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感動,如此創造 — 久石讓的音樂夢》

久石讓,是享譽國際的日本電影配樂大師,北野武及宮崎駿執導的電影配樂,均出自大師之手。《感動,如此創造》是久石讓在歷經了豐富精彩的創作生涯後,於55歲時所寫下的音樂扎記,文中真誠無私的分享了其對音樂、工作、生命的種種看法。全書共分為六章:正視自己的「感性」、訓練直覺能力、影像與音樂共存、不可思議的音樂、日本人與創造力、掌握時代的潮流。





第一章:正視自己的「感性」

不論是商業考量或純粹個人思想展現的音樂創作,創作出好的作品都是不變的目標。所謂出色的專業人士,就是能持續不斷表現自己專業能力的人。所謂一流,即每一次都能夠發揮高水準的能力。

若要確實且持續不斷地創作曲子,就不能任由自己受情緒影響。要盡可能過著規律平順的日子,讓生活維持固定的步調。

作曲需要的是符合邏輯的思考,以及乍然展現的靈感。樂曲的創作,是過去經驗、知識的累積。創作的核心在於直覺,將直覺磨練得更為敏銳,也是源於過去的經驗。創作的過程中,必須隨時將自己推往極限,極限的前方會有某些充滿魅力的嶄新事物等待著自己。


第二章:訓練直覺能力 

「量勝於質」:多聽、多看、多讀是很重要的事。盡量多接觸一些事物,擴展自己的包容力,那是磨練感性的最高真理。偶遇的事物突然觸動了我們的內心,這種觸動就是直覺。

無論是電視情節,或是音樂旋律,愈通俗,愈具有震撼力。創作者若過於自命清高,創作的作品缺乏人性,很容易變得乏味。

一般的辛苦無法增廣人生的寬度。想要拓展人生寬度的話,對要鍛煉自己的知性,並且經歷真正困苦的試煉。


第三章:影像與音樂共存

影像背後流洩而出的配樂原本就是不自然的東西,如何呈現才能讓人不會覺得虛假且不協調,是作曲者要費心思的。影像與音樂最好保持對等的立場,相輔相成。

開場五分鐘的編排方式決定整部電影的配樂量多寡。從各種專業的立場,讓導演不明確的想法逐漸成形,是我們的任務。理應著重的自始至終都是作品,而非導演本身。

從事創作的人必須具備三項條件:對自己作品的堅持、不執著於個人的整體均勻感,以及強悍的精神。


第四章:不可思議的音樂

無論是自己、工作,或是感性,沒有任何一樣是永恆不變的。如果能創下同樣好的紀錄,並非每次做法都相同的緣故,而是因為能順應改變。

最佳的聽眾是自己。要創作出使人願意聆聽的音樂,必須將自己腦中理性的思考、感性的部分,以及從電影或繪畫等作品中得到的感動都用於創作。


第五章:日本人與創造力

改變工作狀況,到一個不曾去過的地方工作,必能發現未知的有趣事物。日本人擅長忠實地維護傳統,卻不太具備創意功夫;吸收新事物的能力很強,卻很少加以改革。

要讓傳統音樂不被時代淘汰,重新賦予其生命,全新創作是最好的方式。在嚐試的過程中,歷史自會將矛盾衝突的部分剔除,讓應該留存的部分延續。


第六章:掌握時代的潮流

傾聽暢銷歌曲是很重要的事。聽的時候不要掺雜主觀的好惡,要聚焦在大眾為何接受這首歌曲的原因,就能掌握當下的潮流,從流行音樂中培養出敏銳度。

創作者的理想就是能像畢卡索,即使上了年紀,仍舊不斷挑戰自己,ㄧ輩子都持續不斷地創作。今日的我要超越昨日的我,明日的我要勝過今日的我,以創作作出更好的音樂為目標,不斷的超越自己。


《感動,如此創造》雖然主要談論的是電影配樂創作和音樂演奏等相關議題,但久石讓從工作中所體悟到的人生哲理及面對生命的態度,都值得一般人學習!



久石讓作品聆賞: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 https://youtu.be/-JeAW2Y_AeY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5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