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 星期四

《2025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POM佩奇管風琴製造廠》系列5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jn4M4jim_aezod5uAJJPXJSDWqp3veOb

佩奇管風琴製造廠(POM,Pécsi Orgonaépítő Manufatúra)位於匈牙利第五大城佩奇(Pésci),離首都布達佩斯近3小時的車程。佩奇管風琴製造廠於1992年9月成立,目前約有50名專業人員,是匈牙利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公司,也是歐洲規模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廠之一,公司由Budavári Attila 與弟弟Budavári Csaba 共同創立,其曾祖父Lipót Schiffrich及多位家族成員曾在佩奇著名的Angster管風琴製造廠工作。


1月20日與21日我們兩度造訪POM,除了參觀即將於2025年中啟用的「新高雄火車站裝置藝術管風琴」外,Attila也熱心地為我們介紹管風琴的製作流程,從一開始各種木材的裁切烘乾、金屬音管鉛錫比例的調配熔合、簧管簧片的製作,到音色與音準的測試,做了深入而詳盡的說明,印證了我之前只能從書本上學到的知識。


POM廠內有許多正在進行的案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等待修復的默片(silent movie)時期管風琴。這架劇院管風琴除了管風琴的基本配備外,還有因應劇情需要而增加的音效裝置,包括了木琴、鐵琴、紙卷鋼琴(Player Piano ),加上鑼、鼓、鈸、鐘、鈴等敲擊樂的聲音,我好奇地東敲敲西摸摸,還發現了電話聽筒,真是有趣極了,也大大開了眼界。臨行前老闆Attila還贈送我們一根音管做紀念,為匈牙利參訪之行留下了最珍貴的回憶。

~2025-1-28~

《2025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 — 新高雄火車站裝置藝術管風琴》系列3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QbQVTbESFMrq5a_pxpNv7Xk46ETrfdvS


此次匈牙利管風琴參訪之旅的重頭戲就是參觀新高雄火車站裡的裝置藝術管風琴,它即將於2025年的年中完成,這也是屢獲大獎肯定的「侯林設計」繼2022年高雄港公共藝術計畫「大港迴聲」裝設38個荷蘭銅鐘之後的一項創舉,為高雄打造一個獨特的音樂藝術公共空間,把高不可攀的殿堂樂器管風琴帶入普羅大眾的生活之中。


「高雄火車站管風琴」委託匈牙利最大的管風琴製造公司POMPécsi Orgonaépítő Manufatúra)承建,POM位於匈牙利第五大城Pésci,離首都布達佩斯近3小時的車程。除了建置許多新的管風琴、修復重建歷史管風琴外,POM也為各大管風琴廠代工腳鍵盤及相關設備,「高雄火車站管風琴」應該是他們接到最有趣也最特別的設計案了。


一到POM總部,迎接我們的就是高雄火車站管風琴,它奏起「快樂出帆」這首充滿高雄在地風味的樂曲。管風琴的造型靈感來自火車的汽笛,外觀與傳統樂器「笙」相似,只是高出許多,有292根音管,13種音色,之後還會增加鐘、鈴等擊樂音色,可透過觸控面板來操作選曲及音色的變化,也會請作曲家為這架琴量身訂制樂曲。管風琴演奏時也會有燈光的變化,兼具聽覺視覺、藝術與娛樂的效果,看了令人又開心又感動,台灣是個多麼充滿生命力的地方啊!感謝侯林設計,打造屬於高雄的城市風貌,展現了獨特的台灣人文魅力!

2025-1-26

2025年1月23日 星期四

《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演出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gLvD5YUprU-fpW6ARMYOjKQTLBSWjGKW


1027日傍晚接到珮菁的電話,邀請我參與《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Every Moment Counts》的演出,擔任美國作曲家約翰·科里利亞諾(John Corigliano)擊樂協奏曲《魔術師》(Conjurer)管風琴改編版的世界首演,於123日、11日、13日分別於台中國家大劇院、台北國家音樂廳以及高雄衛武營演出。


珮菁隨即傳來她託人將管弦樂改編成管風琴的樂譜給我,再由我做細部的改編。一開始,我希望管風琴的改編版能儘量接近原來管弦樂的精神和演奏方式,但經過反覆地推敲和嘗試,決定改變思路,以發揮管風琴的特性,並與擊樂的音色互補為目標,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才大致完成改編的工作。


約翰·科里利亞諾(b.1938)是美國當代非常著名的作曲家,樂曲《鈴鼓先生》曾獲葛萊美獎,他為擊樂所寫的協奏曲《魔術師》於2008年舉行首演。20242月吳珮菁應波特蘭交響樂團的邀請赴美演出此首樂曲並大獲成功,遂有了改編的想法,經作曲家的同意後改編為管風琴協演的版本。《魔術師》共三個樂章,分別使用「木」(木琴、木魚等)、「金」(鐵琴、鑼、鈸等)、革(鼓類)三種擊樂的材質來表現不同的音色之美,並動用了43種樂器,再加上氣勢磅礴的管風琴,陣容非常浩大!


三週後我們於1117日進行第一次排練,非常感謝台南神學院劉信宏教授的引薦,琴茂公司張朝任先生慷慨出借一台奉獻給台南神學院三層鍵盤的電子管風琴供我們使用,讓排練得以順利進行。雖然珮菁老師和我各自有忙碌的演出和教學,但是我們儘可能地找時間排練,因為《魔術師》這首樂曲長達半小時,內容非常豐富,再加上有許多速度的變化,樂團還有指揮協助,擊樂加管風琴就全靠默契的培養,需要反覆地練習才能漸入佳境。在排練的過程中見識了珮菁的努力,她堅持到底的精神令人感佩。

三場音樂會演奏的管風琴都不同也是極大的考驗,需要快速地調整音色音量,特別是台北國家音樂廳背對擊樂演奏者,感謝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工作人員,在管風琴的右側加裝另一個照後鏡,讓演出更加順利。也非常感謝張朝任先生熱心的幫忙,借到一台全新的電子管風琴在台中國家大劇院演出,以全新的琴世界首演《魔術師》管風琴改編版。

「音樂是珍珠,時刻都算數」為《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寫下了最完美的註解,每一場演出都是學習、成長的機會,《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為我的2024年增添了許多珍貴美好的回憶!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