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Vivaldi and Bach, All musical thoughts are cumulative“,by George Pedota
巴哈一生其實從來沒有見過韋瓦第。當韋瓦第這位國際級的義大利音樂大師忙著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出時,巴哈卻不曾離開過他的家鄉。雖然維瓦第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接觸了各種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但是他的音樂很少受到這些影響。相反地,巴哈相當安於他的工作及居住地,一生不曾離開德國,這也意味著巴哈只能被動地等待,才有機會接觸歐洲其它不同國家的音樂。1708年巴哈搬至威瑪(Weimar),擔任公爵威廉.恩斯特(Duke Wilhelm Ernst)的宮廷樂師,韋瓦第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巴哈也初次接觸了韋瓦第的作品。
自1708至1717年的10年間,巴哈擔任威瑪公爵魏海姆·恩斯特(Wilhelm Ernst)的御用音樂家。恩斯特公爵的姪兒約翰·恩斯特(Johann Ernst)是精通義大利音樂風格的小提琴家,他可能曾經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聽過改編自韋瓦第(A.Vivaldi,1678-1741)小提琴協奏曲的鍵盤樂演出。約翰·恩斯特停留於威瑪的期間(1713年7月-1714年7月),他向巴哈請託,將韋瓦第這種義大利風格的小提琴協奏曲改編為鍵盤作品。
為了汲取新的作曲技巧,也為了取悅公爵威廉·恩斯特,巴哈著手進行韋瓦第9首協奏曲的改編工作,三首改編給管風琴獨奏(BWV 593-4, 596),6首改編給大鍵琴獨奏(BWV 972-3, 975-6, 978, 980)。當時流行的義大利協奏曲,是大協奏曲風格(Concerto grosso),大協奏曲包含了一組獨奏團(solo)及另一組合奏團(Tutti,同常是弦樂合奏),兩組樂器時而合作,時而相互對抗。巴哈以此義大利協奏曲風格為基礎,一共創作了16套大鍵琴獨奏作品及5套管風琴獨奏作品。其中,作品592和595是根據約翰·恩斯特自己的作品改編而成的,作品593及596則改編自韋瓦第作品3的第8號和第11號,至於作品594,則改編自韋瓦第的作品7第2號。
學者們認為韋瓦第對巴哈個人音樂風格的發展有強烈的影響,巴哈遇上韋瓦第的重要性不可被低估。巴哈巧妙地將義大利的「矯飾風格」(mannerisms)與複雜的對位手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他個人的音樂語言,這也是其作品歷久彌新的原因。簡而言之,巴哈視音樂為智性的追求(intellectual pursuit),而韋瓦第關注的是音樂實際演奏出來的聲響效果;巴哈的對位法及動機鋪陳的作曲手法用於服事上帝,維瓦第則將情緒性(emotionality)轉化成生動的聽覺感受。巴哈和韋瓦第均以演奏家而名聞於世,巴哈被公認是無與倫比的管風琴演奏家,他即興演奏的能力聲名遠播;而韋瓦第不但是舉世聞名的作曲家,也是技巧高超的小提琴演奏家。當巴哈改編韋瓦第作品時,基於對原創作品的敬意,他不願做結構性的改變,盡量如實地呈現原本小提琴的語彙,只加入少許卡農、動機的變化,及快速的低音樂句,來強化其個人音樂風格的辨識度。
韋瓦第的作品曲式清晰、結構平穩、旋律優美動聽,音樂的對比與發展也很自然。雖然巴哈/韋瓦第的管風琴協奏曲並非巴哈最偉大的鍵盤作品,但它見證了巴哈對義大利音樂風格的高度興趣。1717年巴哈接受了科登(Cöthen)宮廷樂長的職位後,終於有機會將韋瓦第的音樂風格實際地應用於創作。在布蘭登堡協奏曲的創作當中,巴哈本可採用柯賴里(A.Corelli,1653-1713)式的,以多個短小、個性對比分明的樂章所組成的協奏曲形式,但巴哈卻選擇了韋瓦第較為緊湊而對稱的音樂模式,如回復(ritornello)的作曲手法。以E大調,作品1042的小提琴協奏曲為例,開場樂章的回復奏(ritornello)即顯示出韋瓦第作曲手法的影響,如:分解和絃式的、節奏清楚的主題旋律;以愉悅的和聲模進(sequence)來轉調;活潑、強弱對比分明的覆奏,同時保持外聲部旋律線條的清晰。正如第一位巴哈傳記作者—約翰·尼古拉斯·福克爾(Johann Nicolas Forkel)所言:「韋瓦第教導巴哈用音樂性來思考」。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7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