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管風琴大師拉特利第二次來台演出側寫



                                                    圖片來源http://aucklandorgan.org.nz


三年前掀起台灣一陣管風琴音樂熱潮的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演奏家拉特利(Olivier Latry),於2014423日再度來台,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23歲就被巴黎聖母院聘為管風琴獨奏家,從此展開拉特利璀璨的演奏生涯。除了擔任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家外,自1995年起任教於巴黎音樂學院,並於世界60多個國家演出。









拉特利所錄製的梅湘( O. Messiaen )全套管風琴作品獲得高度好評,是目前最具權威性的錄 音版本。此次來台,拉特利帶來「音樂之父-巴赫」從年輕到晚年的重要管風琴作品,曲目包括了:e小調前奏曲賦格( bwv548),聖詠前奏曲"在巴比倫河邊"(bwv653)C大調三重奏鳴曲(bwv529)a小調協奏曲(bwv593)g小調賦格曲(bwv578)G大調管風琴作品(bwv572),第3號聖詠組曲"慈悲的耶穌,我向您致意"(bwv768)





樂曲解說:

1. e 小調前奏曲與賦格,作品 548

這是1723年巴赫在萊比錫時期 (1723-1750)所創作的大型成熟之作。前奏曲展現了嚴謹的音樂架構,而賦格曲則是曲式較鬆散、自由導向的,這兩種截然不同作曲手法的結合,可說是巴赫最大膽、最自由的創作,其中賦格曲更堪稱是巴赫最困難的賦格曲之一!著名的巴赫權威,音樂歷史學者史畢塔 (P.Spitta,1841-1894)曾經提到傳統的"前奏曲與賦格"的標題無法形容此曲的力量與華麗,它堪稱是兩個樂章的"管風琴交響曲" !


這首架構宏偉的前奏曲採主題加上兩個輪替的副題形式,調性從 e 小調轉到 b 小調,之後再轉到 a 小調,樂曲結束前調性一直在徘徊,直到最後一個音才回到樂曲的主音。此前奏曲雖然旋律結構嚴謹,但在和聲及調性上則做了大膽的探索與嘗試。
賦格則是三段體曲式,第一段主題以半音階一上一下的方式進行,從主音展開至八度後再返回主音。第二段則是觸技曲(toccata) 風格的樂段,充滿了華麗、炫技的快速音群,而賦格主題只在不同聲部零星的出現。在此自由的觸技曲段落中,巴赫經常轉換鍵盤來表現重複的樂句,透過音色的變化及觸鍵的不同,讓重複的樂句更具有對比性。第三段可說是第一段的再現,又回歸較傳統的賦格作曲手法。


2. 聖詠前奏曲,作品653


聖詠前奏曲( Choral Prelude ),是專為管風琴而創作的聖詠曲,是會眾即將唱詩,敬拜之前所演奏的樂曲,除了演奏聖詠的主旋律外,還會加上其它對位的聲部。最早創作聖詠前奏曲的作曲家是沙伊特(S. Scheidt,1587-1654),之後布拉姆斯(J.Brahms,1833-1897)及雷格(Max Reger,1873-1916)也陸續創作了許多聖詠前奏曲,然而巴赫所創作的聖詠前奏曲,仍是最著名的。巴赫更影響了後代作曲家的創作,布魯克納(A. Bruckner,1824-1896)在其交響曲、彌撒曲(Mass)及經文歌(Motet)中,經常使用聖詠作為創作的素材,通常與賦格一起使用,作為對比的元素。


聖詠前奏曲"在巴比倫河邊"(An Wasserflüssen Babylon),作品653,完成於1746年,是一首四聲部的作品,原來另有五聲部的版本(BWV653 b),腳鍵盤以雙聲部的方式呈現,但是到了18世紀,這種腳鍵盤雙聲部的技巧已逐漸少用,所以巴赫決定重新改寫,簡化成四聲部,在這個版本中,聖詠的定旋律(Cantus firmus)也由原來的女高音聲部改為男高音聲部。樂曲的前半段女高音聲部與男高音聲部以卡農的手法呈現,後半段則轉為女高音聲部與女低音聲部之間的模仿。原聖詠的旋律如下:


3. 第五號管風琴三重奏鳴曲,作品529 C大調


巴赫一共創作了6首管風琴三重奏鳴曲(作品 525-530),這是老巴赫為了訓練他的兒子威廉•弗里德曼•巴赫(Wilhelm Friedemann Bach,1710-1784) 成為優秀的作曲家及管風琴家而創作的。它包涵了早期為其它器樂所寫的,及為管風琴而做的新舊作品之改編,其創作的年代約1730-1733年。


第五號管風琴三重奏鳴曲,C大調,作品529,完成於1731年,是六首奏鳴曲中,曲式最龐大,技巧性最高的作品。第一樂章:快板(Allegro)C大調,高音主題是由兩種截然不同的素材組合而成:上下震動的十六分音群加上跳躍的八分音群,輔以低音腳鍵盤的八度大跳音型。第二樂章:甚緩板(Largo)a 小調,上方兩聲部是兩個具有高度裝飾性、歌唱性的旋律相互交織著,搭配著穩定的低音旋律線條。第三樂章:快板(Allegro)C 大調,是一個相當典型的三重奏鳴曲樂章,開始的高音主題旋律會讓我們聯想到另一位巴洛克時期的義大利作曲家柯賴里(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的創作,但巴赫更為精緻細膩的對位手法,顯然在其之上!

4.  a 小調管風琴協奏曲,作品593


a小調管風琴協奏曲,作品593,是根據維瓦第給雙小提琴,弦樂合奏,及數字低音的作品改編而成,此曲完成於1713-1714年。全曲以當時常見的義大利協奏曲形式,快--快,三個樂章的方式呈現,是一首有精神,充滿動感的迷人之作。第一樂章:快板,活潑、有精神的。第二樂章:慢板,無腳鍵盤,只給雙手鍵盤演奏。高音聲部為兩個優美旋律的對話,輔以低音聲部以頑固音型(Ostinato)的方式呈現。第三樂章:快板,是全曲最具技巧表現的樂章,雙手頻繁地在不同的鍵盤上來回轉換,藉此營造聲響上的對比與變化,部份段落甚至採用了雙手雙腳的演奏方式,讓樂曲更顯華麗!



5. g 小調賦格曲,作品578


g小調賦格曲, 作品578,俗稱""賦格曲(Little Fugue),是巴赫在阿恩施塔特(Arnstadt,1703-1707)期間所創作的。這是巴赫最知名的賦格曲之一,有各種不同樂器的改編版本,其中也包括了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 1882-1977)所編寫的管弦樂版本。早期的巴赫作品編輯者將此曲冠上""賦格曲的稱號,為的是與巴赫之後創作的g小調大幻想曲與賦格(Great Fantasia and Fugue,BWV 542 )做區隔。


此賦格曲包含了四個聲部,它的主題,含括了三個工整的小樂句,長四個半小節,是旋律很容易辨認的主題。在插入段(episodes)中,巴赫則採用了義大利作曲家柯賴里(Arcangelo Corelli,1653-1713)最著名的作曲手法:兩聲部之間,以八分音符做四度音程的跳進上行再級進下行為動機,所做的聲部模仿。
  
6. G 大調管風琴作品,作品572


G
大調管風琴作品,作品572,又稱為幻想曲(Fantasia),一般認為完成於1705-1707年。全曲可分為三部分,樂曲的開頭是12/8拍,序樂性質的,由輕快明亮、充滿朝氣活力又華麗的快速音群組合而成,樂譜上以法文標示著"非常快速"Très vitement)。而中間段, 2/2拍,則是"極沈重而緩慢的" gravement)大篇幅五聲部的和聲進行,高音聲部採音階下行的方式進行,相反的,低音的腳鍵盤聲部則採音階上行,藉此創造出聲響上的不和諧及張力。末段,4/4拍,"緩板"(Lentement),低音的腳鍵盤聲部以緩慢的半音階方式進行,直到曲終。而高音聲部是帶著觸技曲風格,具即興趣味的、雙手快速分解和絃的流動,樂曲融合了前兩段的元素,具有法式華麗裝飾的風格,在快速音群之下,隱藏著五聲部的和聲進行。

7.第三號聖詠組曲,"慈悲的耶穌,我向您致意"


聖詠組曲是以聖詠的旋律為主題,用變奏曲的形式寫作而成的組曲。Partita diversechorale partite,或 chorale variations,都是指這類的聖詠組曲。聖詠變奏曲源於路德教派會眾唱詩之前,由管風琴所演奏的聖詠曲調。此風格最早可追溯至荷蘭作曲家茨威林克(J.P. Sweelink,1562-1621)


巴赫是一流的教堂風琴師,經常即興演奏各種熟悉的聖詠主題,然後將這些即興演奏的音樂素材保留下來,發展成一套套的聖詠變奏曲。他一生共創作了四首聖詠組曲,前三首都是相當早期的作品,而第四首聖詠變奏曲"我自高天而降" Vom Himmel hoch da komm' ich her)則是巴赫晚年之作。
第三號聖詠組曲, "慈悲的耶穌,我向您致意"Sei gegrüßet, Jesu gütig),作品768,完成於1710年,全曲包含了聖詠主題與11個變奏,是四首組曲中最長的一首,每個變奏都採用了不同的作曲技巧。前兩首聖詠組曲都不需要使用腳鍵盤,而此曲則有5個變奏需使用腳鍵盤,第11變奏則是一首複雜的五聲部變奏。現存的版本沒有巴赫的手稿,僅有其他人的手抄本,以至於變奏曲的順序及細節會因版本的來源不同,而有些微的出入。



聆聽感想:


第1首 e小調前奏曲與賦格拉特利採取較中規中矩,穩健的演奏方式。


第2首 聖詠前奏曲 "在巴比倫河邊":拉特利所選用的音色別具巧思,讓每一個聲部具有獨特的簧類音色,宛如一首木管的重奏樂章。


第3首 三重奏鳴曲特利則加入了大鍵琴的數字低音演奏,由其美麗的妻子擔任合奏。使這首困難度極高,又稍嫌冗長的樂曲聽起來更生動、流暢。

第4首 a 小調協奏曲:改編自維瓦第作品的協奏曲,原本就是一首好聽、愉快的曲子,拉特利彈來更顯活潑、生動!



第6首 G大調管風琴作品在第二段(gravement)大篇幅的五聲部和聲進行後,第三段((Lentement)拉特利採較緩和的演奏速度,與筆者所聽過的幾個版本相比,速度稍慢。筆者認為流暢一點的速度,可讓整體樂曲的架構(A-B-A')更明顯,也可讓第三段雙手快速的分解和弦音更流動,低音半音階下行的旋律進行更具有整體性。

7 第三號聖詠組曲:拉特利除了每個變奏音色精心設計外,也讓所有的變奏透過音色上的安排舖陳,串連成一拱橋形式的完美架構。




音樂會的安可曲,第一首乃家喻戶曉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或許是想將這首耳熟能詳的曲子彈出個人特色,聽起來少了點"巴赫",多了點法國味。第二首安可曲,則是以B-A-C-H 四個音為動機的即興演奏。拉特利再次展現了他即興的長才,生動、精彩的演奏,博得滿堂喝采!


423日拉特利的演出,為我們上一堂了寶貴的管風琴課,著實讓我們大開眼界。






* 以上照片來自網路。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