管。澳洲雪梨的Town Hall Grand Organ,建於1890年,也有64呎音管。






材質最特殊的管風琴:菲律賓竹風琴教堂(Las Pinãs Church),建於1824年,音管用竹子製成。另一座材質相當特殊的管風琴為美國加州私人收藏,大理石管風琴,建於2001年,琴座及音管皆為大理石材質。


              
延伸聆賞:http://youtu.be/7c1SM-ZMRzU(Bamboo organ, Philippines)




大理石材質管風琴



造型最奇特的管風琴


                                             美國加州迪士尼廳管風琴,建於2004年


法國巴黎近郊聖母院(Alp d'huez)掌型管風琴,建於1978年



最具設計理念的管風琴:日本東京藝術劇場管風琴,建於1991年。包含了外觀兩座,實際三座可旋轉式管風琴:文藝復興時期管風琴、巴洛克時期管風琴、浪漫及現代管風琴。共8層鍵盤,126個音栓,8262支音管。


浪漫及現代管風琴


文藝復興時期管風琴




最具現代感的管風琴


                                        德國慕尼黑Herz-Jesu Church管風琴,建於2004年


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 Overture Hall,建於2004年



地點最奇怪的管風琴:位於奧地利Kuftstein的"英雄管風琴"(hero organ),建於1931年,座落於一次大戰陣亡士兵英雄塚內,彈奏者需在距英雄塚100公尺外的琴座位置,透過廣播系統演奏。





另一座地點奇特的管風琴,則位於美國加州聖地牙哥,Balboa Park 的公園"涼亭管風琴",建於1915年,2003年重修。



http://youtu.be/TV5NwBNtamY(Spreckels outdoor organ, San Diego, USA)



最具行動力的管風琴:德國Hoffmann公司製作的卡車管風琴,建於1998年,將管風琴裝在卡車裡面,可到處移動,再外接琴座演奏。




最有趣的管風琴:啤酒管風琴(Midi-controlled beer organ)





最有名且創作最多管風琴作品的作曲家


  J.S. Bach (1685-1750)



最常被演奏作品:巴赫 d小調觸技曲,作品565




作曲家最有名的管風琴作品

* 巴赫 《d小調觸曲,作品565》
* Buxtehude《Prelude,Fugue,and Chaconne》
* 莫札特 《f 小調幻想曲》
* 李斯特《B-A-C-H幻想曲與賦格》
* 法朗克《3首聖詠曲》
* 聖桑《管風琴》交響曲
* Marie-Charles Widor, 第5號交響曲,作品42《觸技曲》
* L. Vierne 《 西敏寺的鐘聲》
* Gigout 《b小調觸技曲》
* Reubke的《詩篇94奏鳴曲》
* Poulenc《g小調協奏曲》
* L.Boëllmann《歌德組曲-觸技曲》
* Rheinberger《F大調,作品137,管風琴協奏曲》
* Messiaen《基督升天》


~2014年5月~

* 以上照片來自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