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醫生管風琴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集醫生、醫療佈道家、神學家、哲學家、音樂學者、管風琴演奏家等多重身分於一身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闡述「尊重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哲學觀,並終生力行。素有「叢林醫師」或「叢林聖人」(Jungle Doctor,or Jungle Saint) 稱號的史懷哲,年輕時期即懷抱著宣教的使命。1904年得知非洲醫療資源的需求,他回應神的呼召,於次年進入醫學院就讀。醫學院畢業後,1913年他到中西非的Lambaréné(現加邦國,Gabon)建立醫院,為當地人提供醫療、信仰、教育、建築、物資等服務。1953年他更將諾貝爾獎的獎金捐出,為當地人建立了麻瘋病院。除了人道醫療的貢獻外,史懷哲也是ㄧ位優秀的管風琴家,ㄧ生致力於巴哈音樂的推廣,並協助修復許多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最終帶動了管風琴的改革運動(Orgelbewegung)。







音樂及神學教育

出生於1875年1月14日的史懷哲,是生於德國凱薩斯堡(Kaysersberg)的法國人。他來自重視音樂教育的牧師家庭,5歲隨父親學鋼琴,8歲開始學管風琴,9歲就在教堂公開演奏,10歲起隨尤金·孟許(Eugène Munch)學習鋼琴及管風琴。1893年史懷哲進入史特拉斯堡大學(Kaiser Wihelm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就讀,學習哲學與神學,並隨Jacobsthal學習音樂理論(對位法),這段時期他也接觸了不少華格納的歌劇。同年史懷哲在巴黎Saint-Suplice教堂演奏給當時最富盛名的管風琴家維多(Charles -Marie Widor)聽,維多對史懷哲的音樂才華印象深刻,收他為學生,並免費指導。1896年他專程到德國的拜魯特觀賞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的演出,深受影響。1898年史懷哲返回巴黎撰寫博士論文「康德的宗教哲學」,期間除了持續隨維多學習管風琴外,也隨Isidor Phillip 及Marie Jaëll Trautmann學習鋼琴。1899年他完成論文,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翌年以論文「最後的晚餐」獲神學博士學位。他對人類思想最大的貢獻在於「普世的道德」哲學觀(Universal Ethical Philosophy)之追尋。






史懷哲與巴哈的音樂
史懷哲學習管風琴的過程中接觸了許多巴哈的作品。他不只是演奏巴哈音樂,更花時間研究巴哈的作品,並透過神學理論來詮釋巴哈的音樂。史懷哲認為巴哈是哥德式音樂藝術的建築師、畫家及詩人,更是一位神秘主義者,用語言無法表達的音樂語彙,引領人進入內在的平靜,與永恆的神合而為一。1899年史懷哲根據聖詠歌詞內容,運用圖像及節奏韻律等象徵手法來詮釋巴哈聖詠前奏曲的動機及音型,這種獨具創意的詮釋方式讓他的老師維多(Widor)大為讚嘆。在維多及孟許的鼓勵下,史懷哲深入研究巴哈的作品,終於在1905年完成了他法文版的鉅著「巴哈傳:詩人音樂家」(J. S. Bach: Le Musicien-Poète)。1908年他出版以德文重新撰寫的「巴哈傳」。此外,史懷哲與維多等6位音樂家於1905年共同創立「巴黎巴哈協會」(Paris Bach Society)來推廣巴哈的音樂,他也經常擔任管風琴演奏,直到1913年前往非洲為止。史懷哲曾經參與巴哈管風琴作品集的編輯工作,1912-14年共出版6冊作品,並附有詳盡的分析說明。史懷哲還錄製一系列巴哈管風琴音樂,其中最著名的是1936年錄製的「聖詠前奏曲集」,其巴哈音樂的詮釋方法深深地影響了後代的音樂家。



史懷哲與管風琴改革運動
停留巴黎期間,史懷哲發現當時的管風琴不適合演奏巴哈以對位手法所創作的音樂。史懷哲曾在自傳「我的生活與思想」(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中提到在1896年去斯圖加特的"Liederhalle"聆聽管風琴家Lange演奏ㄧ架新琴的感想,他發現浪漫派的管風琴聲音太吵雜,並不適合演奏巴哈的作品,特別是賦格曲的個別聲部無法分辨。這樣的經驗激發他開始研究管風琴及管風琴製造(organ building),1906年他出版了「德國法國管風琴製造及管風琴演奏的藝術」手冊(The Art of Organ Building and Organ Playing in Germany and France),內文批判當時的管風琴製造太商業化;漠視管風琴製造傳統;過度「交響化」的管風琴製造潮流使管風琴喪失原有的特質。他認為機械式的發聲設計是最能展現管風琴音色的方式,並將管風琴從極端浪漫派的風格轉回巴洛克的風貌,因而啟發了管風琴的改革運動(Orgelbewegung,或稱 Organ Revival Movement)。




1909年他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音樂協會會議上發表演說,提出了「管風琴製造的國際規範」(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Organ Building),他主張法國後期浪漫派的管風琴應該與英國德國浪漫派的簧類音色及巴洛克的唇類發聲音色做全面的整合,必須能清晰地演奏賦格之類的對位作品,並兼顧個別聲部及整體的音樂表現。受史懷哲管風琴設計理念影響的琴包括了:1905年位於史特拉斯堡的聖多馬教堂(St. Thomas Church)中的詩班風琴;1907年位於史特拉斯堡-克羅嫩堡(Strasbourg-Kronenburg)的救世主教堂(Erlöserkirche)管風琴。此外他也協助修復許多巴洛克時期Silbermann管風琴。

   依照史懷哲理念所建的聖多馬教堂管風琴


音樂,特別是管風琴音樂,是史懷哲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90年豐富多彩的人生中,音樂始終陪伴著他。史懷哲在自傳中說道:「音樂是我的傳承」;「我自祖父Schillinger那裡承襲了對管風琴製造的熱愛,自小時候起,我就一直想瞭解管風琴裡面有什麼東西...」。1926年他在一封信裡提到:「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管風琴音樂體會在真理之中的喜悅,並感受到永恆」。史懷哲的傳記作者Werner Picht更是為史懷哲的一生留下了一個最美好的註解:「任何人想要理解史懷哲作為一個存有,必須視他如一首由管風琴所伴奏的神劇作品」(Anyone wishes to comprehend  the being of Albert Schweizer should see it as an oratorio with organ accompaniment)。



延伸聆賞:史懷哲演奏J.S. Bach, bwv731http://youtu.be/FqSXeHYtezE



* 以上照片來自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5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