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4日 星期六

醫生管風琴家—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集醫生、醫療佈道家、神學家、哲學家、音樂學者、管風琴演奏家等多重身分於一身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1875-1965),是195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他闡述「尊重生命」(Reverence for Life)的哲學觀,並終生力行。素有「叢林醫師」或「叢林聖人」(Jungle Doctor,or Jungle Saint) 稱號的史懷哲,年輕時期即懷抱著宣教的使命。1904年得知非洲醫療資源的需求,他回應神的呼召,於次年進入醫學院就讀。醫學院畢業後,1913年他到中西非的Lambaréné(現加邦國,Gabon)建立醫院,為當地人提供醫療、信仰、教育、建築、物資等服務。1953年他更將諾貝爾獎的獎金捐出,為當地人建立了麻瘋病院。除了人道醫療的貢獻外,史懷哲也是ㄧ位優秀的管風琴家,ㄧ生致力於巴哈音樂的推廣,並協助修復許多巴洛克時期的管風琴,最終帶動了管風琴的改革運動(Orgelbewegung)。







音樂及神學教育

出生於1875年1月14日的史懷哲,是生於德國凱薩斯堡(Kaysersberg)的法國人。他來自重視音樂教育的牧師家庭,5歲隨父親學鋼琴,8歲開始學管風琴,9歲就在教堂公開演奏,10歲起隨尤金·孟許(Eugène Munch)學習鋼琴及管風琴。1893年史懷哲進入史特拉斯堡大學(Kaiser Wihelm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就讀,學習哲學與神學,並隨Jacobsthal學習音樂理論(對位法),這段時期他也接觸了不少華格納的歌劇。同年史懷哲在巴黎Saint-Suplice教堂演奏給當時最富盛名的管風琴家維多(Charles -Marie Widor)聽,維多對史懷哲的音樂才華印象深刻,收他為學生,並免費指導。1896年他專程到德國的拜魯特觀賞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的演出,深受影響。1898年史懷哲返回巴黎撰寫博士論文「康德的宗教哲學」,期間除了持續隨維多學習管風琴外,也隨Isidor Phillip 及Marie Jaëll Trautmann學習鋼琴。1899年他完成論文,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翌年以論文「最後的晚餐」獲神學博士學位。他對人類思想最大的貢獻在於「普世的道德」哲學觀(Universal Ethical Philosophy)之追尋。






史懷哲與巴哈的音樂
史懷哲學習管風琴的過程中接觸了許多巴哈的作品。他不只是演奏巴哈音樂,更花時間研究巴哈的作品,並透過神學理論來詮釋巴哈的音樂。史懷哲認為巴哈是哥德式音樂藝術的建築師、畫家及詩人,更是一位神秘主義者,用語言無法表達的音樂語彙,引領人進入內在的平靜,與永恆的神合而為一。1899年史懷哲根據聖詠歌詞內容,運用圖像及節奏韻律等象徵手法來詮釋巴哈聖詠前奏曲的動機及音型,這種獨具創意的詮釋方式讓他的老師維多(Widor)大為讚嘆。在維多及孟許的鼓勵下,史懷哲深入研究巴哈的作品,終於在1905年完成了他法文版的鉅著「巴哈傳:詩人音樂家」(J. S. Bach: Le Musicien-Poète)。1908年他出版以德文重新撰寫的「巴哈傳」。此外,史懷哲與維多等6位音樂家於1905年共同創立「巴黎巴哈協會」(Paris Bach Society)來推廣巴哈的音樂,他也經常擔任管風琴演奏,直到1913年前往非洲為止。史懷哲曾經參與巴哈管風琴作品集的編輯工作,1912-14年共出版6冊作品,並附有詳盡的分析說明。史懷哲還錄製一系列巴哈管風琴音樂,其中最著名的是1936年錄製的「聖詠前奏曲集」,其巴哈音樂的詮釋方法深深地影響了後代的音樂家。



史懷哲與管風琴改革運動
停留巴黎期間,史懷哲發現當時的管風琴不適合演奏巴哈以對位手法所創作的音樂。史懷哲曾在自傳「我的生活與思想」(Out of My Life and Thought)中提到在1896年去斯圖加特的"Liederhalle"聆聽管風琴家Lange演奏ㄧ架新琴的感想,他發現浪漫派的管風琴聲音太吵雜,並不適合演奏巴哈的作品,特別是賦格曲的個別聲部無法分辨。這樣的經驗激發他開始研究管風琴及管風琴製造(organ building),1906年他出版了「德國法國管風琴製造及管風琴演奏的藝術」手冊(The Art of Organ Building and Organ Playing in Germany and France),內文批判當時的管風琴製造太商業化;漠視管風琴製造傳統;過度「交響化」的管風琴製造潮流使管風琴喪失原有的特質。他認為機械式的發聲設計是最能展現管風琴音色的方式,並將管風琴從極端浪漫派的風格轉回巴洛克的風貌,因而啟發了管風琴的改革運動(Orgelbewegung,或稱 Organ Revival Movement)。




1909年他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音樂協會會議上發表演說,提出了「管風琴製造的國際規範」(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Organ Building),他主張法國後期浪漫派的管風琴應該與英國德國浪漫派的簧類音色及巴洛克的唇類發聲音色做全面的整合,必須能清晰地演奏賦格之類的對位作品,並兼顧個別聲部及整體的音樂表現。受史懷哲管風琴設計理念影響的琴包括了:1905年位於史特拉斯堡的聖多馬教堂(St. Thomas Church)中的詩班風琴;1907年位於史特拉斯堡-克羅嫩堡(Strasbourg-Kronenburg)的救世主教堂(Erlöserkirche)管風琴。此外他也協助修復許多巴洛克時期Silbermann管風琴。

   依照史懷哲理念所建的聖多馬教堂管風琴


音樂,特別是管風琴音樂,是史懷哲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他90年豐富多彩的人生中,音樂始終陪伴著他。史懷哲在自傳中說道:「音樂是我的傳承」;「我自祖父Schillinger那裡承襲了對管風琴製造的熱愛,自小時候起,我就一直想瞭解管風琴裡面有什麼東西...」。1926年他在一封信裡提到:「任何人都可以透過管風琴音樂體會在真理之中的喜悅,並感受到永恆」。史懷哲的傳記作者Werner Picht更是為史懷哲的一生留下了一個最美好的註解:「任何人想要理解史懷哲作為一個存有,必須視他如一首由管風琴所伴奏的神劇作品」(Anyone wishes to comprehend  the being of Albert Schweizer should see it as an oratorio with organ accompaniment)。



延伸聆賞:史懷哲演奏J.S. Bach, bwv731http://youtu.be/FqSXeHYtezE



* 以上照片來自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5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音樂家的守護者:聖賽西莉亞(St. Cecilia)


賽西莉亞(Cecilia)是第三世紀的基督徒,被稱為「處女殉道者」(Virgin,Martyr)。根據傳說,賽西莉亞出生於羅馬帝國的貴族家庭,自幼即非常虔誠,常常禁食祈禱。雖然賽西莉亞希望能維持貞潔,但是父母還是將她許配給異教徒瓦勒蘭(Valerian)。當婚禮的樂聲響起時,賽西莉亞就在內心不斷地歌頌著她對上帝的愛,並聽見了來自天堂的音樂。婚禮當晚賽西莉亞對丈瓦勒蘭說,她已經將自己奉獻給上帝,並有天使在身旁守護著她,請求瓦勒蘭讓她繼續維持貞潔。賽西莉亞要求瓦勒蘭相信獨一真神並接受主教烏爾班(Urban)的洗禮。之後便有手握花冠、背有火焰翅膀的天使向瓦勒蘭顯現,他就接受了基督信仰,並與後來也信主受洗的哥哥提布提烏斯(Tiburtius)雙雙為主殉道。



    最早的聖賽西莉亞圖像史料 : 聖賽西莉亞的婚筵,1290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WIUQmn_67IO-8POHijWDCuys-A6L-z0W
 賽西莉亞雕像(位於義大利Verona, 14世紀初)



   聖賽西莉亞、瓦勒蘭、提布提烏斯與天使


賽西莉亞經常協助安葬受難的基督徒,並到處宣揚福音,曾帶領400人信仰基督,這在當時違反了羅馬的律法,之後她也被判處死刑。賽西莉亞行刑時頸部被劍砍了三次沒死,躺在血泊中的她竟然又奇蹟般地多活了三天,並向前來觀看的民眾傳講福音,她死於230年。西元545年左右,教會將11月22日定為聖賽西莉亞日(Saint Cecilia's Day),九世紀時她的遺體從地下墓穴(Catacombs)被遷移至故居地所改建的聖賽西莉亞教堂(St. Cecilia Church),賽西莉亞也因著她的德行被列入彌撒常典(Canon of the Mass)聖徒之列。


            賽西莉亞與瓦勒蘭的殉道


          羅馬Trastevere的聖賽西莉亞教堂


          賽西莉亞靈寢的雕刻,1599


由於聖賽西莉亞在婚禮時於內心虔誠的歌唱頌讚上帝,並聽見了來自天堂的音樂,所以自16世紀起,她就被當作是音樂家的守護者,並成為後代詩人、畫家、音樂家們歌詠的對象。聖賽西莉亞常被描繪彈奏著風琴、豎琴、提琴,或是聆聽天使的歌唱。史料中最早以聖賽西莉亞為名所舉辦的音樂活動是出現於1570年法國諾曼第的埃弗勒(Evreux)所舉行的音樂節。1585年由教皇思道五世(Sixtus V,1521-1590)御詔所創立的國立聖西莉亞學院(Accdemia Nazionale di Santa Cecilia)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樂機構之一。



         聖賽西莉亞的狂喜(拉菲爾,1514)


(Domenico Zampieri)



             Orazio  Genleschi(1618-21)



 Nicolas Poussin(1627-28)


 Carlo Dolci,1671


 John William Waterhouse,1895


John Melhuish Strukdwic,1896


         聖賽西莉亞的殉道(Lynden St. Victor)




       聖賽西莉亞-看不見的鋼琴(Max Ernst,1923)


歷史上歌詠或描述聖賽西莉亞的各類創作非常豐富,其中較著名的有詩人約翰·萊頓(John Dryde,1630-1700)、亞歷山大·浦博(Alexander Pope,1688-1744)及奧登(W.H.Auden,1907-1973)的詩作;作曲家浦賽爾(Henry Purcell)的《Ode to St. Cecilia》;夏本提耶(Marc-Antoine Charpentier)的神劇;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的清唱劇《Ode for St. Cecilia's Day 》;古諾(Charles Gounod)的《聖賽西莉亞彌撒,St. Cecilia Mass》;布烈頓(Benjamin Britten )的《聖賽西莉亞讚美詩,Hymn to St. Cecilia》;馮·威廉士(Vaughan Williams)的《A Hymn to Saint Cecilia》;馬勒(Gustav Mahler)第四號交響曲中的《The Heavenly Life》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作曲家布烈頓正是出生於1913年的聖賽西莉亞日(11月22日),他根據詩人奧登(W.H.Auden,1907-1973)的詩作於1942年完成ㄧ首三段體的作品《聖賽西莉亞讚美詩,Hymn to St. Cecilia》來頌讚這位音樂家的守護者。


           聖賽西莉亞彩繪玻璃


         聖賽西莉亞的彩繪玻璃




除了詩作、音樂、繪畫、雕刻外,聖賽西莉亞更是常常被製成銀飾或卡片,藉此祈福守護。如今,聖賽西莉亞仍然以各種方式被紀念著,如:聖賽西莉亞教堂、聖賽西莉亞天主教學校、聖賽西莉亞音樂學院、聖賽西莉亞音樂節、聖賽西莉亞音樂大賽等等。如經上所記:「那美好的仗我已打過,當跑的路我已跑盡,所信的道我已持守,如今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聖賽西莉亞等偉大聖徒們堅定的信仰、美好的德行,留給世人最好的典範。又如希伯來書所說:「我們既然有許多證人,如同雲彩般圍繞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面的路程。」鼓舞著後世的基督徒們效法並追隨他們的腳踪。



* 以上照片來自於網路。
© 2016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我的聖桑「管風琴」交響曲演出經驗

法國作曲家聖桑(C. Saint-Saëns,1835-1921)一生共創作了五首交響曲,其中有兩首沒有編號,C小調第三號交響曲是最受歡迎的一首,因樂曲中大量的使用管風琴而被稱為「管風琴」交響曲,聖桑在交響曲中加入管風琴的編制,被視為音樂史上的一項創舉。其實聖桑本人就是一位優秀的管風琴演奏家,早在學生時期,他就已經展現了管風琴即興的演奏才能,並在巴黎各教堂以演奏管風琴維生,後來更在巴黎管風琴師地位最崇高的瑪德蓮教堂(Église de la Madeleine)當了二十年風琴師。在第三號交響曲中聖桑將其所擅長的管風琴演奏發揮的淋漓盡致。


1886年聖桑完成他最著名的兩首作品,一首是家喻戶曉的「動物狂歡節」,另一首就是「管風琴」交響曲。「動物狂歡節」是由14段小品結合而成的組曲,而第三號交響曲「管風琴」則是結構相當嚴謹的樂曲。1886年的2月,正值人生創作高峰期的聖桑在布拉格完成了這首交響曲。同年的5月,他親自指揮管弦樂團在倫敦舉行首演,獲得了熱烈的迴響。第二年再度於法國演出此曲,觀眾們深受震撼。「管風琴」交響曲完成後,聖桑曾滿意地表示:「我已經竭盡所能來創作,而且並不是每天都能有這麼豐富的靈感」。然而,聖桑的作曲家好友李斯特,不幸的在第三號交響曲首演的兩個多月後去世了,為了紀念生前一直支持他的李斯特,聖桑特別在樂譜的封面上寫下「為紀念法蘭茲‧李斯特而做」的獻辭。


聖桑的C小調第三號交響曲共分為四個樂段,其中第一樂段與第二樂段相連,而第三樂段又與第四樂段串連在一起,所以被認為是兩個樂章形式的交響曲。兩個樂章的開頭分別有一段緩慢的序奏作為快板樂段的導引。第一樂章的後半段,管風琴做為引導的和聲,帶有宗教般的虔敬情懷,襯托弦樂優美如詩的旋律;第二樂章管風琴則展現了與樂團分庭抗禮,甚至凌駕樂團之上的磅礡氣勢,全曲在熱烈、激昂、興奮、凱旋的氣氛中結束。除了管風琴的運用外,聖桑在樂器的配置上還有許多獨到之處,如:使用低音豎笛、倍低音管這些少見的樂器,還加上鋼琴四手聯彈。這首「管風琴」交響曲可說是聖桑藝術創作顛峰之作,更是發燒友測試音響時的重要曲目之一。



我個人有幾次演出聖桑這首著名的「管風琴」交響曲的經驗。第一次演出此曲是在1991年4月7日參與聯合實驗管弦樂團(國家交響樂團的前身)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當天音樂會曲目是全場聖桑的作品,上半場是聖桑的鋼琴協奏曲,下半場則是「管風琴」交響曲。這場音樂會是我自美國學成返台之後第一個較具份量的演出,也因著這場音樂會順利完成,使我有後續的演出機會,對我來說別具意義。回想當時演奏這首偉大樂曲時內心的激動、興奮之情,至今仍記憶猶新。



第一次演出之後又跟國家交響樂團演出過一次,但確實的演出日期已不復記憶。近期的演出則是2014年12月23日與台北市民交響樂團的合作,由癌症基金會所主辦的「芬蘭頌/自由之心」音樂會演出。當晚的演出曲目除了「管風琴」交響曲外,尚有西貝流士的「芬蘭頌」與「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由林天吉老師擔任指揮,簡名彥老師擔任小提琴獨奏。為了迎接聖誕佳節的來臨,音樂會中團員們各個精心打扮,頭戴聖誕帽、身穿色彩繽紛的禮服,氣氛顯得特別歡樂!


  2014/12/23 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http://youtu.be/SXS3GQbZ9kA





2015年6月6日我接獲中國貴陽交響樂團的邀請,於6月13日在貴陽大劇院演出整場《管風琴與管弦樂》音樂會。上半場是阿比諾尼(Albinoni)給管風琴與弦樂的g小調慢板、浦朗克(Poulenc)g小調管風琴協奏曲,下半場就是聖桑的「管風琴」交響曲。這場音樂會是我演奏生涯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次經驗,在短短的一週內準備ㄧ整場曲目很重的演出,使用的樂器是不符合樂曲音色要求的電子管風琴,包含總綵僅僅2次的排練,真是困難重重,所幸演出結果堪稱順利。這場音樂會的指揮是陳佐湟老師,他在2015年六月樂季結束後隨即卸下貴陽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一職。

(我與貴陽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難忘經驗:http://hysylvia.blogspot.tw/2015/06/2015.html)


                                                      


                 
     2015/6/13與指揮陳佐湟合影




睽違了十幾年後,2016年5月14日我再次以獨奏家身分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琴 · 鍵 · 交響》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包括了高大宜(Z. Kodály)「加蘭塔舞曲」、德沃札克(Dvorák)g小調鋼琴協奏曲,及聖桑「管風琴」交響曲,由韓裔鋼琴家白建宇擔任鋼琴獨奏,義大利籍Rico Saccani擔任指揮。有趣的是指揮家Rico Saccani是繼陳佐湟老師之後現任貴陽交響樂團的音樂總監,音樂會後的聚餐中我們聊到這奇妙的緣份時,倍感親切!


        2016/5/14 台北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2016/5/14與指揮Rico Saccani 合影



雖然同一首曲子已經有幾次的演出經驗,但是每次與不同的樂團合作都會有新的體會,對樂曲也會有更深的認識和不同的看法。2016年6月13日同樣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實踐大學管弦樂團也要演出聖桑「管風琴」交響曲,屆時我將再度擔綱演出,更期待每一次音樂會演出都能激盪岀新的火花!

*與NSO演出連結:https://youtu.be/7IWjc_kxyuQ



2022維也納愛樂在臺北

創團180年的維也納愛樂,在2022年台灣邊境解封後,於10月底抵台,展開台北國家音樂廳、高雄衛武營兩地、四場的演出。11月1日我有幸得以聆聽最終場的綵排及晚上的表演,近身感受天團的魅力。音樂會曲目包括了布拉姆斯《大學慶典序曲》和第三號交響曲,以及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7E2iYZ_l4jHeK2z5txbBv8GD9FIPTssN
11月1日維也納愛樂於台北國家音樂廳



樂團原本表定的綵排時間是17:00~17:50,但或許是最後一天的曲目已在10月29日於衛武營演出過了,再加上排練前有幾位人士致詞,晚上演出也需要保留體力,所以只針對一些重點練一下而已,排練了30幾分鐘。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0nr2gWpdqcjkhZ5CFEi6NTUOdELTd6-V
下午綵排



這是我第一次聆聽維也納愛樂的現場演出,所以無法判斷所聽到的是否就是傳說中的「黃金之聲」。比較特別的是,上半場弦樂第ㄧ第二小提琴各有16人、中提琴12人、大提琴8人、低音提琴7人,小提琴的人數多於一般正常編制,所以旋律性的樂段更有表現力。想必這個較大的弦樂編制是為了下半場《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大編制而預備的。



或許是因為歷史悠久的關係,維也納愛樂是一個整體性很強的樂團,不凸顯個人,這從樂團首席和團員同時進場,而不是常見的首席最後單獨進場可一窺端倪。此外,不單是弦樂部分,木管樂器獨奏時也沒有明顯的個人表現,非常注重各聲部之間的配合,以及音色的統一性,所以整個樂團所呈現的是渾然一體、非常融合優美的聲音。但相對的,有些樂段少了一點低音聲部渾厚聲響的支撐,濃郁深沉的情感就淡了些。



另外,原來擔任《查拉圖斯特拉》管風琴演奏的Marco Primultini 因故無法來台,改由韓籍的管風琴家代替,她採取的是比較穩健保守的演奏方式,期待管風琴「大發神威」的聽眾或許會有些失落。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avbfIzFhnRufUOO1NdiqlSGNhQvDNs_O
與韓籍管風琴家Kumi Choi 合影



在疫情肆虐近三年後,能有維也納愛樂這種世界頂尖的樂團來台,真是我們的福氣。有最好的樂團當作標竿來學習、觀摩,更能幫助國內樂團自我定位。台灣的職業樂團歷經過去4、50年的蛻變,如今已成長茁壯,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天團的水準並不是遙不可及,我們缺的是自信及更多國人的支持。看到維也納愛樂滿座的盛況,對比國內許多音樂會推票困難的窘境,真是感慨萬千。一場維也納愛樂包廂座位的票價,就可以聆聽十場國內頗具水準的音樂會,期待透過大家共同的支持和努力,有朝一日我們也能打造世界級的、屬於自己的「台灣愛樂」!


~2022-11-2~




聖樂講座「管風琴音樂在天主教禮儀的歷史探索」研習心得



聖樂講座「管風琴音樂在天主教禮儀的歷史探索」是德國管風琴家盧德格爾·盧曼繼「16-18世紀觸鍵技法研究」之後的另一場講座,於2022年11月9日在輔仁大學淨心堂舉行。透過德、法、義幾位不同時代作曲家的作品,搭配現場示範演出,來闡述管風琴音樂在天主教禮儀的歷史沿革。本文以講座的內容為基礎,再加上相關資料的補充,彙整而成。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CE7Iqq3G_WwpdzUTR7Dj1IbkQ8I8eliz
盧德格爾·盧曼聖樂講座



初期教會禮儀音樂以「聲樂曲」為主,1054年後管風琴始被用於禮儀之中。管風琴音樂在天主教禮儀有兩種功能,除了配合每週例行性的彌撒外,也在特別的儀式中使用。管風琴音樂在禮儀進行中與聖詩的吟唱有密切的關係,因此管風琴在教會音樂的發展可說是與聲樂曲平行進行的。中世紀的聖歌是吟唱單旋律、拉丁文發音的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之後慢慢發展出在聖歌的下方加入另一聲部做為支撐,與聖歌旋律以四度或五度平行的方式進行,稱做「奧干農」(organum),奧干農是複音音樂的起源。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TP9ec1dcczVEjw3btsVpC4go_NuH9uGG
最早大型管風琴的文獻


13世紀複音音樂的發展到達一個高峰,最早的管風琴文獻也在此時出現。位於德國薩克森-安哈特州的城鎮哈爾伯施塔特(Halberstadt)有最早的哥德式教堂,第一座大型管風琴最早於1361年在Halberstadt 被建造,由尼可拉斯·費伯(Nicolaus Faber)承製。這架琴的相關資料也在1618年被作曲家兼理論家普拉托流斯(M.Praetorius,1571-1621)記錄在《論音樂》(Syntagma musicum)一書中,書內描述這架琴有三個手鍵盤,一個腳鍵盤。第一、第二鍵盤以及腳鍵盤各有22鍵,第三鍵盤只有12鍵,共5個音栓。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0-0orQrzeMhnx9LqvL_KXXE_RcPZYq8N
最早的鍵盤樂手稿《法恩澤法典》


《法恩澤法典》(Codex Faenza)是15世紀初期的音樂手稿,手稿保存在法恩澤市圖書館中,其中包含了最古老的、中世紀晚期的鍵盤音樂及聲樂作品。1917年克羅地亞音樂學者普拉梅納克(Dragan Plamenac,1895-1983)將其中的鍵盤音樂改用現代記譜法重新編寫,稱為《法恩澤法典117》。盧曼教授示範演奏其中的《垂憐曲》(Kyrie),葛利果聖歌以定旋律(Cantus Firmus)形式在低音呈現。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bRaJjlPH-KuG37q2LEHonsLZxxu7pAN
最早的管風琴音樂印刷本《施利克管風琴曲集》


德國作曲家施利克(Arnold Schlick,ca.1455-ca.1525)於1512年所創作的”Tabulaturen etlicher lobgesang und lidlein uff die otherness und Lauren”(Tablatures of several songs of praise and little songs for the organ and lute)是現今最古老的鍵盤音樂印刷本,包含了14首管風琴曲,以三聲部或四聲部的方式呈現,這些管風琴曲大部分是以葛利果聖歌為基礎創作的。盧曼教授以 Schlick的管風琴曲《平安》(Da Pacem)為例做示範解說,定旋律在腳鍵盤的聲部出現。



1517年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禮儀音樂也產生了變化,除了歌詞以德文代替拉丁文外,聖詩改唱四聲部的聖詠(Choral)。四聲部聖詠的歌詞清楚易懂,對教義的傳遞有相當大的助益,相較之下,複音音樂歌詞內容不容易聽清楚,因而衝擊到了原來天主教禮儀的傳統。1545-1563年舉行的特利騰大公會議(Concilium Tridentinum)曾就複音音樂的存廢進行激烈的討論,在有「教會音樂之父」之稱的義大利作曲家帕勒斯替那(Palestrina, 1525-1594)的堅持下,複音音樂的禮儀傳統被保留了下來,但是管風琴音樂仍然受到影響,在禮儀中逐漸成為伴奏功能。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yTMe53we_LsUXnPSRFDSs8xjurarKm_L
富雷斯可巴第《音樂的花朵》


《音樂的花朵》(Fiori musicali)是義大利作曲家富雷斯可巴第(Frescobaldi,1583-1643)於1636年於羅馬創作的,包括三套管風琴彌撒曲,被公認是其最偉大的作品,並影響了後代作曲家近200百年。盧曼教授示範其中的《觸技曲》(Toccata per l’Elevazione)。此外,盧曼教授也演奏了法國作曲家格里尼(Nicolas de Griny,1672-1703)的作品《求造物主降臨》(Veni Creator),全曲有5段(5 versets),這首樂曲收錄在格里尼1699年創作的管風琴曲集(Livre d’Orgue)中。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1OqscWDgxChp_hojLGM5Ur45BpxrjxdM
貝加莫(Padre Davide da Bergamo)


1789年法國大革命之後,管風琴音樂傳統快速消失,19世紀後管風琴在禮儀中已淪為裝飾點綴,教會音樂也受到浪漫主義世俗音樂的影響,義大利修士作曲家帕德里·戴維德·達·貝加莫(Padre Davide da Bergamo, 1791-1863)將歌劇風格融入其管風琴禮儀音樂中,他創作的 “Elevazione” 曲調優美,儼然是一首歌劇詠嘆調。



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管風琴作曲家馬克思·雷格(Max Reger,1873-1916)是管風琴禮儀音樂的代表性人物,他為彌撒禮儀創作了《12首小品,作品59》(12 Stücke,op. 59), 其中的第五首《觸技曲》以及第九首《降幅經》常被單獨演奏。雷格雖是天主教徒,但也以基督教的聖詠為素材創作了多首大型的聖詠幻想曲(Choral Fantasies)。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gxhc-N1YgAFWIaQG2rkFUpsCrxmJsiCH
講座後與盧曼教授合影



~2022-11-11~





2022魔幻京劇《魔笛》

由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製作,2022年李寶春編導的兩齣大戲《京崑戲說長生殿》及《魔笛》在11月初隆重登場,擔任演出的是台北新劇團。我於11月6日下午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欣賞了魔幻京劇《魔笛》的演出。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AukWpqmC6kBNJAVZBrGGqUqBqqzo4B1o
魔笛海報(網路照片)



莫札特的《魔笛》是西方歌劇的經典,被再三傳唱演繹,這齣莫札特同名歌劇《魔笛》改編的京劇全長約130分鐘,濃縮劇情的精華,精簡演出角色,並且幫劇中人物取了中文名字,主要角色包括:夜后、斯成王、星月公主、龍若王子、捕鳥人青峰、族長蔡勳,以及柔柔、晴晴、婷婷三位仕女。各個角色真是了得,舉手投足、回眸轉身,盡是情、都是戲,讓人著迷。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JVykBMple5W6-TEyI45zK04n4LWHrPPr
夜后造型(網路照片)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kWABxqNyx1DPQ6aiY8jRfujG_Cp-ZP_H
星月公主(網路照片)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fc1NMFLTbAaa1EueMd7AU0NCzncn1y7g
夜后與星月公主(網路照片)



擔任音樂設計兼指揮的是作曲家鍾耀光老師,他巧妙地把京劇的皮黃與莫札特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聽起來毫無違和感。京劇《魔笛》莫札特的原作音樂包括:序曲、捕鳥人的笛聲,以及一些詠嘆調。樂團的編制有京二胡、笛子、高音笙、嗩吶、揚琴、三弦、月琴、中阮、大阮,以及西方弦樂器各ㄧ,加上打擊。中西樂器因為音色的差異,基本上兩組樂器是分開演奏的,劇中捕鳥人吹奏的短笛改由中國笛代替,演奏莫札特原作音樂時,鍾老師大量地使用高音笙及揚琴,偶爾加入嗩吶,來補足原作中的木管銅管聲部,效果不錯,為整齣戲大大加分。



此外,不論是舞台、服裝、燈光、影像、舞蹈設計,在在令人驚艷。特別是序曲時的影像設計,從外太空(月球)的視角看地球,加上紗幕上的繁星點點,真是美極了!謝幕也很有創意,樂團演奏了莫札特及葛利格的音樂做為陪襯,讓謝幕成為整場演出一個完美的句點。



這幾年傳統戲曲結合了新一代各領域的藝術菁英,不斷地推陳出新,成績亮眼。以《魔笛》為例,在演唱上保留了傳統京劇優美的唱腔,偶而也唱幾句花腔;下半場的「森林生靈」除了常見的翻滾、跳躍等武場動作外,也有芭蕾、探戈等舞蹈穿插其中。唱曲的歌詞較文言典雅,對白則用了許多時下流行的語彙,甚至夾雜著英文,詼諧逗趣,全場觀眾笑聲連連。魔幻京劇《魔笛》寓教於樂、亦莊亦諧,是我近幾年來最享受的一場表演!



~2022-11-6~ 


2022陽光台北交響樂團《神劇約書亞》演出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pP_4m18DsTCcFLpfUPGXErpR4p5nhiVX


2022年10月6日陽光台北交響樂團與台北YMCA聖樂合唱團合作,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神劇《約書亞》及莫札特C小調彌撒,由孫愛光博士擔任指揮。神劇《約書亞》是韓德爾根據舊約聖經《約書亞記》的記載,描述摩西的接班人、新一代的領袖先知約書亞率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進入迦南,打敗了當地的許多小國,贏得了神所賞賜的「應許之地」的故事。


「約書亞」代表「神的拯救」。聖經《約書亞記》中耶和華神曾曉諭約書亞:「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神也信守承諾,行了許多超自然的神蹟幫助約書亞打贏多場戰役,包括:分開約旦河河水讓以色列民通過;以色列民繞城七次讓耶利哥城倒塌;從天上降下大冰雹、日頭停留月亮止住幫助以色列擊敗亞摩利王等。


神劇《約書亞》是韓德爾於1747年根據莫瑞爾(Thomas Morell)的唱詞所創作的第四部神劇。在此之前韓德爾是一位成功的歌劇作曲家,曾寫過42部歌劇,之後他轉向神劇創作,也因此他的神劇帶有歌劇色彩,沒有一般宗教音樂的嚴肅沈悶。劇中五個主要角色,分別是約書亞(男高音/李文智)、約書亞的同伴迦勒(男中音/林中光)、年輕的戰士俄陀聶(女低音/陳靜旻)、迦勒的女兒押撒(女高音/徐雅萍飾),以及天使(男高音/戴唯捷)。


《約書亞》音樂充滿了高昂的凱旋氣氛,全劇包含三大部分,以英文演唱,其中有獨唱、宣敘調及合唱。合唱部分韓德爾大量地運用對位手法,創作了多首高難度的賦格曲。樂團的編制除了弦樂以外,有長笛、雙簧管、低音管、法國號、小號、定音鼓以及大鍵琴。韓德爾運用不同的樂器組合表現不同的音樂情感,在合唱進行曲「 看那英雄凱旋歸」(See the conquering hero comes)中,法國號代表勝利的凱歌,長笛則是柔美少女的象徵,這首著名的進行曲也曾出現在他的另一齣神劇《猶大·馬加比》中。


傳統的西方古典音樂絕大多數是宗教音樂,偉大的作曲家們運用上帝所賦予的音樂才華創作了許多經文歌、清唱劇、神劇、彌撒曲等聖樂,為的榮耀上帝的名。台北YMCA聖樂團也秉持著同樣的信念,多年來演唱了許多重要的宗教音樂,每年於聖誕期間也固定演唱韓德爾最著名的作品《彌賽亞》。若是1742年創作的《彌賽亞》是韓德爾的代表作,那麼完成於1747年的神劇《約書亞》則是其巔峰時期的傑作,旋律優美、對位精妙、和聲豐富,充滿戲劇張力,更是韓德爾信仰的真實展現!


~2022-9-27~






2022長榮交響樂團《阿爾卑斯交響曲》演出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qo8CV4l7tKVUh1XwDnbuVb6jaU2atpXA


2022年9月15、18日長榮交響樂團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廖國敏與曾宇謙」音樂會,我參與《阿爾卑斯交響曲》的演出。《阿爾卑斯交響曲》是德國浪漫派晚期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R. Strauss,1864-1949)在1911~1915年所創作的最後一首交響詩。有別於古典時期交響曲多樂章的形式,《阿爾卑斯交響曲》採用交響詩的創作手法,全曲一氣呵成,氣勢雄偉壯闊,演奏長度約50分鐘。作曲家透過攀登阿爾卑斯山一整天的過程來比擬人的一生,其中有許多困難及挑戰,但也充滿了美好與希望。交響詩所描繪的登山過程始於夜晚,也終於夜晚,共22段:夜晚、日出、登山、進入森林、小溪旁步行、瀑布、幻象、在開滿鮮花的草地上、在高山的牧場、穿過灌木叢和矮林進入歧路、在冰川上、危險的一刻、在山頂、景觀、起霧、太陽漸暗、悲歌、風暴前的寂靜、惡劣天氣和風暴,下山、日落、尾聲、夜晚。



《阿爾卑斯交響曲》對我的音樂生涯有深刻的意義。學生時期除了聲樂曲外,對理查·史特勞斯的作品涉獵有限,後來透過《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與《阿爾卑斯交響曲》兩首深受哲學家尼采影響的交響詩認識了這位偉大的作曲家。印象所及,我先後參與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國家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以及長榮交響樂團演出《阿爾卑斯交響曲》,指揮分別是陳澄雄、呂紹嘉、Rico Saccani、水藍以及廖國敏。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kEhmDUZOezEz71Jtnk6CyyIrVN87DdYq


「攀峰樂嶺」是國家交響樂團2013/14年的開季音樂會。呂紹嘉老師對音色的要求非常細膩,排練時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阿爾卑斯山牧場上傳來陣陣牛鈴聲音色的描述,「牛鈴聲不能太規律,要有微風輕輕地吹拂所產生的一種距離的美感」。最難忘的一次則是2016年9月17日參與中國貴陽交響樂團的演出,9月15日中秋節的下午接到指揮Rico Saccani 的信息,希望我去支援演出,匆忙趕到貴陽已是16日凌晨三點了,演出使用的是樂團剛購買第一次啟用的Roland Classic C-330 雙層鍵盤的電管風琴。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3lGQlBz77q8WkkNPih3O7S86XWME6RBP


2020年初新冠肺炎蔓延全球,許多音樂會被迫取消,經過近一年的沈澱與等待,2020年底我參與水藍指揮國台交「水藍與林昭亮—崇高與壯麗之美」兩場演出,分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和高雄衛武營舉行。在疫情肆虐下演出編制超過百人的《阿爾卑斯交響曲》顯得格外有意義,也使我對樂曲的內涵有更深刻的體悟。當時排練的心得記錄:「水藍的音樂熱情、真誠、深刻、歌唱,充滿想像力、感人至深。排練期間的奔波有時讓我感到不耐,但水藍老師所營造的音樂完全療癒了我。音樂是何等的虛幻,有如雲煙,稍縱即逝,卻又那麼美好而真實,讓演奏者及聆聽者共享著不可言喻的幸福與感動。」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tvIOsxI_7lKDQrr8GeHi4nT0h_doLhWl


2022年疫情仍持續延燒,長榮交響樂團原本7月的「廖國敏與曾宇謙」音樂會也因故延至9月。廖國敏是新生代才華洋溢、非常優秀的指揮家,曾任費城交響樂團助理指揮,現任香港愛樂駐團指揮。他的音樂充滿爆發力、感染性強、表情生動分明,排練過程不斷地激發團員們音樂上的熱情,他同時也分享了個人對這首樂曲的體會與想像。



職業樂團是一所高等音樂學府,我在其中接觸了許多音樂大師的作品,並且跟隨世界頂尖的指揮及優秀的演奏家學習。《阿爾卑斯交響曲》是理查·史特勞斯天命之年對人生的體悟,而每次演奏這首作品,就像是重溫生命的課題,總有新的發現和挑戰。隨著樂曲的跌宕起伏,我的樂團生涯不知不覺已過了30個年頭,許多老朋友、熟面孔都陸續退休了。江山代有才人出,過去我向前輩們學習,現在從年輕的音樂家身上汲取養分,或許那是被歲月消磨了的對世界的好奇,以及對人生的期待吧!



~2022-9-15~   寫於第一場演出後


《2022水藍與國臺交 II》音樂會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GCumVXz1IvIDv88TDdsAi3oS5MUuDnM9


2022年7月2日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由指揮家水藍指揮。上半場的曲目是德布西《給鋼琴及管弦樂團的幻想曲》,由鋼琴家范姜毅擔任獨奏,下半場則是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交響曲。


德布西這首創作於1889年到1890年間的《給鋼琴及管弦樂團幻想曲》是音樂會上比較少見的曲目,和協奏曲有相似的架構,包含三個樂章,但與一般協奏曲不同的是鋼琴的部分沒有非常明顯的主導地位,更多的時候是與管弦樂團對話或者是融入其中。音樂的風格、配器很自然地讓我聯想起德布西1903年創作的著名管弦樂作品《海》。


相較於幻想曲,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范姜毅老師演奏的安可曲史克里亞賓(Scriabin)給左手演奏的夜曲,樂曲展現了范老師深厚的演奏功力,音樂美極了,聽得令人如癡如醉。


下半場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交響曲是長達近一個小時的大型作品,雖然是四個樂章的交響曲,但主要的動機貫穿全曲,發展變化、前後呼應。這首樂曲集結了拉赫曼尼諾夫所有的創作精華元素,如:澎湃的氣勢、感人肺腑的旋律等。


國內5大職業樂團除了高雄市交外,我常有機會客席參與演出,擔任管風琴演奏,因而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指揮,每位指揮各有特色,水藍是其中讓我印象深刻而且令人敬佩的指揮。不知是否因為其小提琴出身背景之故,水藍善於將弦樂的音色處理的層次分明、絲絲入扣,長線條的樂句非常歌唱,在在動人心弦。


猶記得202012月水藍指揮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排練過程帶給我的震撼,他的音樂真摯誠懇,充滿熱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他的指揮下演奏是一種享受。國台交何其有幸,在水藍多年的訓練下,培養了良好的默契與信任,在這場音樂會中展現了高水準的演出,近一個小時的交響曲毫無冷場,感人至深,讓今夜的我步伐輕盈地回家,帶著微笑入夢。



~2022-7-2~




周善祥 Kit Armstrong《六首巴赫組曲》音樂會有感

https://drive.google.com/uc?export=view&id=1VrqniFwJYvy5o1uc1cvMOFvdJIHig8ZU


今天下午音樂會現場的氣氛很不一樣,感覺上每一位聽眾都是真心喜愛巴赫的人,而周善祥就像是一位音樂先知,聽眾們抱著虔敬的心,滿懷期待、虛心聆聽他透過音樂傳達屬天的奧秘。


本來還有點擔心《巴赫六首組曲》會不會太學術性,會不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但顯然我的顧慮是多餘的。對周善祥而言,樂器只是媒介,風格只是時代產物,樂曲形式只是呈現音樂情感的一種方式,這三者不能限制他跨越時空強大的音樂感染力。


音樂會中六首組曲變成六個故事,每個故事由幾則小故事串聯組成,而周善祥成了說書人,透過他的妙手生花,描繪精彩的故事內容。故事中的角色性格鮮明生動,或雄辯滔滔、或絮絮叨叨;有情人間的秘密私語,也有哲學式的思辯。故事中的場景也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轉換,有時把我們推向危崖高岸,有時帶領我們欣賞空谷幽蘭。


過去聽到許多優秀的演奏家詮釋巴赫,他們演奏的巴赫多半音色乾淨純粹,聲部搭配和諧得宜,能把鋼琴的音色發揮的淋漓盡致、晶瑩剔透。他們各個都具有過人的音樂才華,但周善祥的確與眾不同。


天才和我們仰望著同樣的星空,凡人只能讚嘆它的美麗,但天才有非凡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他們已參透了其中的奧祕!

~2022-6-26~寫於音樂會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