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管風琴—結合了複雜與美於一體的奇妙樂器(沃夫岡·萊辛爾管風琴講座)

陳相瑜整理、翻譯


2017年11月2日奧地利籍管風琴家沃夫岡·萊辛爾博士(Dr. Wolfgang Reisinger)應台灣管風琴協會之邀,於台北雙連教會舉行「管風琴:結合了複雜與美於一體的奇妙樂器」(The organ: a wonderful musical instrument, complexity and beauty in one)講座。從管風琴的發展歷程、管風琴作為教會禮儀的主要樂器,介紹管風琴的特質,及其所象徵的意義。


管風琴的起源

管風琴英文稱為organ, 這個字源自拉丁文organum,意指「工具」(tool),希臘文則是organon。歷史學者普遍認定最早的管風琴出現於西元前230年,由希臘一位住在埃及亞力山卓城(Alexandria)的工匠Ctesibius所發明。Ctesibius發明的管風琴是水力管風琴(hydraulis),由水力驅動,將風送入音管而發聲。最初的管風琴大約有7至24根音管,置於戶外、音量很大,用於娛樂性質。羅馬帝國興起後,深受這個樂器的吸引,複製了許多管風琴,用於異教的崇拜及娛樂,甚至作為競技場內將基督徒餵食給獅子時,製造娛樂、刺激氛圍的樂器。基督徒為了怕被迫害,崇拜均在地底下舉行,以免崇拜唱詩的聲音被聽見。所以早期的管風琴不但與教會的崇拜無任何關聯性,甚至成為迫害基督徒的一個象徵。現今我們仍可看見管風琴這種用途的殘留傳統,在加拿大溫哥華冰上曲棍球的競技場內,彈奏(電子)管風琴來炒熱現場氣氛。


西羅馬帝國衰敗後,管風琴被帶到拜占庭,作為室內樂演奏的樂器。西元8世紀開始,基督徒不再受迫害,基督教反而成為信仰的主流。西元757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五世(Constantine V)到現今德法邊境拜訪法蘭克國王(King of the Franks)佩品(Pepin the Short),他將管風琴作為禮物送給對方。佩品國王的兒子(Charlemagne)深受管風琴的吸引,於西元812年在他位於Aachen的教堂內安置了一座管風琴。這開啟了管風琴在西方教會音樂的發展。


管風琴用於教會音樂

早期教會的崇拜是以無樂器伴奏的人聲唱詩來進行,到了西元1000年因教會快速擴展,決定將樂器納入教會崇拜。管風琴因為音量宏大,早期是被放在戶外,用於提醒、吸引會眾來做禮拜,1054年始被用於崇拜禮儀的進行。最初管風琴的演奏是作為會眾唱詩之前的序奏,用來提示會眾聖詩的旋律,之後會眾就四部清唱。管風琴用於禮拜的序奏常以賦格(Fugue)的作曲手法呈現,現今有許多的巴哈管風琴作品就稱為聖詠前奏曲(Chorale Preludes)。


管風琴的即興(Improvisation)傳統

1789年法國大革命,有許多管風琴被破壞,傳承至巴哈時期的管風琴音樂、管風琴的演奏方式,在18世紀的最後10年快速地消失。古典時期最重要的三位作曲家,海頓、莫札特、貝多芬,並沒有留下太多重要的管風琴作品。根據1800年左右的文獻記載,當時的管風琴音樂很慢、很無聊,偉大的管風琴音樂傳統全然崩解,但管風琴即興演奏的方式仍然流傳下來。有一次莫札特到布拉格演出,他到了教堂看到一座管風琴,就現場即興演奏。莫札特即興演奏的音樂非常美妙,以致於當時正在用餐的僧侶修士們顧不得吃飯,全跑去看莫札特彈琴。要知道讓僧侶修士們中斷用餐離開餐桌,是多麼困難的事,可見莫札特即興演奏的能力多麼的神奇!

作曲家兼管風琴演奏家布魯克納(A. Bruckner)有一次到英國倫敦的教堂演出,當時的管風琴得依賴蒸汽機鼓風,教堂內的人跟他說蒸汽最多只能供應30分鐘,當布魯克納即興演奏時,維修師傅馬上去加蒸氣,兩小時後等到布魯克納彈奏完畢,他的背後已坐滿了兩三百人!管風琴的即興演奏,可說是除了爵士樂外,古典音樂唯一被保留下來的寶貴傳統。


管風琴的象徵性(metaphor)

管風琴是社群的象徵:管風琴包含了各式各樣的音管,有金屬音管、木製音管;音管有粗有細、有高有低,這些材質外觀均不相同的音管,象徵了人類,有不同膚色、胖瘦、高矮的人。管風琴師在演奏時,會思考如何選用音栓,並讓所有音管的音色能夠融合為一體。與此同時,管風琴師也應思考如何透過音樂與大眾連結,在崇拜音樂的進行中將會眾(congregation)結合在一起。


管風琴是理性與美的象徵:彈管風琴時需要手腳並用,這是高度心智的挑戰,但管風琴音樂同時也是美的極致表現,1962年梵二大公會議明文規定管風琴是唯一用於教會禮儀的樂器。但自古以來教會就對「美」持保留的態度,認為人類容易被「美」所吸引,以致於偏離了真道。聖奧古斯丁曾說:「唯有最美的音樂才能被放在禮拜當中,但萬一音樂太美,又容易讓人忘了禮拜的真諦」,這種論點生動地表達出教會對於「理性」與「美」之間的兩難。事實上,社會議題、文化議題並不與教會所關心的議題完全衝突。1956年二戰後的奧地利重建了許多地方的教堂管風琴,但同時也接納了來自匈牙利的難民。人類其實有能力同時關注人和文化議題的,「理性」和「美」是可以兼得的。


管風琴是真實性(authenticity)的象徵:現今的社會科技快速發展,我們幾乎可以製造出所有人工的東西,但真實(authenticity)仍然是一個非常可貴的價值。就像約會的時候你不會送女朋友塑膠花,塑膠花很方便,不用澆水、永不凋謝,但是女朋友收到時還是很憤怒,因為塑膠花「不真實」。同樣的,現在許多教堂使用電子式管風琴,因為數位電子管風琴(Digital Organ)價格便宜、不需要調音或太多的維修。但管風琴(pipe organ)就像新鮮美麗的花朵一樣具有生命力,其可貴的「真實性」無法被取代。


管風琴是人體(human body)的象徵:管風琴是一個有生命的樂器,她有肺(bellow )會呼吸;也有心臟(wind  chest)會跳動,唯獨少了手和腳。但透過人類手腳並用的彈奏,讓管風琴成為一個完整的生命。


當你到世界各地去旅行時,若有機會參觀教堂,別忘了去欣賞各式各樣造形優美的管風琴,因為管風琴這個獨特樂器,是結合了複雜與美於一體的奇妙樂器!


沃夫岡·萊辛爾博士(Dr. Wolfgang Reisinger)http://www.wolfgang-reisinger.org/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7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