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西莉亞雕像(位於義大利Verona, 14世紀初)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音樂家的守護者:聖賽西莉亞(St. Cecilia)
賽西莉亞雕像(位於義大利Verona, 14世紀初)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我的聖桑「管風琴」交響曲演出經驗
(我與貴陽交響樂團合作演出的難忘經驗:http://hysylvia.blogspot.tw/2015/06/2015.html)
2022維也納愛樂在臺北
聖樂講座「管風琴音樂在天主教禮儀的歷史探索」研習心得
2022魔幻京劇《魔笛》
星月公主(網路照片)
夜后與星月公主(網路照片)
擔任音樂設計兼指揮的是作曲家鍾耀光老師,他巧妙地把京劇的皮黃與莫札特的音樂結合在一起,聽起來毫無違和感。京劇《魔笛》莫札特的原作音樂包括:序曲、捕鳥人的笛聲,以及一些詠嘆調。樂團的編制有京二胡、笛子、高音笙、嗩吶、揚琴、三弦、月琴、中阮、大阮,以及西方弦樂器各ㄧ,加上打擊。中西樂器因為音色的差異,基本上兩組樂器是分開演奏的,劇中捕鳥人吹奏的短笛改由中國笛代替,演奏莫札特原作音樂時,鍾老師大量地使用高音笙及揚琴,偶爾加入嗩吶,來補足原作中的木管銅管聲部,效果不錯,為整齣戲大大加分。
此外,不論是舞台、服裝、燈光、影像、舞蹈設計,在在令人驚艷。特別是序曲時的影像設計,從外太空(月球)的視角看地球,加上紗幕上的繁星點點,真是美極了!謝幕也很有創意,樂團演奏了莫札特及葛利格的音樂做為陪襯,讓謝幕成為整場演出一個完美的句點。
這幾年傳統戲曲結合了新一代各領域的藝術菁英,不斷地推陳出新,成績亮眼。以《魔笛》為例,在演唱上保留了傳統京劇優美的唱腔,偶而也唱幾句花腔;下半場的「森林生靈」除了常見的翻滾、跳躍等武場動作外,也有芭蕾、探戈等舞蹈穿插其中。唱曲的歌詞較文言典雅,對白則用了許多時下流行的語彙,甚至夾雜著英文,詼諧逗趣,全場觀眾笑聲連連。魔幻京劇《魔笛》寓教於樂、亦莊亦諧,是我近幾年來最享受的一場表演!
~2022-11-6~
2022陽光台北交響樂團《神劇約書亞》演出
2022長榮交響樂團《阿爾卑斯交響曲》演出
《2022水藍與國臺交 II》音樂會有感
2022年7月2日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由指揮家水藍指揮。上半場的曲目是德布西《給鋼琴及管弦樂團的幻想曲》,由鋼琴家范姜毅擔任獨奏,下半場則是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交響曲。
德布西這首創作於1889年到1890年間的《給鋼琴及管弦樂團幻想曲》是音樂會上比較少見的曲目,和協奏曲有相似的架構,包含三個樂章,但與一般協奏曲不同的是鋼琴的部分沒有非常明顯的主導地位,更多的時候是與管弦樂團對話或者是融入其中。音樂的風格、配器很自然地讓我聯想起德布西1903年創作的著名管弦樂作品《海》。
相較於幻想曲,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范姜毅老師演奏的安可曲—史克里亞賓(Scriabin)給左手演奏的夜曲,樂曲展現了范老師深厚的演奏功力,音樂美極了,聽得令人如癡如醉。
下半場拉赫曼尼諾夫第2號交響曲是長達近一個小時的大型作品,雖然是四個樂章的交響曲,但主要的動機貫穿全曲,發展變化、前後呼應。這首樂曲集結了拉赫曼尼諾夫所有的創作精華元素,如:澎湃的氣勢、感人肺腑的旋律等。
國內5大職業樂團除了高雄市交外,我常有機會客席參與演出,擔任管風琴演奏,因而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的指揮,每位指揮各有特色,水藍是其中讓我印象深刻而且令人敬佩的指揮。不知是否因為其小提琴出身背景之故,水藍善於將弦樂的音色處理的層次分明、絲絲入扣,長線條的樂句非常歌唱,在在動人心弦。
猶記得2020年12月水藍指揮理查史特勞斯《阿爾卑斯交響曲》排練過程帶給我的震撼,他的音樂真摯誠懇,充滿熱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他的指揮下演奏是一種享受。國台交何其有幸,在水藍多年的訓練下,培養了良好的默契與信任,在這場音樂會中展現了高水準的演出,近一個小時的交響曲毫無冷場,感人至深,讓今夜的我步伐輕盈地回家,帶著微笑入夢。
~2022-7-2~
周善祥 Kit Armstrong《六首巴赫組曲》音樂會有感
今天下午音樂會現場的氣氛很不一樣,感覺上每一位聽眾都是真心喜愛巴赫的人,而周善祥就像是一位音樂先知,聽眾們抱著虔敬的心,滿懷期待、虛心聆聽他透過音樂傳達屬天的奧秘。
本來還有點擔心《巴赫六首組曲》會不會太學術性,會不會聽著聽著就睡著了,但顯然我的顧慮是多餘的。對周善祥而言,樂器只是媒介,風格只是時代產物,樂曲形式只是呈現音樂情感的一種方式,這三者不能限制他跨越時空強大的音樂感染力。
音樂會中六首組曲變成六個故事,每個故事由幾則小故事串聯組成,而周善祥成了說書人,透過他的妙手生花,描繪精彩的故事內容。故事中的角色性格鮮明生動,或雄辯滔滔、或絮絮叨叨;有情人間的秘密私語,也有哲學式的思辯。故事中的場景也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轉換,有時把我們推向危崖高岸,有時帶領我們欣賞空谷幽蘭。
過去聽到許多優秀的演奏家詮釋巴赫,他們演奏的巴赫多半音色乾淨純粹,聲部搭配和諧得宜,能把鋼琴的音色發揮的淋漓盡致、晶瑩剔透。他們各個都具有過人的音樂才華,但周善祥的確與眾不同。
天才和我們仰望著同樣的星空,凡人只能讚嘆它的美麗,但天才有非凡的創造力與想像力,他們已參透了其中的奧祕!
~2022-6-26~寫於音樂會後
「十七世紀的曙光」音樂會
「十七世紀的曙光」音樂會由微光古樂集主辦,2022年9月6日在誠品表演廳舉行,由德國管風琴家于爾根·坤薩瓦(Jürgen Kurosawa)與日籍巴洛克小提琴家大下詩央(Shio Ohshita)擔綱演出。演出曲目包括:富雷斯可巴第(G.Frescobaldi, 1583-1643)《第9號觸技曲》、帕海貝爾(J. Pachebelbel,1653-1706)詠嘆調《賽巴迪娜》(Aria Sebaldina)、穆法特(G. Muffat,1653-1704)《第7號觸技曲》、穆法特《D大調小提琴奏鳴曲》、巴赫(J.S.Bach,1685-1750)四首《二重奏》(BWV 802-805 from Clavier Übung III)、施梅爾策(J.H. Schmelzer, ca 1620-1680)《第2號F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是台灣極少數演奏古樂的團體之一,對古樂的推廣不遺餘力,以嚴謹的態度考究文獻技法,用仿古樂器演奏中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至古典時期的音樂。而管風琴作為歷史最悠久的樂器,與巴洛克小提琴的合作演出,更能展現古樂優雅精緻的獨特魅力。
音樂會使用的箱型管風琴
(Martin Chiang 臉書照片)
本場音樂會所使用的管風琴,是體積較小、可移動的箱型管風琴(或稱小座風琴,Positive Organ),2018年由荷蘭師傅Witteveen製造,有雙層手鍵盤和1層腳鍵盤、7支音栓和1支腳鍵盤的音栓、1支文藝復興的簧片管音栓(Regal),350根音管則安置在精美的箱型琴座內。小座風琴多用於室內樂或擔任神劇清唱劇的數字低音角色,音樂會的箱型風琴因配有腳鍵盤,所以也能彈奏巴赫大型的管風琴作品。
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對一般聽眾來說或許是陌生的,但看到現場滿滿的聽眾及熱烈的掌聲,相信古樂在台灣的曙光已現,期待更多更美好的古樂演出!
~2022-9-7~
2022年11月4日 星期五
2022中教大管弦樂團衛武營音樂會
謝宗仁演奏《起初》
與作曲家謝宗仁家合影
中教大的學生工作團隊訓練有素,在演出前1小時就集合,再次確認所有的工作流程及細節。一個完美的音樂會除了台上演出人員的努力外,幕後工作人員的付出也非常重要,管弦樂團的音樂會就是集全體之力完成的艱鉅任務,中教大師生的敬業態度令人感動,也讓我看見了台灣高等音樂教育的優良素質。
與指揮許智惠教授合影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