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祕》



《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祕,社會學大師探討一位天才的發展過程》一書,並非另一本介紹音樂神童莫札特生平及音樂創作的傳記。這是一本「社會音樂學」與「天才社會學」的名作,乃社會學大師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運用他特有的「型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從莫札特的心理層面及所處的社會階層,深入探討音樂神童的心靈世界與社會背景,進而探求天才的奧秘。




本書的作者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 1897-1990),是著作等身的猶太裔德國人,他一生致力於「人的科學」之研究,企圖整合社會學、心理學、及歷史學等學科。他的代表作「文明的進程」揭櫫了其終極信念,認為社會學家必須注意到社會發展變遷,與歷史演變的社會進程。他強調個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不可能遺世獨立或自外於社會;但同時個人也是歷史性的存在,音樂藝術創作形式的改變,與藝術家所處的社會變遷息息相關,即所謂「風格」的形成。所以探討一位天才的創作,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社會關係脈絡中去探尋。



莫札特是身處於宮廷社會裡的市民階級音樂家,被稱為「宮廷佞幸」(Hofschranzen),其社會地位與一位烹飪師傅,或是一名僕役並無分別。音樂家是由王宮侯爵所豢養,他必須謹守其受雇者的身份,創作出符合宮廷需求的嬉遊曲 (Divertimento)、教堂奏鳴曲 (Kirchensonaten)、彌撒曲 (Messen)等所謂的「工匠式藝術」之宮廷音樂。



「音樂神童」莫札特,四歲學琴,五歲開始作曲。自1756年起至1777年止,前後長達20年的時間,都在老莫札特的教育及管束之下。他接受了來自父親相當嚴格、傳統式的、全面性的音樂訓練,這使得他異於常人的音樂天分得以迅速、集中的發展。但相對於「音樂神童」,也是普通人的莫札特並未發展出滿足父親期待、符合封建社會規範的「宮廷音樂家」應有的順從態度及言行舉止。



莫札特的父親 Leopold  Mozart (1719-1787) 圖片來源:http://ppt.cc/mM0o


1781年,25歲的莫札特聽從內心的召喚,毅然絕然的辭去那個讓他音樂藝術生命即將枯萎的薩爾茲堡宮廷樂師之職,一心想到維也納發展,成為一位「自由藝術家」,期盼能專注於歌劇的創作。莫札特不單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與父親起衝突,更在愛情婚姻上與父親絕裂,娶了寡婦韋伯夫人的女兒康絲坦采 (Constanze)。



莫札特的妻子Constanze(1762-1842) 圖片來源:http://ppt.cc/C943




成為「自由藝術家」,是每一位音樂藝術創作者的願望。但弔詭的是,一個越能賦予藝術家空間,讓他能在作品裡自由地展現想像力的社會,越有可能讓藝術家衝破業已存在的藝術品味標準,到頭來反而減弱了其與聽眾間共鳴的機會,這才會有皇帝約瑟夫二世 (Kaiser Joseph II)對莫札特《後宮誘逃》歌劇 "Too many notes! " 的評價。這是音樂藝術創作者所面臨的兩難。



莫札特的悲劇在於當時身處的德、奧社會,有別於英、法兩國,是文明發展的後進國,市民階級尚未發展、提昇,音樂市場及其相關產業也仍屬起步階段。比莫札特小15歲的貝多芬便幸運的多,得以從倚賴宮廷貴族的場域中解放出來,也使得他相對而言可以按著自己內在的藝術良知來作曲。

莫札特的另一悲劇在於他自幼對愛強烈的渴求,以及他對自身才華的高度自覺所產生的對聽眾認同的過度期待。他太太對他才華的重視,遠勝於對他自身的重視;而過度忠於內在藝術良知的音樂創作,也導致了維也納人對他的逐漸冷淡。當這兩股支撐他音樂創作的動能不再時,一種令人窒息、死亡的意義空洞化,使他對生命失去了價值感,孤寂絕望的他因而「放棄指望,讓自己倒下」,《安魂曲》最美好的片段,成為他寫給自己的輓歌...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一位藝術家天分的多寡、藝術成就的高低,到底如何判斷?由誰評定?梵谷,生前窮困潦倒,死後畫作價格屢創新高;馬勒的交響樂,複雜龐大、艱澀難懂,但他卻自信地預告說:「我的時代終將來臨!」現在,他的交響曲已成為音樂會最受歡迎的曲目;而身為海頓、莫札特的學生,在生前享有盛名的鋼琴家兼作曲家胡麥爾 (Johann Nepomuck Hummel,1778-1837),雖然貴為蕭邦、舒曼等浪漫主義音樂大師的老師,但是有別於貝多芬的擁抱浪漫,成為浪漫音樂的先驅,身處古典與浪漫主義交會口的胡麥爾,卻選擇了克萊曼悌 (Clementi,1752-1832 )式、老派的的古典主義作曲風格,這導致他為數眾多的鋼琴作品至今幾乎已全被遺忘;又如果不是孟德爾頌在無意間發現「音樂之父」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手稿,今日的西洋音樂史將會如何書寫呢?每思及此,不禁令人喟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