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7日 星期六

黃佳俊和TCO《春之祭》音樂會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T_nQrPa8QztaFHqrz5247c0A6J0EVyM0


2023年5月26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欣賞了日本愛樂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黃佳俊率領台北市立國樂團的演出,上半場曲目是作曲家王辰威跟據斯特拉溫斯基《春之祭》重新配器的國樂團演奏版,下半場是指揮黃佳俊改編的《展覽會之畫》國樂交響協奏曲。


《春之祭》在1913年5月29日於巴黎首演後,就成為斯特拉溫斯基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來自新加坡的作曲家王辰威自2009年起就立志要將這部巨作「移植」給國樂團,《春之祭》首演的110年後選在台北做國樂版的世界首演,深具意義。


由於《春之祭》的原曲採用了多種特殊樂器的音色及演奏技巧,所以移植給國樂團想必有不少的挑戰,王辰威費盡心思,採用了許多一般國樂團少見的樂器來增進色彩的豐富性,例如英國管改用E調巴烏演奏,葫蘆絲代替法國號等。樂曲一開頭最著名的低音管高音域獨奏使用已有七千年歷史的古樂器「塤」來演奏,雖然少了低音管的穿透力,卻展現了遙遠的、發思古之幽情的韻味,別有一番風情。


王辰威也不是一味地將西樂「翻譯」成國樂,在第二部分 <祭獻> 的「引子」中長線條的音型就讓國樂團特有的彈撥樂器以滾奏方式呈現。誠如他說的:「交響」不一定純粹追求「和」,也可以追求「和而不同」,透過很多獨奏及小合奏片段來展示個別樂器的特色。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VB3o_G4VKipzmHk7N-xWk5SOiUKwlr8m
          指揮黃佳俊與作曲家王辰威


若說上半場的演出讓我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地聆聽,絲毫不想錯過任何一個音符或細節,下半場黃佳俊配器的《展覽會之畫》則是另一個驚奇。管弦樂色彩大師拉威爾改編的《展覽會之畫》管弦樂版甚至比穆索斯基的鋼琴原版還受歡迎,但黃佳俊完全不受拉威爾的影響,他以笛子、胡琴、琵琶、揚琴、打擊為主奏,搭配國樂團的演出方式,成功地開闢出另一個全新的天地。幾個「漫步」的主題分別使用笛子、琵琶、十面鑼擔任獨奏,充分展現每一種樂器的特性和國樂的氣韻。此外,每段樂曲也有獨到的設計,例如《未孵化的雛雞的舞蹈》笛子和嗩吶即興逗趣的對話、終曲《基輔城門》宗教意味濃厚的編鐘獨奏等,黃佳俊的《展覽會之畫》是能引起全世界華人共鳴的偉大作品。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xArdbID3s2aNeA1NxLwShH2iXC5qEzaJ
           黃佳俊與獨奏家們

台北市立國樂團精湛的表現是這場劃時代、歷史性演出的關鍵,而這兩部改編作品也成為管弦樂法的絕佳範例,當中還有許多美妙之處,值得我們細細去品味。



~2023-5-27~

2023年5月23日 星期二

2023《黃輔棠詩樂音樂會》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64NLWWvhrU3yMmjik5dknZ0c-H4Lv6xJ


5月21日晚上欣賞了一場極特別的演出《黃輔棠詩樂音樂會》,由女高音盧瓊蓉擔任演唱、謝欣容鋼琴伴奏,並由作曲家本人擔任導聆。

這場音樂會有幾個特色,是當代國內作曲家個人中文聲樂作品的專場演出,上半場以早、中、晚期三階段的作品呈現古詩詞音樂;下半場則有當代詩詞音樂以及歌劇《西施》兩首選曲。透過黃輔棠老師的現身說法,更能引領聽眾進入美好的詩樂世界。

黃老師對字音與樂音的配合十分講究,非常能表現中國古詩詞的意境,早期作品旋律優美、單純易懂,中後期的創作則在鋼琴的部分花了很多心力,對位技法更加成熟豐富,鋼琴不再只是單純的伴奏,而有更多揮灑的空間。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商隱的《錦瑟》,「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惘」字唱得委婉曲折、情真意切,把悲戚之情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動容。

下半場的現代詩中以洪慶祐的詞《行雲流水》創作的樂曲最有發揮,音樂的層次分明,充分展現每段歌詞不同的意境。歌劇選曲的部分,因為篇幅較長、難度更高,加上少了歌劇的臨場感,是整場音樂會我比較無法融入的部分。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77GCGJykm2FMy0ftCmORmtMDMSGEU4Qa


根據我個人的瞭解,黃輔棠老師對事理的本質有根本性的思考和探究,所以音樂總能清楚地傳達他的想法和感受。他的作品一如其人,不造作、不賣弄,音樂充滿情感與真誠。黃老師的主業是小提琴,是國內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創立「黃鐘」小提琴教學系統,作育英才無數。除了教學、作曲以外,黃老師也勤於筆耕,出版多種文字著作與教材,近幾年黃老師也跨足指揮,可說是全方位的音樂大師。此外,黃老師也無私地分享他的養生秘訣,他所寫的《健康常識》造福了許多人。感恩有您,創作了這些優秀的詩樂作品,為當代華人音樂增添了許多美麗的篇章。



~2023-5-23~

2023年5月12日 星期五

《母親》

感謝您
賜我生命氣息

感謝您
引領我
領略書香
感受音樂
體會
世界的美麗

感謝您
默默地付出

感謝您
無盡地祝福

千言萬語
化作一聲
感謝


感謝您
愛我的
我愛的
母親


“ Beloved Mom” by Hsiang-Yu Chen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breath.


Thank you

For guiding me 

To learn books,

To enjoy music,

To experience 

Beauty of life.


Thank you 

For endless care,


Thank you 

For deepest blessings.


A thousand words into 

A word—

Thanks.


Thank you,

Loving

And beloved 

Mom.                (2021-10-8)




©️2021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請勿盜用。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2023普仁崗音樂節輕歌劇《蝙蝠》觀後感

2023年中原大學一年一度的普仁崗音樂節於5月3日~11日盛大展開,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輕歌劇《蝙蝠》的演出,由陳仕弦編導、謝欣容聲樂指導、江靖波指揮「樂興之時」管絃樂團,加上歌者與中原大學合唱團,於「培英廳」共同演出。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Lf85xC7o_fKwRb7niPoFF9pHzelctRk


《蝙蝠》是奧地利作曲家小約翰·史特勞斯於1874年完成的輕歌劇作品,不同於傳統歌劇以歌唱為主,輕歌劇在劇情上更加簡明扼要,穿插了更多風趣幽默的對白,甚至加入了時事話題來增加劇情的豐富性,演員在台上說得生動巧妙,觀眾在台下聽得呵呵直笑。


培英廳是一個可容納450人的中小型演出場所,階梯式的座位沒有視覺死角,翻譯字幕投影在舞台正中央的上方,字體適中、清楚易讀,不會有看歌詞還是看演員的兩難選擇。由於舞台不特別大、所以樂團改採小編制,排列於舞台右側演奏,導演也因地制宜將樂團納入表演的一環,安排歌者和樂團有更多的互動,效果不錯,演員謝幕時樂團輕快優美的樂聲為演出更增添了許多光彩。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IuJ4I86GLZMWEVWiaWOBp7KFQqW_La4_


《蝙蝠》主要的歌者包括:羅明芳、賴鈺妤、陳玟潔、鄭海芸、胡庭維、陳翰威、廖宇盟、戴唯捷、陳庭屹。歌者的服裝賞心悅目,專業的演唱及自然生動的演技,比起國家級製作的歌劇絲毫不遜色。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大學並沒有音樂系,卻招聚了一群熱愛音樂的各學系同學們組成合唱團參與演出,並以德文演唱,真是令人敬佩。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bD__-7L6GW1z9FqaE8B0CQ1P7dSnTKjl


台灣這些年來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歌者,歌劇演出的大環境也日趨成熟,加上有許多才華洋溢的導演投入歌劇製作,讓人觀賞時常有耳目一新的觸動與感動,此次欣賞《蝙蝠》還遇見合唱界的大家長—杜黑老師,其丰采依舊,幽默機智不減,大家開心敘舊,共度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2023-5-9~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管風琴Q&A : 風琴和管風琴有何不同?



Q : 風琴和管風琴有何不同?

A : 簧風琴 (Harmonium) 俗稱風琴,又稱腳踏風琴,是管風琴(pipe organ)的家族樂器之一。管風琴透過電力驅動鼓風裝置,讓氣流通過音管而發聲,簧風琴則是運用雙腳踩踏踏板鼓動風箱,使氣流震動活動簧片(free reed)而發聲。風琴比一般的管風琴體積小很多,方便搬運,流行於19世紀的小型教堂及私人宅邸。一般常見的簧風琴只有一個鍵盤,音域較管風琴窄,音色變化也有限,有些簧風琴有少量的音栓以增加音色的豐富性,有些則無。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NGZ3tTLqEJRlGLbNlS8rt_ONkS2y9c54
            有音栓的風琴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IZE0HUp_lqGlJDyIBLFdiHLzezWFqdBy
               無音栓的風琴




~2023-5-8~

管風琴家族樂器:簧風琴(Harmonium)

                                     
Harmonium,簧風琴(或稱為腳踏風琴,俗稱風琴)是一種小型的鍵盤樂器,透過雙腳踩踏踏板鼓動風箱,使氣流震動活動簧片(free reed)而發聲。因為體積小不昂貴,又方便搬運,所以流行於19世紀的小型教堂及私人宅邸。常見的簧風琴有一個鍵盤,也有兩個鍵盤者,音域較一般的管風琴(pipe organ)窄,約3至5個八度,音色變化也有限,有些簧風琴會設有數量不等的音栓以增加音色的豐富性,有些則無。

                                       

   
                                      
       極盛時期華麗的簧風琴(網路照片)


Regal,可說是簧風琴的前身,是一種小型、手提式的風琴,琴身後面外接兩個風箱(bellow),氣流經過簧片(非音管)震動而發聲,流行於14到17世紀,在文藝復興時期最為盛行。小型的regal因為可摺疊成像一本書,故稱為「聖經簧風琴」(Bible regal)。



        古代簧風琴  regal  (網路照片)




德裔的哥本哈根大學生理學教授Christian Gottlieb Kratzenstein (1723–1795)被公認為是最早提出簧風琴活動簧片(free reed)發聲概念者。1810年法籍Gabriel Joseph Grenié (1756–1837)展示了類似簧風琴的樂器,稱之為orgue expressif (expressive organ),因其富有表情,可做漸強漸弱而得名。之後法國巴黎的Alexandre Debain(1809-1877)將orgue expressif 做改良,並且在1842將其改良的樂器申請專利,定名為harmonium。1854年Debain又增加控制音量大小的膝墊裝置(orgue mustel),使得音樂更有變化。


簧風琴在1850至1920年間被引入美國,並發展出吸入式風箱,Estey Organ 和Mason & Hamlin 是美國兩大簧風琴製造商。由於簧風琴搬運的便利性,及相對低廉的價格和保養成本,除了美洲外也陸續傳入亞洲其它地區,特別是1920年傳入印度後,更發展出迷你風琴。但到了1930年代中期,電子管風琴(hammond organ)被發明,由於它可以模仿真正管風琴的音色,價格也不高,再加上普羅大眾的音樂品味逐漸改變,簧風琴就漸趨沒落了。1950年代中期美國製造商停產簧風琴,到了1970年代義大利的公司也停產,簧風琴的輝煌歷史正式告終。

        
        
                   印度迷你風琴(網路照片)



除了小學音樂課曾彈過簧風琴外,作者迄今有三次演出簧風琴的經驗。第一次是在1997年12月,由民生報主辦,台南奇美博物館館藏的畫作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名為「女人頌」,配合展期,我有幸獲邀演奏其珍藏的古董簧風琴,做為期兩個月,前後八次的示範演出。

第二次演出簧風琴是在2011年5月,我參與國家交響樂團「一個嘆息,一個世界」音樂會,演出第二維也納樂派作曲家魏本(A.Webern,1883-1945)於1911-1913年間所創作的五首管弦樂小品,作品10。(http://youtu.be/CTn0Y016atE

這五首給小型樂團的小品,每首都是簡短、精心設計的樂曲,編制相當特別,有長笛、雙簧管、降E調豎笛、低音豎笛、法國號、小號、長號、打擊、曼陀鈴、吉他、鋼片琴、簧風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及低音大提琴。這首樂曲另有弦樂三重奏、鋼琴、簧風琴的改編版本。

荀白克(A.Schönberg,1874-1951)曾對魏本作品做出這樣的評論:「我們必須瞭解這般簡潔的自我表達需要多少的克制。 每個驚鴻一瞥可擴展成一首詩;每個嘆息可發展為一部小說。」沒有反覆的旋律;寥寥數個動機,魏本企圖表達12音列富有張力及表情的聲響世界,以及樂器垂直併列或橫向串聯所創造出新的音質、色彩。這種簡練的音樂呈現,也挑戰聽者更深刻的音樂聆賞能力。魏本另有六首小品,作品6,也使用簧風琴。


2014年12月,我參與北市交製作,於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的理察·史特勞斯歌劇「納克索斯島上的阿麗雅德妮」(Ariadne auf Naxos)演出,擔任簧風琴演奏。這首完成於1916年的歌劇,描述私人豪宅的晚宴中,莊嚴歌劇(opera seria)與輕鬆的喜歌劇(opera buffa)被主人當作娛興節目,安排一起演出的荒謬情形。有別於其它歌劇用大型樂團伴奏、大合唱團幫襯,這首歌劇的樂團編制較小,僅36人,每個聲部都有如演出室內樂般的吃重,相較於一般樂團,此歌劇要求更精確、更細膩的音樂表達。

簧風琴做為19世紀私人宅邸常見的鍵盤樂器,正好呼應了此部歌劇的劇情。簧風琴可做為獨奏、可擔任詠嘆調或宣敘調的伴奏、可烘托弦樂的音色、可加強樂團的低音、可讓音樂的和聲更加豐富飽滿等多重功能,使得這個傳統音樂會中少見的鍵盤樂器,在整齣歌劇中占有一個獨特的位置!http://youtu.be/_gjpv2Ehtro


        
                  歌劇演出所使用的簧風琴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5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

混種當代歌劇《天中殺》觀後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KuWXLC1fMRsQMkUCWzd2JGgsms-G7LT3


趕在四月的最後一天去欣賞在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的歌劇《天中殺》最終場演出,也親身感受一下這個為大眾所詬病的表演場所究竟是如何。


《天中殺》是根據日據時期本土作家黃靈芝(1928-2016)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全劇90分鐘無中場休息,由鴻鴻執導、李元貞作曲、謝明諺爵士樂編曲、簡文彬指揮長榮交響樂團所組成的重奏團擔任演出。歌劇整體而言就是一個「混種」的概念,語言上,說書人使用日語,歌者則台語及中文夾雜;音樂上,運用了歌劇、爵士、歌仔戲、日系和聲氛圍等多重音樂風格;七位主要演出者中有五位一人分飾多角,「混種」概念展現了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下的多元文化風貌。


故事的劇情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租屋欠租、裝潢工人討債用卡車擋住家門,演變成法律糾紛的荒謬劇,但卻有如同閱讀推理小說般的樂趣,劇尾還有神來一筆、令全場觀眾錯愕的亮點。「荒謬」是現實生活的一種情境寫照,人生中許多事情的發生與發展常常超乎預期,平凡小老百姓的無奈和悲哀,體現在劇中人物「都是命運的錯」的感嘆。男高音林義偉飾演的房東角色非常吃重,幾乎從頭演到尾;女高音林慈音飾演的尤律師角色出色討喜,肢體動作很有戲,其他幾位歌者也很有發揮。


作曲家李元貞的音樂創作可說是相當成功,室內樂的編制讓歌者的音量不至於被樂團淹沒;特殊配器組合的音色以及不同音樂風格的運用,生動地將劇中人物的特質刻畫出來;各種音樂元素也能巧妙地混搭融合串接,音樂好聽易懂。


舞台設計理念在90分鐘中不休息的表演中顯得十分重要,運用了幾條下垂的帘幕營造影像的景深,糾紛的衝突點——大卡車盤據了視覺的中心,格外吸睛。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LrqPS7-ngk7IQIiTStP8WM08d0iqR-Hq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UpE7em7ko9DvElGidnm6txy2RqUCaSI8


也許之前聽了太多關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負面的評論,親歷其境之後反而覺得沒那麼糟,廁所是少了些,而且標示不清;音響效果也不理想;座位是擁擠了些,前後間距太小,但更新後的座椅還可以,比較奇怪的是,投影設備放置在後方觀眾席中,能聽到機器隱隱的運作聲,90分鐘下來好像小時候在電影院裡看電影的感覺,但這些都不影響《天中殺》帶給我的樂趣,也衷心地期待有更多國人創作的歌劇演出。



~202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