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舉重若輕—葛羅夫諾2024鋼琴獨奏會》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7FV-0uz7Qk5ZjZy5AyQ26JUyqCrHmCFv

感謝友人的邀請,於細雨紛飛、冷冽的夜晚來到台北國家音樂廳,聆賞由鵬博藝術公司主辦、來自英國的鋼琴家班傑明·葛羅夫諾(Benjamin Grosvenor) 的獨奏會,曲目通俗又經典,依序為:布拉姆斯《三首間奏曲,作品117》、拉威爾《夜之加斯巴》以及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

青年鋼琴家葛羅夫諾的琴藝享譽國際,被《南德意志報》盛讚:「令人驚嘆的技術、難得一見的天賦、新鮮的想像力、高度的專注,以及純粹的詩意」;《留聲機雜誌》評葛羅夫諾為「有史以來排名前50位的鋼琴家之一」,他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奏果然不負眾望。

一開場的三首布拉姆斯間奏曲是布拉姆斯晚年的作品,創作於1892年,布拉姆斯稱呼這套作品為「我的悲傷搖籃曲」(Three lullabies of my grief),彷彿是晚年的布拉姆斯回顧前塵,對逝去的青春歲月的緬懷,情感內斂而深刻。或許是音樂會第一首的緣故,我感受到葛羅夫諾的演奏略顯謹小慎微,與布拉姆斯作品內斂含蓄的氛圍有細微的差異。

《夜之加斯巴》是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於1908年創作的組曲,共三個樂章,分別為水妖(Ondine)、絞刑架(Le Gibet)和史卡波(Scarbo),其中「史卡波」可說是鋼琴技巧的巔峰之作。葛羅夫諾的音色魔幻而充滿詩意,將《夜之加斯巴》發揮得淋灕盡致,精彩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展覽會之畫」我過去一直都偏好拉威爾所改編的管弦樂版,總覺得管弦樂更能呈現這套組曲的特性,下半場葛羅夫諾火力全開的演奏完全顛覆了我原先的成見,讓我見識到鋼琴展現的極致魅力,讚嘆他超凡的技巧、豐富多變的音色,以及動人的音樂性。演出結束,葛羅夫諾很有誠意地演奏了四首安可曲,包括了:李斯特《侏儒之舞》、拉威爾《水的嬉戲》、巴赫《b小調前奏曲,BWV855a》Siloti 的改編版,以及聖誕節應景的作品 Reinecke《聖誕節小奏鳴曲,作品251,第三首》,藉此回應聽眾熱烈不止的掌聲。

2024年各方鋼琴高手相繼來台,聽了不少鋼琴協奏曲以及鋼琴獨奏會,葛羅夫諾的演奏是我最享受最滿足的一場音樂會,他已完全洞悉鋼琴演奏藝術的奧秘,即便是炫技的樂曲,也如信手拈來、瀟灑自在,達到只聞音樂、不見其人「琴人合一」的境界。


~2024-12-24~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2025辛明峰、辛幸純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zSgZ3AiiyTj5OqHlMLSRTLNoO5ruDTdI

台灣兩位重量級的兄妹檔演奏家—辛明峰與辛幸純,將於2025年1月3~5日分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衛武營藝術中心表演廳、臺北國家演奏廳帶來三場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的音樂會,曲目依序為:巴爾托克《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作品 117》、佛瑞《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作品 13》、聖桑《哈瓦奈斯舞曲,作品 83》,以及艾爾加《E 小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作品 82》。


巴爾托克《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題獻給辛氏兄妹的恩師小提琴家曼紐因,可說是巴爾托克向巴赫致敬之作,採用巴赫音樂的素材和精神,呼應巴赫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Partita)。不擅長小提琴的巴爾托克,顛覆了傳統的小提琴技巧,也跳脫了既有的旋律與和聲框架,樂曲結合了新穎的語法、多變的節奏、不尋常的和聲、複雜的織度以及對小提琴技法的極致探索,不僅考驗演奏者的技術,也要求演奏者對音樂有深刻的洞察和表現力,在台灣更是難得一見的演出曲目。


佛瑞一生共創作兩首小提琴奏鳴曲,分別是創作於1875-1876年的《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3)和完成於1917年的《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108),這兩首作品可說是其室內樂的代表作,也是法國小提琴文獻的經典。第一號小提琴奏鳴曲是佛瑞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也是佛瑞首次跨越聲樂與鋼琴領域之外的創作。相較於第二號奏鳴曲內斂而深刻的晚期風格,第一號奏鳴曲具有明顯的浪漫主義特徵,音樂優雅而抒情,情感的表達也較為直接外顯,但佛瑞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創新,如:對位法的運用;調性、和聲的變化等,全曲融合了浪漫主義的溫暖與法國音樂的清晰風格。


「哈瓦奈斯舞曲」是源自古巴、二拍的舞蹈音樂,節奏緩慢且具有濃厚的西班牙風情。最有名的哈瓦奈斯舞曲莫過於法國歌劇作曲家比才《卡門》中著名的詠嘆調「愛情是一隻自由的鳥兒」。聖桑斯《哈瓦奈斯舞曲》原為小提琴與管弦樂團而作,是一首包含了多個速度變化的單樂章作品,曲式非常自由,像是一首即興的舞曲。樂曲中聖桑斯展現了旋律的多重魅力,既有西班牙式的熱情奔放,也有法國音樂的細膩優雅。和聲方面,聖桑斯使用了一些非傳統的和絃進行來增加音樂的色彩和深度。此外,這首樂曲也有技術上的挑戰,包含了豐富的裝飾音、快速的雙音、跳躍的音程、泛音的旋律等,充分展現了小提琴的表現力。


生逢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統與革新交替時代的艾爾加,是屬於風格保守的作曲家,音樂充滿了深刻的情感以及高貴的氣質。正當其他作曲家紛紛追逐創新、奇異的作曲手法時,艾爾加堅持以傳統的素材創作,並加入其獨特的英式語彙,為音樂開展了一種新的氣象。《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就是絕佳例證,曲中沒有怪誕的和聲,也沒有複雜的技巧,但旋律線條卻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他寫作優美旋律的長才。《e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82)與《e小調弦樂四重奏》(作品83)和《a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84)同為他在一戰後期的主要創作,音樂風格也更加內省而深沉,樂曲展現了他對戰爭的反思以及對和平的渴望,也是對21世紀戰爭頻仍的世界最佳的提醒。

~2024-12-19~

《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演出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gLvD5YUprU-fpW6ARMYOjKQTLBSWjGKW


1027日傍晚接到珮菁的電話,邀請我參與《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Every Moment Counts》的演出,擔任美國作曲家約翰·科里利亞諾(John Corigliano)擊樂協奏曲《魔術師》(Conjurer)管風琴改編版的世界首演,於123日、11日、13日分別於台中國家大劇院、台北國家音樂廳以及高雄衛武營演出。


珮菁隨即傳來她託人將管弦樂改編成管風琴的樂譜給我,再由我做細部的改編。一開始,我希望管風琴的改編版能儘量接近原來管弦樂的精神和演奏方式,但經過反覆地推敲和嘗試,決定改變思路,以發揮管風琴的特性,並與擊樂的音色互補為目標,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才大致完成改編的工作。


約翰·科里利亞諾(b.1938)是美國當代非常著名的作曲家,樂曲《鈴鼓先生》曾獲葛萊美獎,他為擊樂所寫的協奏曲《魔術師》於2008年舉行首演。20242月吳珮菁應波特蘭交響樂團的邀請赴美演出此首樂曲並大獲成功,遂有了改編的想法,經作曲家的同意後改編為管風琴協演的版本。《魔術師》共三個樂章,分別使用「木」(木琴、木魚等)、「金」(鐵琴、鑼、鈸等)、革(鼓類)三種擊樂的材質來表現不同的音色之美,並動用了43種樂器,再加上氣勢磅礴的管風琴,陣容非常浩大!


三週後我們於1117日進行第一次排練,非常感謝台南神學院劉信宏教授的引薦,琴茂公司張朝任先生慷慨出借一台奉獻給台南神學院三層鍵盤的電子管風琴供我們使用,讓排練得以順利進行。雖然珮菁老師和我各自有忙碌的演出和教學,但是我們儘可能地找時間排練,因為《魔術師》這首樂曲長達半小時,內容非常豐富,再加上有許多速度的變化,樂團還有指揮協助,擊樂加管風琴就全靠默契的培養,需要反覆地練習才能漸入佳境。在排練的過程中見識了珮菁的努力,她堅持到底的精神令人感佩。

三場音樂會演奏的管風琴都不同也是極大的考驗,需要快速地調整音色音量,特別是台北國家音樂廳背對擊樂演奏者,感謝朱宗慶打擊樂團的工作人員,在管風琴的右側加裝另一個照後鏡,讓演出更加順利。也非常感謝張朝任先生熱心的幫忙,借到一台全新的電子管風琴在台中國家大劇院演出,以全新的琴世界首演《魔術師》管風琴改編版。
「音樂是珍珠,時刻都算數」為《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寫下了最完美的註解,每一場演出都是學習、成長的機會,《2024年吳珮菁打擊樂獨奏會》為我的2024年增添了許多珍貴美好的回憶!



~2024-12-16~

2024年10月24日 星期四

以詩說樂:《傷秋》陳相瑜作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Xkuawy8mQk8sXnneyZwXgbC767BoMKHd


踽踽獨行

清清冷冷


蕭蕭寒風

吹落

滿地的楓


樹梢殘葉

穿著

思念的黃


瑟瑟白芒

低吟

天地蒼茫


你的身影

心底深藏



~2022-6-21~



註:詩作《傷秋》根據柴可夫斯基鋼琴曲「10月—秋之歌」自由聯想而作。影音連結:https://youtu.be/Aq7TNv7Pbm8



©️2022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請勿盜用。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萬彩雙琴》舒密特和楊文信專輯介紹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3CSSBsOmgjioS1_E8F4WEmUmfdVXUFrv

這是在衛武營音樂廳錄製的第三張管風琴專輯,也是首張以管風琴獨奏搭配二重奏的錄音,由合作多年的管風琴家舒密特與大提琴家楊文信共同錄製。舒密特以巴赫的音樂為主軸,巧妙地運用衛武營兩架管風琴不同的特性,透過巴洛克、浪漫以至於近代等不同曲風,以獨奏和二重奏的方式來呈現亞洲最大管風琴的萬彩風情。


三重奏鳴曲是巴洛克時期流行的室內樂型態,也是巴赫非常喜愛的創作題材,他曾為管風琴寫了六首三重奏鳴曲。《D大調古提琴與大鍵琴奏鳴曲, BWV 1028》是巴赫專門為古提琴創作的作品,專輯中管風琴的高音聲部與大提琴合成兩個上聲部,搭配下方的數字低音聲部形成三重奏,並採用教堂奏鳴曲「慢---快」四個樂章的形式,兩個樂器以繁複的對位手法進行模仿與對話,技巧性及音樂性都極高。


德國當代作曲家卡爾·霍勒根據聖詩《美哉主耶穌》旋律自由發想而作的聖歌即興曲創作於1950年,全曲充滿了幻想即興色彩,共五個樂章,第一樂章:大提琴如朗誦般地演奏;第二樂章:以管風琴為主奏,大提琴則以活潑動感的撥奏陪襯;第三樂章:樂音如歌唱般地流淌著,抒情而優美;第四樂章:大提琴生動有力地奏出聖歌的旋律;第五樂章:大提琴與管風琴頻繁地對話,是篇幅最長的一首,也是全曲的回顧與總結。


另一位德國現代作曲家亨德密特的《喪禮樂》原是為了追悼英王喬治五世而作的中提琴與弦樂團的組曲。1936119日亨德密特到倫敦首演他的中提琴協奏曲《烤天鵝的人》,不料喬治五世於120日駕崩,緊急商討後,亨德密特趕工完成了《喪禮樂》,並於122日演出這首樂曲來哀悼剛去世的國王。《喪禮樂》包含四個極短的樂章,第一樂章:緩慢進行的音樂瀰漫著送葬的氛圍;第二樂章:安靜而稍快地;第三樂章:活潑生動地,獨奏與樂團間有熱烈的對話;第四樂章:非常緩慢地,樂曲使用了巴赫聖詠曲調《如今我站在您寶座面前》,是全曲最重要的樂章。


 c小調帕薩卡亞舞曲與賦格, BWV 582》原為大鍵琴曲,後改寫給管風琴,是巴赫大型管風琴曲代表作之一。帕薩卡亞舞曲採變奏曲式,共二十個變奏,主題在低音聲部反覆地出現,上方聲部則以變奏的方式呈現。樂曲由低音主題緩緩地拉開序幕,第十二變奏是樂曲的高潮,接著有三個較和緩輕巧的變奏,之後音樂再度展開,直到曲終來到另一個高潮。舞曲之後緊接著賦格,採雙主題形式,除了沿用舞曲的低音主題外,另增八分音符所組成的主題。調性隨著賦格的發展由c小調轉至降E大調、降B大調、g小調等,曲末在低音長音C的襯托下莊嚴肅穆地結束。


 《哭泣、哀嘆、憂慮、猶豫》原是巴赫創作的清唱劇,巴赫也運用了同一旋律在其它清唱劇和b小調彌撒「釘在十字架」中。1859年李斯特最初以《哭泣、哀嘆、憂慮、猶豫》為主題創作了一首鋼琴前奏曲,1862年女兒布蘭丁因難產而死亡,傷心之際,李斯特以近似巴赫《c小調帕薩卡雅舞曲》變奏曲的概念,將鋼琴前奏曲改寫成大型管風琴曲。樂曲共有30個變奏,一開頭是f小調的緩板,兩個音一組的半音動機表現了哀嘆痛苦的情感,隨著樂曲的鋪陳,節奏也逐漸變快,之後進入快板,低音主題改為厚實有力的八度音,情緒也更加激昂,宛如對生命的扣問。之後再回到緩板,類宣敘調的旋律彷彿是一連串的獨白,整首樂曲跌宕起伏,道盡了人世間的悲苦與掙扎。曲末轉為充滿盼望與肯定的F大調聖詠,如同清唱劇最後歌詞所述:「神所做的,都做得很好」,這首作品成為李斯特療傷止痛的安慰。


本專輯的一大特色是兩首根據鄧雨賢的歌曲《望春風》而作的樂曲,一是臺灣作曲家劉聖賢的改編,另一個是德國作曲家施耐德的版本,一首曲調兩種情懷,透過管風琴與大提琴合力傳唱屬於臺灣人的歌。


(撰文|陳相瑜)
~2023-10-23~


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

2024《謝鴻文詩歌分享會》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lEl-X3SWNC-LXDIUejrmSowSbMqL9J3E


以詩歌記錄人生的謝鴻文牧師,是台灣本土詩歌創作代表性的人物,他的歌曲旋律優美動聽、歌詞寓意深遠,在華人教會廣為流傳。此外,他的創作量驚人,靈感有如泉湧,累積創作的歌曲已經有3000首。謝牧師於2024年9月~11月舉辦11場《謝鴻文詩歌分享會》,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大家分享,並述說神在他生命中奇妙的作為。我很榮幸受邀參與9/7(台北景美浸信會)、9/12(嘉義基督教醫院)、9/28(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三場演出,擔任鋼琴伴奏。


謝鴻文牧師是我大學時期的朋友,超過三十年沒有聯繫,因著詩歌分享會才有機會再聚首。這三場音樂會也是我今年最特別的演出,一方面,演奏的曲目都是謝牧師親自譜寫的詩歌,每首歌曲的背後都有個動人的故事;再者,這類型態的演出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因為歌曲只有旋律,鋼琴伴奏的部分必須自己設計,如何呈現每首歌曲的特色,真是讓我絞盡腦汁。最重要的是,在預備練習的過程中,透過這些用生命淬煉出來的歌曲,也提升了我屬靈的高度和視野。


謝鴻文高中肄業,沒有受過太多音樂基本訓練的他,用同等學歷報考當時獨立招生的國立藝術學院(現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聲樂組。放榜當天,一群教會的朋友陪著他去查榜,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謝鴻文跟神禱告,若能順利考上,願意一生以音樂服事主,沒想到神應允了他的禱告,讓他順利考上,從那時起他就用歌聲服事主,並寫下詩歌《祢的智慧》:「祢的智慧何其高,祢的作為何其妙,宇宙萬物全是祢所造,祢是生命的真道…」。


佤邦是緬甸境內的一個自治區,長期處於戰亂中,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可說是人間地獄。謝鴻文年輕時期就懷有宣教的熱忱,多次去佤邦用音樂撫慰當地的居民。謝鴻文9、10歲時父母相繼離世,因此他對佤邦的孤兒們更有憐憫之心,向他們傳揚天父上帝的慈愛,也讓這些孩子們因著愛和音樂,重燃生命的希望。這些經歷讓謝鴻文下著名的詩歌《願》(台語):「為這塊土地我誠心祈禱,願主的真理若光全地遍照….阮全能阿爸天父,願祢國降臨,願貧窮與悲傷離開咱的心中…願盼望與喜樂,永遠惦咱心中」。


有一次謝鴻文要到中國宣教,被安排先過境香港,住在「幸福營」中。九龍城寨是香港的大貧民窟,巷道又黑又臭,充滿毒品、賭博和性交易,福音戒毒機構「幸福營」就是在幫助這些社會的邊緣人。謝鴻文親眼目睹當地的志工不畏毒癮者身上的惡臭、嘴角的泡沫,幫他們洗澡,陪伴他們度過戒毒的痛苦,因而深受震撼,也深感慚愧,寫下了發人深省的《讓我》:「…讓我愛人不要虛假,讓我非僅方式,讓我待人由心而發,讓我學習順服,以聖潔為裝飾」。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百年大地震,謝鴻文第一時間就到南投災區去探望受災百姓,其中「西施肉圓」一家24口僅老伯伯一人倖免於難,失去家人的他彷彿失去了存在感,只能菸一根接一根不停地抽,謝鴻文也不知如何安慰,只能抱著他,沒想到老伯伯突然嚎啕大哭,一發不可收拾,將內心所有的痛苦全都宣泄出來,接著住在組合屋的7、8百人都祈禱,願意領受上帝的祝福。之後謝鴻文發願用四年的時間陪伴這些受災的同胞,並寫下《心的故鄉》(台語):「每個人所走的路,若像天頂的雲找沒方向,坎坷到順境,流浪到安息,何時才會找到心的故鄉…永遠的厝,美麗國度,上帝為咱備辦快樂天堂,有滿足的平安,沒有悲傷目屎,有真實的疼痛與盼望」。


2019年謝鴻文遭受中風的打擊,不得不放緩服事的腳步。在家休養復健的期間,他思考人生的最後一哩路當如何行,他認為基督教傳到台灣1、200年,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本土詩歌,唱的都是外來翻譯的聖詩,因此,他願意拋磚引玉,花了三年的時間整理過去的創作,選出近500首歌曲集結成冊,名為《築壇—回應之歌》來回應上帝的愛,也為華人教會音樂貢獻一份心力,企圖心與毅力令人感佩。衷心地祝福謝牧師身體健康,繼續創作更多感動人心的生命之歌。


~2024-9-29-~


2024年9月25日 星期三

2024法國管風琴家艾斯卡許(Tierry Escaich)衛武營音樂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Iy-8PnIpDBNXQY817ENpibtb2MM7850I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A2dMu0avkIabwL9Qn6V0a7lGycjAkTIA


今年10月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滿六歲了,歡慶六週年,衛武營特別邀請法國即興演奏大師管風琴家提耶里·艾斯卡許(Thierry Escaich)帶來兩場管風琴音樂饗宴,分別是10/12與高雄市立交響樂團合作,由簡文彬指揮的《時空交響管風琴》音樂會,以及10/13《艾斯卡許管風琴獨奏會》。


艾斯卡許畢業於國立巴黎音樂學院,榮獲八個第一獎,堪稱是超級學霸,1992年起任教於母校,教授作曲和即興演奏。艾斯卡許集作曲家、管風琴家與即興演奏家三種身分於一身,他所創作的樂曲超過100首,作品曾由歐洲與北美主要的管弦樂團進行演出,艾斯卡許也曾經擔任里昂國家交響樂團、里爾國家交響樂團與巴黎室內樂團駐團作曲家,更於2003、2006、2011、2017與2022年五度榮獲法國古典音樂桂冠大獎。1996年起繼管風琴大師杜呂弗雷(M. Duruflé)之後擔任巴黎聖斯德望教堂(Saint-Étienne-du-Mont)管風琴師,並於世界各地舉行獨奏會,艾斯卡許也對戲劇充滿了熱情,常常為默片即興演奏。


艾斯卡許的演奏風格熱情而有活力,他善於營造戲劇性,快速樂段華麗而炫技,令人屏息、毫無冷場。此外,他也經常利用音色的對比來豐富音樂的表現,小聲的樂段使用各種不同的音栓,如:優美柔和的笛管、溫暖富有感情的弦管、各種不同的簧管、以及由泛音所組成的特殊音色來傳達音樂的情感;大聲的樂段則常使用塊狀的和聲加上緊湊的節奏來展現管風琴恢宏絢爛的氣勢。


10/12 《時空交響管風琴》音樂會將呈現艾斯卡許所創作的第3號管風琴協奏曲《時間的四張臉孔》以及聖桑斯(Saint-Saëns)著名的第3號交響曲《管風琴》。協奏曲《時間的四張臉孔》共四個樂章,依序是「泉源」、「假面舞會」、「浪漫情懷」、以及「那夜之後」,四個樂章分別呼應音樂史上的四大時期,展現中世紀、巴洛克、浪漫,以至於現代(近乎迪斯可風)四種不同的風格,樂曲也傳達了艾斯卡許獨特的法式音樂語言,並充分展現管風琴的獨特性。聖桑斯(Saint-Saëns)第3號交響曲《管風琴》是非常受歡迎的音樂會曲目,樂團的編制相當龐大,加上管風琴如天籟般的樂音,是不容錯過的精彩曲目。


10/13 《艾斯卡許管風琴獨奏會》將呈現多首19、20世紀法國作曲家經典管風琴之作,此外,艾斯卡許也將展現他最拿手的、以三個城市為主題的三首即興演奏,這三個城市分別為高雄、紐約及巴黎,屆時我們可以欣賞他高超、淋漓盡致的演出。


衛武營的管風琴是亞洲最大的,由交響式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兩架琴結合而成,共9085根音管、127個音栓、五層鍵盤,搭配媲美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葡萄園式座位的絕佳音響設計,更能展現管風琴的魅力。衛武營藝術中心場外寬闊的公園、美麗的景觀,也令人流連忘返。趁著雙十國慶的週末,來聆賞管風琴音樂會,享受一個美好的微旅行吧!



~2024-9-25~

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歌詠—賴孫德芳教授作品音樂會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02Xe6lV0VXycQ5mFE5Qjy3uOPPgJ8144


2024年9月19日在中原大學風雅頌藝術中心舉行《歌詠—賴孫德芳教授作品音樂會》,由實踐大學音樂系蔡澐宣老師(女高音)與東吳大學音樂系陳相瑜老師(鋼琴)合作演出,共同演繹臺灣第一位女作曲家賴孫德芳的作品。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DJ8JlWtpKpTeNlIUxCzCsZgvz6ReDViM


孫德芳於民國11年出生於北京,自小喜愛音樂,從小學起接受歌唱訓練,並參加校際合唱團,接觸了許多古今中外的藝術歌曲及民謠。中日抗戰爆發後,她遵從母命,先是逃難到陝西,最後輾轉到達四川成都,並於民國30年進入金陵女子大學外文系就讀,兩年後轉入嚮往的音樂系,最初主修聲樂,後因生病傷了聲帶,轉而主修作曲及合唱指揮,正式踏入音樂專業領域。民國34年9月抗戰勝利,11月孫德芳和空軍上校賴名湯結婚,並親自為婚禮譜寫結婚進行曲,十分浪漫。民國35年春,賴名湯被奉派至英國倫敦擔任武官,賴孫德芳隨同夫婿前往,並在6月參加由英王喬治六世所主持的二戰盟軍勝利大遊行,孫德芳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並譜寫了《勝利大遊行》進行曲。同年9月進入英國倫敦聖三一學院的音樂研究所就讀,主修作曲,並以優秀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民國39年賴名湯武官任期屆滿,之後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賴孫德芳受聘任教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教授理論作曲及合唱指揮,並於民國40年擔任國防部示範合唱團的副指揮,培育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賴孫德芳教授於民國98年逝世於美國。



《歌詠》音樂會為賴孫德芳聲樂作品的專場音樂會,共演出12首歌曲,有充滿宗教情懷的《神之靈進入我心》、《神啊!我屬於你》、《愛你更深》;屬於藝術歌曲範疇的《西子姑娘》、《夜思》;三首旋律較為通俗、曲風輕快的《如意歌》、《忘不了你,請勿忘我》、《請把今天珍重》;《我家》則是根據家喻戶曉的童謠《我家》的歌詞改寫的樂曲;《寧靜海》是1969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來台訪問時,賴孫德芳聽他講述在寧靜海基地登陸月球的情景,從而啟發靈感的寫作;《安眠曲》則是一首以固定音型為基底的搖籃曲。


由於夫婿賴名湯為一級上將,先後擔任空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因此賴孫德芳教授也和中華民國的軍隊有深厚的淵源,為國軍譜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軍歌,有為陸軍譜寫的《鋼鐵進行曲》、為海軍的《海上進行曲》,以及為空軍的《藍天進行曲》,其中《海上進行曲》更被知名電玩公司於2015年選用當作「戰艦世界」的廣告配樂。由於賴名湯先生是空軍出身,所以我們選擇最具代表性的《藍天進行曲》做為音樂會的結尾。


賴孫德芳有紮實的聲樂訓練,加上深厚的文學素養,因此大部分的聲樂作品都是自己填詞譜曲,並將圓舞曲、探戈舞曲等西方的音樂形式,與中國五聲音階的旋律、四度或五度的和聲巧妙地結合,別具特色,也充滿了韻味。放眼全世界,上個世紀女作曲家寥寥可數,孫德芳可謂是時代的先驅,也是值得我們認識的作曲家。

~2024-9-22

2024年9月21日 星期六

大稻埕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序曲—卡達雷管風琴演奏會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oK6hkaTHYzO5VuLkyC8V6B-oJvINrHb_


大稻埕長老教會位於台北市甘州街40號,是台北市著名的古蹟,由馬偕博士1875815日所創立,明年即將滿150週年,因此教會陸續展開一系列活動,特別邀請義大利管風琴家卡達雷(Alessandro Carta)於2024825日舉行演奏會,開啟設教150週年慶系列活動的序幕。


卡達雷畢業於佛羅倫斯(Firenze)大學,獲得了物理學位,同時也完成了音樂的學習,畢業於帕多瓦(Padova) 的「波里尼」音樂院,獲得管風琴學位。由於對古樂的詮釋特別感興趣,卡達雷鑽研古樂演奏技巧,也獲得了大鍵琴的學位,並創立了「複點二重奏樂團」(Doppiopunto Ensemble),以獨奏家和室內樂團的身分進行各類音樂演出。除了作為表演者之外,卡達雷也專注於作曲和樂曲改編,最新創作由達文西(大阪)出版兩本管風琴作品。卡達雷目前擔任萊里奇(Lerici) 教堂的管風琴師,同時也是「聖弗朗西斯科」合唱團的指揮和創始人。
音樂會在大稻埕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謝大衛牧師的開場禱告後展開,並由管風琴家陳相瑜擔任樂曲導聆。卡達雷管風琴音樂會有別於一般以德法為主的曲目,展現了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南歐音樂的熱情與活力,更特別的是,卡達雷也演奏了他親自創作的樂曲,讓聽眾耳目一新。
音樂會的曲目依序為:卡達雷Alessandro Carta):帕薩卡利亞G小調舞曲(Passacaglia in G minor)、嘉目特幻想曲(Fantasia Gamut);喬瓦尼·巴蒂斯塔·費里尼(Giovanni Battista Ferrini):曼圖亞舞蹈(Ballo di Mantova);何塞·卡羅(José Caro):第七號奏鳴曲(Sonata VII);安東尼奧·馬丁科爾Antonio Martín y Coll):孔雀舞(Pavana);弗雷何塞·馬克斯席爾瓦(Frei José Marques e Silva):音樂詩的四聲調式(Versos de Quarto Tom);多梅尼科·西馬羅薩(Domenico Cimarosa):G大調奏鳴曲(Sonata in sol maggiore);卡達雷(Alessandro Carta):以巴赫之名為固定旋律的抒情調B.A.C.H. Arioso Ostinato)、海之星(Ave Maris Stella)。
卡達雷為台灣女婿,會說一點中文,也對台灣文化有基本的認識,音樂會後在聽眾熱烈的掌聲中,卡達雷精心安排了一首特別的安可曲,以台灣著名的民謠《天黑黑》為主題的即興演奏。非常湊巧的是,當《天黑黑》的樂音響起時,天空也打起雷、下起雨來了,為音樂會增添了不少趣味。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Uj2rYJoJHjNaHWtBQ2jXTlltjryzEtAf



~2024-9-21~

2024年8月11日 星期日

《深情布魯赫·魅力浦朗克》陽光台北17週年系列音樂會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87kSGJMZO-mnPp5rXE2ECbc28jGPkoMU


陽光台北交響樂團17週年鉅獻《深情布魯赫·魅力浦朗克》音樂會,由孫愛光教授指揮,帶來三首精彩的曲目,包括: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西班牙隨想曲》、布魯赫《E小調小提琴、中提琴、與樂團協奏曲,作品88》、浦朗克《D小調雙鋼琴協奏曲,作品61》。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Rimsky-Korsakov ,1844-1908)是俄羅斯浪漫時期的作曲家,《西班牙隨想曲》創作於1887年,是一部充滿西班牙風情的管弦樂組曲,豐富的管弦樂色彩和鮮明歡快的節奏,展現了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卓越的作曲技巧和對異國曲風的掌握,是深受歡迎的管弦樂經典曲目。全曲由五樂章組成,包括晨歌、變奏曲、晨歌、場景與吉普賽歌謠,以及阿斯圖里亞斯風格的方登戈舞曲。


馬克斯·布魯赫(Max Bruch ,1838-1920)是德國浪漫時期的作曲家,《G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蘇格蘭幻想曲》是他最受歡迎的作品。布魯赫承襲了孟德爾頌和布拉姆斯所代表的德國音樂傳統,注重樂曲的形式架構,同時擅長創作優美動聽、富有情感的旋律。《小提琴、中提琴與管弦樂團協奏曲,作品88》完成於1911年,當時具有實驗性質的現代音樂已經崛起,但是晚年的布魯赫仍堅守他對浪漫主義藝術的熱愛,雙協奏曲採用了著名的瑞典民謠「親愛的老斯德哥爾摩」為素材,樂曲中小提琴與中提琴有親密纏綿的對話,曲調時而甜蜜、時而感傷,非常動人。音樂會由小提琴家陳沁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專任教授)與中提琴家林曔瀚國際安東·魯賓斯坦中提琴大賽桂冠殊榮)擔綱演出。


浦朗克(Francis Poulenc,1899-1963)為法國20世紀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法國「六人團」(Les Six)的成員,標榜清新簡約的音樂風格。D小調雙鋼琴協奏曲,作品61》創作於1932,1938年創作的《G小調管風琴協奏曲》齊名,是浦朗克最具代表性的大型作品,樂曲展現了新古典主義的音樂特質,旋律簡潔、曲式清晰,配器單純而有特色,並融合了莫札特、拉威爾、印尼甘美朗音樂,以及當時流行的酒吧通俗音樂等多重音樂元素。若說布魯赫的雙重協奏曲是承襲了布拉姆斯《A大調雙重協奏曲的》風格,那麼D小調雙鋼琴協奏曲就是浦朗克對莫札特的致敬,音樂會由國內非常活躍的兩位鋼琴家辛幸純與廖皎含擔任雙鋼琴演奏,精彩可期,不可錯過。

~2024-8-4~

路德音樂改革中的禮儀教育

選自《路德的禮儀音樂》(Luther's Liturgical Music, by Robin A Leaver)第十三章

路德神學將彌撒(the Mass)中原本「奉獻」(offering )的精神重新詮釋成是神所賜的「禮物」(gift),會眾也由被動轉為主動、積極參與的角色,然而他仍然保留了拉丁文儀式的基本架構。路德希望能延續初代教會的傳統,同時又能透過禮儀的教育來進行禮儀音樂的改革。改革時期的禮儀音樂分成四大類:神職人員的吟詠(Chant for the Clergy)、會眾的吟詠(Chant for the People)、會眾的讚美詩(Congregational Hymnody)、聖詠曲(Chorale settings of Chorale Melodies)。


神職人員的吟詠(Chant for the Clergy)
延續天主教的禮儀,路德在《德文彌撒禮儀》中仍保留了彌撒裡關於保羅書信(Epistle)、福音書(Gospel)經文的吟詠,由神職人員擔任,但改為誦讀的音調。在「聖週」(Holy Week)期間習慣以男高音的歌唱來敘述受難的過程,「棕櫚主日」(Palm Sunday)唱馬太福音;「受難日」唱「約翰福音」,耶穌的話語則以較低的音調表現。路德也修正了「正典彌撒」中神職人員主持主餐禮時用拉丁文喃喃祈禱的習慣,路德希望「聖餐文」(Verba testamenti)能以白話的德文、歌唱而非說話的形式呈現。因主所設立的「聖餐文」(Verba testamenti)的話語並非人向上帝的祈禱,而是來自神的宣告。《德文彌撒》的「福音書」和「主餐禮」均以吟誦方式表達。


會眾的吟詠(Chant for the People)
改革時期的神學系統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即「信徒皆祭司」(common priesthood of all Christians),所有的會眾於敬拜中必須相互聯合。路德希望透過歌唱讓所有的會眾能投入敬拜,會眾不只參與德文讚美詩的歌唱,也能參與德文的吟詠。在《拉丁文彌撒》(Formula missae)中提到:「我希望彌撒禮儀中我們能有更多的德文歌曲可唱」。《德文彌撒》中的聖哉經(Sanctus)由會眾齊唱;讚歌(Te Deum)(Herr Gott, dich lobe wir,1529)則採詩班與會眾對唱(antiphon)。路德的連禱曲(Litany,1529)使用兩個男童詩班(boy choir),第二個男童詩班帶領全體會眾與第一男童詩班對唱;晚禱(Vespers)中的「聖母讚主曲」(Magnificat )由會眾來唱。路德《德文彌撒》中垂憐經(Kyrie)與羔羊經(Agnus Dei)採用相同的旋律調式,使這兩段儀式「祈求憐憫」(prayer for mercy)的意涵能相互呼應,這種手法也在巴哈的音樂創作中有效地被使用。


會眾的讚美詩(Congregational Hymnody)
路德會的崇拜是一個團體活動,透過全體會眾一起唱詩,展現信仰的合一。路德竭力尋求各樣的方式鼓舞會眾能同心歌唱,花費許多心力創造、再創造旋律易記又琅琅上口的歌曲。許多早期教會使用的素歌旋律,或是會眾已知的民謠被修改、簡化成聖詠曲,使沒受過音樂訓練的會眾也可以很快地學會歌唱。例如:中世紀的安布羅修斯讚美詩(Ambrosian hymn)裡的《萬國萬民的救主,請來》(Veni redemptor genitum)被改編、翻譯成多首聖詠,包括《救主已降臨》(Num komm der Heiden Heiland)、《用祢的話語保守我們》(Erhalt uns, bei deinem Wort)、《給我們統治者及立法者》(Gib unserm Fürsten und aller Obrigkeit)。巴克斯特烏德(D. Buxtehude,1637-1707)將上述三首聖詠納入清唱劇《用祢的話語保守我們,BuxWV27》之中;巴哈第六號清唱劇(作品126)以《用祢的話語保守我們》開始,以《仁慈地賜我們平安(Verleih uns Frieden gnädiglich)做結束。用同一旋律發展出不同的樂曲,有助於歌詞的記憶及理解,這是路德禮儀教育的創新之處。


聖詠曲(Chorale settings of Chorale Melodies)
早期禮儀中的“alternatims praxis“,指的是單旋律素歌(plainsong)與複音音樂(polyphony )交替使用,路德將它改為會眾與詩班之間的輪替。第一節歌詞會眾與詩班以無伴奏、有力的方式齊唱;第二節詩班唱帶有定旋律的(cantus firmus)聖詠經文歌(chorale motet);第三節由會眾無伴奏齊唱。華特(Johann Walter,1496-1570)是運用此作曲手法的代表性作曲家,他以作曲家若斯坎(Josquin des Prez,1450 ca -1521)「弗朗科-佛蘭德斯」學派(Franco-Flemish)複音作曲手法為範本,採用會眾讚美詩的旋律代替素歌作為定旋律,並將定旋律安排在男高音聲部。


以相似的旋律片段發展出不同的禮儀音樂,進而建構整個禮儀系統,是改革時期作曲家了不起的成就,特別是路德及華特這兩位天才。路德音樂禮儀有幾個特點:
1.相似或相同的旋律重複使用,是有效的教學技巧,可幫助會眾快速地學會聖詩,提升會眾崇拜的參與感。
2.主題式的旋律堆疊、鋪陳的作曲技巧,使得禮儀音樂的內容有統一性,讓神職人員、會眾、詩班三者之間能分享相似的音樂素材。
3.這些旋律素材來自之前的教會音樂,以及發展了數百年的複音音樂風格,展現了路德禮儀音樂兼具傳統與創新的精神。
4.路德的宗教改革雖然是神學運動,但他也十分關注身處的現實環境。路德有許多聖詩改編自《萬國萬民的救主,請來》(Veni redemptor genitum),這顯示路德將他的神學理念透過禮儀內容呈現出來。

~2018-4-17~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24年6月22日 星期六

陳惠湄2024長笛獨奏會

經歷了滂沱的大雷雨後,溽暑的難耐一掃而空,夏至的台北夜晚顯得格外清新可愛,我到國家演奏廳聆賞一場充滿自然氣息、以鳥鳴為主題的音樂會《長笛與鳥歌》,由長笛家兼音樂學者陳惠湄擔任長笛演奏,蔡芷弦擔任鋼琴合作。曲目依序為:韋瓦第《金絲雀》長笛協奏曲、喬利夫(Edmund Jolliffe, b.1976)《紅色名錄之鳥》、布蘭登(Jenni Brandon, b.1977)《鳥之夢》、里維耶(Jean Rivier, 1896-1987)《溫柔的小鳥》、勒維納斯(Michaël Levinas, b.1949)《振翅聲》、寇勒(Jim Coyle, b.1968),以及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黑鶇》。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cT9J9dy2N5_Rxmvytraxt5heDIr93eaq



陳惠湄老師是法國索邦大學20世紀音樂與音樂學博士,對現代音樂有深厚的學養,也致力於現代音樂的推廣。《長笛與鳥歌》音樂會除了韋瓦第和梅湘的作品我因為演出過比較熟悉以外,其它樂曲都是第一次聆聽,甚至連作曲家也是首次接觸,其中創作於2019年的《紅色名錄之鳥》、2011年的《鳥之夢》以及2017年的《鳥兒的天堂》均為台灣首演的作品。

長笛的音域、音色及技巧的特性,本來就是詮釋鳥鳴的最佳樂器,大家熟悉的音樂欣賞入門作品《動物狂歡節》和《彼得與狼》都使用長笛作為鳥兒的代言人。《長笛與鳥歌》音樂會陳惠湄老師透過作曲家們的視角和想像,發揮長笛技巧的最大可能性,有系統地羅列出各種鳥類的鳴叫聲,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也大飽耳福。

美國女性作曲家傑妮布蘭登(Jenni Brandon)給中音長笛與鋼琴的《鳥之夢》令我印象深刻,之前只在長笛合奏團的演出看過中音長笛,它的音色會讓人聯想到中國的簫或是日本的尺八。《鳥之夢》序奏及末段的華彩樂段低沈而略帶傷感的笛音,不禁讓我想起充滿漂泊與思鄉情懷的詩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不知鳥兒的夢裡有些什麼故事?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vUVcIABo1BCdjsdHohJmyW4T04MT_Q8Y


音樂會後和好友一起步出演奏廳,聊到在影音娛樂氾濫、各種表演充斥的現代,吸引我們來聽音樂會的原因是什麼?除了演奏者的個人魅力外,音樂會主題的規劃也是一個重點,陳惠湄老師《長笛與鳥歌》無疑是成功的,透過以鳥鳴為靈感的樂曲,讓我們更認識長笛的表現力,也領略大自然的詩情與美麗。


~2024-6-22~







2024年6月7日 星期五

2024陽光台北交響樂團神劇《摩西》演出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0Ac2l7usCW9rkvVCtYWjeoefJWfjOnL


大家可能都聽過舊約聖經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的故事,或許也看過動畫電影《埃及王子》等相關影片,但鮮有人知道這位以色列最偉大的先知摩西的生平,曾經被德國浪漫時期作曲家布魯赫(Max Bruch, 1838-1920)用音樂描繪出來,創作成神劇《摩西》。2024年6月11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將由孫愛光老師領軍,指揮台北YMCA聖樂合唱團與陽光台北交響樂團,共同演繹這部巨作。

布魯赫最知名的作品是創作於1868年的《G小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在這首作品大獲成功之後,他就有一個心願,想完成一首能展現他信仰的神劇。1873年布魯赫曾經對友人赫爾曼(Hermann Deiters,1833-1907)斷言:「神劇自17世紀起到孟德爾頌之後就沒有未來」,但1894年1月他得到史畢塔(Ludwig Spitta,1845-1901)撰寫的劇本後,就毅然決然地投入神劇《摩西》的創作,並於隔年1月在德國巴門(Barmen)舉行首演。

神劇《摩西》根據摩西的生平,分成四大部分、19首樂曲。第一部分:「在西奈山」描述摩西是以色列百姓的屬靈領袖,在西奈山接受神所頒布的十誡;第二部分:「金牛犢」描寫百姓因為久候摩西未歸,在摩西的哥哥亞倫(Aaron) 的帶領下對金牛犢崇拜,引來摩西的憤怒和斥責;第三部分:「從迦南地回來的探子」敘述摩西差派12個探子到迦南地勘查,回來之後有10個人非常悲觀,只有約書亞(Joshua)和迦勒(Caleb)對神充滿信心,之後摩西帶領追隨他的百姓與亞瑪力人交戰。第四部分:「應許之地」,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繼續前往應許之地,但最終未能如願,摩西為他的百姓們祝福之後就安息了(遺願由約書亞完成)。

神劇《摩西》全曲長達兩個小時,當中有三位獨唱,包括摩西(男中音林中光飾演)、亞倫(男高音鄧吉龍飾演)以及天使(次女高音翁若珮飾演)。音樂高潮迭起、張力十足,布魯赫大量地運用半音進行調性轉換(如 : D大調-降E大調;C大調-B大調)來營造音樂的戲劇性,並以管風琴為獨唱伴奏,作為獨唱與合唱之間的串場。布魯赫曾謙卑地說:「若不是神在我裡面有強烈深刻的感動,我沒辦法寫出《摩西》這樣的作品……我,微不足道,什麼也不是,我認真地尋求,將上帝借給我的天份,盡可能地發揮出來」。神劇《摩西》成為布魯赫創作生涯中最大型的音樂作品,也是他最真誠、最深刻的信仰告白。


~2024-6-6~


2024年5月28日 星期二

2024安德烈·古寧鋼琴獨奏會


5月25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欣賞俄籍鋼琴家安德烈·古寧(Andrey · Gugnin)的演出,曲目相當特別,包括:葛利格《G小調敘事曲,作品24》、柴可夫斯基/普雷特涅夫《胡桃鉗組曲》、凡恩(C. Vine)A小調第2號鋼琴奏鳴曲、謝爾維斯特羅夫(V. Silverstrov)《3首小品,作品1》、史特拉汶斯基/阿戈斯蒂(G.Agosti)《火鳥組曲》。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kUoL9pgPi1731XO2jJT0YhNFDY1YFG5q




當今世界樂壇競爭激烈,技巧高超的年輕鋼琴家們有如過江之鯽,國際鋼琴大賽常勝軍的古寧,超凡的技巧自然不在話下,但他吸引人之處不在於絢麗的技巧,而在他所展現的一種獨特的魅力。從一開場的葛利格《G小調敘事曲》到烏克蘭作曲家謝爾維斯特羅夫的《3首小品》,古寧彷彿將世界隔絕在外,營造出一種親密甚至是私密的氛圍,引領我們進入內心幽微深處,傾聽自己的聲音,是一種觸動心弦、撫慰靈魂的感動。


大多數的鋼琴家彈奏節奏感強烈的音樂時,傾向用打擊樂敲打的概念演奏,以至於鋼琴音色常常流於粗暴刺耳,古寧卻能把澳洲當代作曲家凡恩《A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爵士樂節奏彈得很有音色變化,動感十足又不失優雅,十分難得。


《胡桃鉗組曲》及《火鳥組曲》兩首管弦樂改編的芭蕾舞音樂則展現了古寧驚人的技巧以及豐沛的爆發力,一架鋼琴彈奏出媲美交響樂團多彩的音色變化與磅礴的氣勢,並以豐富的想像力將故事的畫面生動地呈現出來,《留聲機雜誌》對他的演奏做了一個最好的注解:「安德烈·古寧靈敏且多變的技巧,幻化而成使人充滿想像的超凡聲響。」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e_hDQPu0U2wPm9vRovA5buDlLWTLzn9A


~2024-5-25~


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管風琴 Q&A :交響樂團用管風琴調音時,應該使用什麼音栓?

Q19 : 交響樂團演出用管風琴調音時,應該使用什麼音栓?

A : 管風琴最主要的音色是基礎音管(Principal,或稱為主音音管),基礎音管的音色明亮、音量適中,用主鍵盤一支八呎的基礎音栓調音最恰當,笛管音色較柔和,不夠清晰;簧管容易走音,都不適合作為定音。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5uI2lo5OkHCZBynI7CCeM-Iyf3g5uWL


~2024-5-7~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2024《愛的三部曲》湯沐海 & TCO音樂會

2024年5月4日在台北中山堂聆賞中國知名指揮家湯沐海指揮台北市立國樂團演出《愛的三部曲》音樂會,曲目包括;李劭晟《浩蕩天上水》、譚盾《風與鳥》手機國樂交響詩、趙季平《第一小提琴協奏曲》、江賜良《愛的三部曲》為竹笛、胡琴與國樂團而作,以及劉長遠《未來的希望》。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xPIhtb8vpxh4muYGJHKGv8iky87MSoT2


我聆賞的北市國音樂會幾乎每場都有委託創作、世界首演的曲目,這次也不例外,《愛的三部曲》委託馬來西亞華裔作曲家江賜良作曲,以竹笛和二胡代表都會的男女,內容描述兩人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相遇、相識、相處的過程。音樂會由夫妻檔音樂家巫致廷及何佩庭擔任主奏,夫唱婦隨,與音樂想傳達的情境不謀而和,是一個巧妙的安排。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IfZ7MyyABiTe-q3jq_eH6t2Ayj8hcCLp


趙季平《降E大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創作於2017年,原是寫給小提琴與西洋交響樂團,後來由羅偉倫改編成國樂版,兩種版本的首演都是由中國最著名的小提琴家寧峰擔任獨奏,本場音樂會的獨奏則由指揮湯沐海的愛女,目前就讀上海音樂院一年級的湯蘇珊擔綱演出。湯蘇珊年紀輕輕,卻頗有大將之風,表現不俗。趙季平長期為電影電視譜寫配樂作品,因此擅長創作單純優美的旋律,這首單樂章的協奏曲是作曲家醞釀了十年的嘔心瀝血之作,主題婉約深情,非常動人,曲末的華彩奏也充分展現小提琴華麗多變的技巧,是一部令人喜愛的作品。

最具有時代感的作品是譚盾於2015年創作的《帕薩卡里亞:風與鳥的密語》,之後改寫給國樂團的交響詩《風與鳥》。音樂會現場聽眾們依照指揮的指示,將預先掃描下載的雀鳥錄音檔播放出來,接著樂團也以笛子、嗩吶、古箏、琵琶等樂器模仿鳥叫聲,頓時清脆的鳥叫聲台上台下、此起彼落地相應和,聽眾成為音樂演出的一環,很有參與感,也非常有趣。

這一兩年陸續聽了多場北市國的演出,每次都有意外的驚喜和收穫,北市國透過委託創作的方式,為國樂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們的努力值得喝采,也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


~20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