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管風琴演奏常見的迷思


管風琴,這個在台灣相對少見的樂器,自1987年台北國家音樂廳落成,廳內的管風琴啟用後,慢慢為國人所認識。但是由於管風琴音樂會不常舉行,一般聽眾對管風琴的演奏是好奇多、瞭解少。筆者就多年從事管風琴教學、演奏、考試評審、音樂會評鑒等所累積的一些看法和觀察,嘗試為管風琴演奏設立一個欣賞的標準,並探討一些演奏上常見的迷思。




1. 音色變化愈多愈好

每種樂器都有其發展演變的過程,具有悠久歷史的管風琴更是如此,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古典到浪漫時期,以至於現代,管風琴經歷了許多改良和變革,音色的選用必須符合不同時期音樂風格的需求。管風琴的建置,更受到空間大小、用途、設計理念、預算多寡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每架琴都是獨一無二的,音色(由音栓控制)也不盡相同。若是譜上有音栓使用說明,演奏者必須就演奏用琴現有的音栓,儘可能符合樂譜上的要求來演奏,若是不然,也要選用音色相近的替代音色彈奏。但若是譜上沒有音色的建議時,演奏者就必須深入探討樂曲的風格、曲式、作曲手法等,做全面性的評估後,再做音栓的選用和變化。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鋼琴演奏的藝術:一種科學的方法》

《鋼琴演奏的藝術:一種科學的方法》(The Art of Piano Playing -- A Scientific Approach)出版於1967年,中文簡體版出版於2010年。作者喬治·考切維斯基(George Kochevitsky,1903-1993)全面分析了自鋼琴發明以來主要的演奏技巧和教學理論,並闡述人類中樞神經系統在演奏和學習鋼琴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筆者因緣際會,早在1980年左右就拜讀過本書的原文版,但礙於當時的英文閱讀能力,對鋼琴演奏藝術的瞭解有限,再加上早期腦神經科學的相關知識並不普及,收獲不大,但已深受啟發。經過這麼多年,個人在音樂教學、演奏的路上有更多的經歷和體會之後,重讀此書的中文譯本,深感其中許多觀點仍歷久彌新,值得推薦!









2015年1月20日 星期二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埃爾加,Elgar-Fantasy of a Composer on a Bicycle





Elgar,Fantasy of a Composer on a Bicycle是導演肯·羅素(Ken Russell )繼1962年拍攝英國浪漫時期作曲家埃爾加(Edward Elgar,1857-1934)傳,睽違四十年後,於2002年再度演繹作曲家生平之作。


英國著名的電影兼電視導演肯·羅素(1927-2011),幾乎與音樂劃上等號,他應BBC之邀,曾製作、拍攝ㄧ系列音樂家記錄片,包括:普羅高菲夫(1961)、埃爾加(1962)、德布西(1965)、理察·施特勞斯(1970)、馬勒(1974)等。有別於1962年版本聚焦於埃爾加創作心路歷程的感性描繪,以及大時代歷史記錄的忠實呈現,此部電影著重作曲家與人之間互動的側寫,透過埃爾加未成名前最喜歡的紓壓活動—單車旅行,串連劇場般的粉墨人物,呼應其重要的音樂作品,帶我們回顧這位英國最偉大作曲家的人生風景。




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

巴赫聖詠作品《管風琴小書,Orgelbüchlein》介紹


在威瑪時期(1708-1717),巴赫開始《管風琴小書,Orgelbüchlein》的創作計劃,一般認為這是老巴赫為了教導兒子Wilhelm Friedemann Bach (1710-1784)所創作的一系列聖詠曲(chorale)。原始的設計包含了161首曲調,164首作品,但是巴赫最終沒能夠完成其心願。



             



《管風琴小書》的內容主要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根據教會禮儀年(Christian year)所創作的聖詠曲,第二部份則是為基督徒信仰及生活所創作的聖詠曲。第一部份巴赫原定寫60首,但只完成36首;第二部份原定104首,也只完成10首。

2015年1月7日 星期三

村上春樹的《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



                                    



村上春樹,日本著名的小說家,1987年所著的《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熱賣四百萬冊,更讓他躍升為國際級的暢銷作家。除了持續不輟的小說創作外,村上長期對爵士樂及古典音樂的熱愛和研究,近幾年也陸續出版了《爵士群像》、《爵士群像 2 》、《懷念的一九八〇》等與爵士樂相關書籍。這本與指揮家小澤征爾合著的《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出版於2011年,中文譯本則於2014年底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