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巴哈以及如歌式風格的演奏

陳相瑜翻譯(原文“J. S. Bach and the Cantabile Style of Playing“,by KEITH HILL  Sep. 2016)

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這個現象在1940年代之後更為明顯,許多演奏家演奏巴哈的鍵盤作品時,忽略了巴哈在《創意曲》前言所寫的,彈奏他的音樂時:「首要任務是要達到如歌式風格的演奏(cantabile style in playing)」。


關於鍵盤樂的演奏,CPE Bach也在文章中明確地指出:「用靈魂彈奏,不要像一隻訓練有素的小鳥」。為了讓讀者清楚瞭解,CPE Bach進一步地說明:「努力避免機械式的、盲從的演奏」。保持樂思之流的不可預測、不被中斷,是音樂演奏的藝術,因為巴哈清楚地知道規律性的演奏讓聽者的靈魂感到疲憊、心智覺得乏味。


巴哈音樂家族再三強調的「如歌式風格」的演奏,應該怎麼詮釋,又要如何達成呢?第一位出版巴哈管風琴作品全集的音樂學者,同時也是巴哈的第三代弟子Friedrich Griepenkerl,在1840年寫的一封信函中曾經明確地描述巴哈的演奏:「巴哈以及他的兒子Forkel的演奏,宛如偉大的演唱家們一同演唱複音音樂的歌曲。巴哈將各種歌唱的技巧用於演奏,包括:Cercare、Portamento、正確的呼吸等,巴哈希望他的音樂能夠盡可能地被歌唱」。


那“Cercare“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這個義大利文的音樂術語源自17世紀的“Cercare dela nota“,意指「尋找音符」。根據Riemann音樂辭典的定義,“Cercare dela nota“是17世紀使用的裝飾音-快速演奏的助音(auxiliary note),之後回到主要音符,類似人類對話時所發出的「嗯恩」(un-huh)聲。很奇妙的是全世界的人類當他們了解或同意某一件事時,都會發出類似的聲音。


現在的歌手歌唱時用滑音來表現“Portamento”。“Portamento”同樣是17世紀義大利的術語,原來是指「處理管風琴音色的方式」(the manner of managing tones on the organ)。拉丁文字根porto或portare意指「攜帶」(carry),mento有兩個可能的意思 : mentum是「與~相似」(similar to ),mens指「心智」(mind)。“Portamento“意味著「轉移到腦中」(carry or transfer to the mind),有效地傳達心智意念的技巧就是“Portamento“的技巧,而「處理管風琴音色的方式」就是將機械式的發聲方式轉換成歌唱式的技巧。


如同Griepenkerl之前的陳述,巴哈彈管風琴時「有如個別的歌者一同演唱複音音樂」,由此我們可以明確地得知他的音樂應如何演奏。那巴洛克時期的歌者又是如何演唱的呢?我們其實不得而知,只能透過現有的偉大歌唱家們的演唱錄音去瞭解。這些偉大的歌者們包括了:Maria Callas, Judy Garland, Julie Andrews, Bing Crosby, Frank Sinatra, Edith Piaf, Anna Moffo, Prince, Louis Armstrong, and Barbara Streisand,他們是歌唱的典範,也是我們演奏巴哈音樂時要模仿的對象。除了“cercare“技巧外,這些歌者也運用了“vacillare“技巧,也就是「唱在拍點前及拍點後的技巧」(sing before the beat and after the beat)。這是一種最美妙的演奏技巧,營造出一種自由卻又在拍子裡的音樂感受。


以「如歌式風格」來演唱,就不可能兩位歌者唱得完全相同。同樣地,奠基於音樂之美,鍵盤演奏家以如歌式的風格演奏同一首樂曲時也不會演奏得一模一樣,並應以不同的美之呈現而感到喜悅,因為美的姿態風情萬種。如同大自然中沒有兩個相似的靈魂,無論是演奏或演唱,「如歌式的風格」會更接近是靈魂的歌唱,而非智性的表現。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7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17年11月11日 星期六

當巴哈遇上韋瓦第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Vivaldi and Bach, All musical thoughts are cumulative“,by George Pedota


巴哈一生其實從來沒有見過韋瓦第。當韋瓦第這位國際級的義大利音樂大師忙著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出時,巴哈卻不曾離開過他的家鄉。雖然維瓦第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接觸了各種不同國家的音樂風格,但是他的音樂很少受到這些影響。相反地,巴哈相當安於他的工作及居住地,一生不曾離開德國,這也意味著巴哈只能被動地等待,才有機會接觸歐洲其它不同國家的音樂。1708年巴哈搬至威瑪(Weimar),擔任公爵威廉.恩斯特(Duke Wilhelm Ernst)的宮廷樂師,韋瓦第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音樂家,巴哈也初次接觸了韋瓦第的作品。


自1708至1717年的10年間,巴哈擔任威瑪公爵魏海姆·恩斯特(Wilhelm Ernst)的御用音樂家。恩斯特公爵的姪兒約翰·恩斯特(Johann Ernst)是精通義大利音樂風格的小提琴家,他可能曾經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聽過改編自韋瓦第(A.Vivaldi,1678-1741)小提琴協奏曲的鍵盤樂演出。約翰·恩斯特停留於威瑪的期間(1713年7月-1714年7月),他向巴哈請託,將韋瓦第這種義大利風格的小提琴協奏曲改編為鍵盤作品。

2017年11月5日 星期日

管風琴—結合了複雜與美於一體的奇妙樂器(沃夫岡·萊辛爾管風琴講座)

陳相瑜整理、翻譯


2017年11月2日奧地利籍管風琴家沃夫岡·萊辛爾博士(Dr. Wolfgang Reisinger)應台灣管風琴協會之邀,於台北雙連教會舉行「管風琴:結合了複雜與美於一體的奇妙樂器」(The organ: a wonderful musical instrument, complexity and beauty in one)講座。從管風琴的發展歷程、管風琴作為教會禮儀的主要樂器,介紹管風琴的特質,及其所象徵的意義。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成為客觀無私的老師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The Impartial Teacher",by Frances Wilson


我認為老師個人的音樂品味不應該影響他的學生,不必將個人的好惡及偏見強加在學生身上。所謂的「古典音樂」其實涵蓋了很大的範圍,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直到現代。除了古典音樂外,「古典音樂」也包括了爵士樂、世界音樂,甚至是流行音樂。教師的角色應該是鼓勵學生探索更寬廣的音樂領域之可能性。這並不意味著我不鼓勵學生喜愛我有興趣的音樂,「你最喜歡什麼作曲家,或你喜歡那一首樂曲呢?」經常是我們上鋼琴課時會有的對話。我不會因為自己不喜歡就去批評學生喜愛而自學的樂曲,認為那是「不好」的音樂。但偶爾有些學生嘗試即興演奏時,我還是會指出流行音樂有過度簡化和聲的傾向(如:I—IV—vi—IV),建議他們可以模仿Adele創作的歌曲。


身為老師,去發掘哪一類型的學生什麼種類的音樂會引發他們的興趣,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舉例來說,我發現男孩子傾向喜歡活潑的、有節奏感的、爵士類的音樂。有些學生則喜歡旋律清晰、情感表達豐富的音樂。我會鼓勵學生探索各種曲目,去建立他們個人的音樂品味,也會開一些音樂清單讓學生們去聽(現在的學生都喜歡上YouTube,或者是使用音樂串流服務)。與此同時,我也會建議學生離開他們的舒適圈,去探索不同類型的音樂、接受不同的音樂挑戰。如果他們真的不喜歡的曲目,當然也不用強迫他們持續學習或非接受不可。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練琴的10個秘訣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Ten Tips for Productive Practice", by Nicolette Wong


提到練琴,大多數人關心的可能是練習的時數(quantity),而非練習的果效(quality)。如果你用錯誤的方法練習,不但成效不彰、白費時間,也會讓錯誤成為習慣,以至於錯誤更加難以更正。以下是10個有效又便捷的練習方法。


1. 規律的練習(Regularity)

每天固定20分鐘的練習,會比上課前一口氣練兩個小時更有效果。

2. 分段練習(Divide and Conquer)

吃牛排時沒有人會將整塊牛排塞到嘴裡,同樣的道理,練琴時也應該像吃牛排般一小塊一小塊的吃,將一首樂曲切成幾個段落來練習。

2017年10月27日 星期五

鋼琴四手聯彈的魅力

陳相瑜翻譯    取材自"Four Hands, One Keyboard : Music for Piano Duet",by Frances Wilson


鋼琴二重奏(四手聯彈)曾在19、20世紀歐洲的音樂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時常在私人宅邸或藝文沙龍舉行。四手聯彈早在18世紀就廣受歡迎,它讓年輕人,特別是異性,有機會一起演奏音樂。兒童時期的莫札特就常常和姊姊一起表演二重奏,他曾為鋼琴四手聯彈創作了6首奏鳴曲及一些小品。莫札特喜歡四手聯彈的各種形式,更享受在一架鋼琴上探索豐富的音樂層次以及對話的可能性。舒伯特更進一步地為鋼琴四手聯彈創作了A大調輪旋曲(D951)、A小調快板,以及著名的F小調幻想曲。舒伯特F小調幻想曲是一首充滿深刻情感、技巧複雜、音樂架構龐大、近20分鐘的樂曲,這首作品不再只是中產階級年輕女孩在家自娛娛人的樂曲,而是現今音樂會中經典的四手聯彈曲目。


到了19世紀,隨著現代鋼琴的改良發展,鋼琴二重奏也變得更普及。量產之後的鋼琴更加便宜,使得鋼琴成為現代家庭中必備的樂器。作曲家,特別是出版商,抓住這龐大的商機,出版了大量的鋼琴音樂給普羅大眾演奏。許多的管弦樂曲、室內樂、合唱作品也被改編成鋼琴二重奏,為演奏者提供更豐富而多元的曲目。這些為四手聯彈而改編的作品至今仍深受歡迎,包括了: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Brahms,Hungarian Dances)、德佛扎克《斯拉夫舞曲》(Dvořák, Slavonic Dances)、佛瑞為情婦之女所寫的《桃莉組曲》(Fauré, Dolly Suite)、德布西抒情動聽的《小組曲》(Debussy,Petite Suite),以及拉威爾的《鵝媽媽組曲》(Ravel,Ma mére l'Oye)等。

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尼采與華格納

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Wh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可說是19世紀最知名的哲學家,也是影響後代最深遠的思想家,尼采的著作《悲劇的誕生》、《善惡的彼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更是許多青年學子接觸哲學的必讀經典。尼采不但是哲學家,也是一位業餘作曲家,他自幼學習鋼琴,曾以作曲為終身職志,並自學創作了多首鋼琴小品、歌曲等。此外他也與多位作曲家有接觸,其中最為知名的是與華格納(Richard Wagner,1813-1883)之間愛恨糾葛的關係。

雙連教會管風琴

雙連教會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馬偕醫院附近,是一所超過百年、具有悠久歷史的教會。1912年馬偕醫院由淡水遷移到台北現址後,為了配合醫院的傳道事工,於1913年設立「牛埔庄講義所」,並派吳寬裕傳道師為第一位開拓者,此乃雙連教會的前身。1917年興建禮拜堂,並將講義所正式更名為雙連教會。1939年因中山北路拓寬,舊堂被拆除,在今日現址興建兩層樓禮拜堂。1971年禮拜堂破土重建,興建11層現代化的大樓,兩年後竣工,並於1973年3月舉行獻堂典禮。


雙連教會管風琴建置於1985年,由德國Kleuker公司承建,有18支音栓、1438根音管、三層手鍵盤,屬機械式設計。特別的是,管風琴的調量裝置(Swell box )位於鍵盤上方,觀眾可以清楚地看見調量裝置的開闔,並感受音量增減的變化。2014年雙連教會管風琴做了大幅的調整,增設預設鈕(pre-set system )裝置,預設紐從號碼1到99,總預設鈕每組可設定從A到H,分層鍵盤的預設鈕則是a到d,預設鈕的裝置讓演奏時音色的轉換更加快速便利。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憶林豐元老師—寫於逝世週年

敬愛的林豐元老師,於2016年7月26日於花蓮市安息主懷,迄今已整整一年了。林老師是兒女們心中的好父親,學生眼中有愛心有耐心的好老師,他與妻子趙家誌校長的鶼鰈情深,更是羨煞身旁的許多人。


                                            林豐元老師(1952-2016)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2017鼓浪嶼音樂節介紹

鼓浪嶼音樂節始於2002年,由鼓浪嶼音樂廳承辦。2017年鼓浪嶼音樂節自7月12日至17日止,為期六天,分別在鼓浪嶼音樂廳、廈門市音樂學校鼓浪嶼校區音樂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以及鼓浪嶼風琴博物館舉行。音樂節在「30年精彩—鼓浪嶼音樂廳30年歷程展」(7/12)揭開了序幕,音樂會則包括了:「2017鼓浪嶼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 — 俄羅斯卡累利阿國立愛樂交響樂團音樂會」(7/13)、「南國紅豆—閩南音樂專題音樂會」(7/14)、「情動黑白鍵—貝瑞道格拉斯鋼琴獨奏會」(7/14)、「精緻 — 名家經典室內樂聯合音樂會」(7/16)、「卓越之聲—莫斯科男聲四重唱音樂會」(7/16)、「2017鼓浪嶼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異彩的鼓浪嶼管風琴音樂」(7/17)。




2017年7月3日 星期一

飛舞在鍵盤之上的華彩繽紛—史考特兄弟鋼琴管風琴二重奏音樂會

~此文原刊載於《PAR表演藝術》 第295期 / 2017年07月號 ~


即將於八月訪台的曼徹斯特史考特兄弟二重奏(Scott Brothers Duo),是目前炙手可熱的英國演奏團體。史考特兄弟二重奏的組合多元,幾乎涵蓋了所有鍵盤樂器的組成,包括鋼琴二重奏、鋼琴與管風琴二重奏、鋼琴與簧風琴二重奏(Piano & Harmonium Duo)。他們精湛的演奏技巧、絕佳的默契、充滿活力的演奏風格,以及娛樂性與創新兼具的演出曲目,深受觀眾喜愛,成為英國各大音樂廳及國際競相邀請的對象,演奏足跡遍及了歐洲、南美洲,和遠東地區。



2017年5月21日 星期日

拉特利專輯《Voyages 》評論

~此文原刊載於《Muzik》雜誌118期、2017年四月號~


對於管風琴唱片的收藏者而言,除了對演奏者的偏好以及對曲目的興趣外,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演奏家所使用的管風琴。因為管風琴本身及管風琴的建置地點(音樂廳或教堂),都不可避免地決定了錄音的結果。全球知名的巴黎聖母院管風琴演奏家拉特利(O. Latry),他的新專輯《旅程》(Voyages )於甫落成不久的巴黎愛樂廳錄製,彈奏的是Rieger公司所建置的管風琴,這張專輯也是這架琴的第一張錄音。Rieger管風琴由近7000根音管組成,有91個音栓、四層手鍵盤。對於想瞭解巴黎愛樂廳管風琴的人來說,這張專輯是一探究竟的好選擇。



2017年5月18日 星期四

2017/5/11 《四手琴緣—兒童天地》音樂會札記

這場名為《兒童天地》的音樂會演出佛瑞《桃莉組曲》、拉威爾《鵝媽媽組曲》、比才《兒童遊戲組曲》。這三套曲目有幾個特色,它們均出自法國作曲家之手;都是為兒童所創作的鋼琴四手聯彈組曲;這些充滿童趣的作品後來都被改編成管弦樂曲;這三套樂曲深具象徵性,透過音樂我們可輕易地勾勒描繪出各樣生動有趣的情境。經由佛瑞、拉威爾、比才三位法國作曲家所建造的時光隧道回到兒童世界,重新尋回純真自然,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童年真諦。


2017年4月11日 星期二

不斷超越自我的作曲家—賴德和

賴德和,1943年出生於彰化員林,是台灣當代重量級的作曲家,作品屢獲殊榮,《眾妙》獲第七屆吳三連文藝獎(1984)、《紅樓夢》獲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1987)、《辛未深秋》獲得文建會室內樂創作獎(1992)、《年節組曲》(1995管絃樂版)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2010)、《悲歌—為中提琴與鋼琴》榮獲第2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創作獎(2014)。賴德和堅信:「創作需根植於斯土斯民,也就是所謂的民族性」,因此其作品兼容傳統文化思維和西方現代作曲技法。賴德和的作品還包括了《待嫁娘》、《春水》、《抒懷一章》、《楚漢》、多首台語歌曲等。



                                        (劉振祥攝影)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你不知道的管風琴家的難處

管風琴是相較冷門又困難的樂器,管風琴家的培育也相當不容易,筆者從事管風琴演奏近30年,常遇到一些對管風琴的誤解,或讓管風琴家著實為難的情況,藉此文說明,並抒發一下內心的感受。


每架管風琴都差不多

每架管風琴都是為特定的音樂廳或教堂量身設計的,鍵盤數、鍵盤的排列順序、觸鍵的反應快慢、音栓(控制音色)數,以及相關的配置,都因琴而異。所以在不同的場合演奏不同的管風琴都需要大量的練習時間,一方面要快速地熟悉琴的運作方式,同時尋求最佳音色組合的可能性。管風琴的音管很容易受溫度濕度影響,許多教堂管風琴因無恆溫恆濕控制,常會有某個音管突然無預警的無法發聲或有雜音或走音,即便電腦調控的現代管風琴也常出狀況,筆者經歷過各種不可測、驚悚的演奏實況,包括:演奏時琴鍵因潮濕彈不起來而一直發出聲音、某些音管突然亂響、預設鈕當機號碼亂跳、變換預設鈕之後整架琴突然沒聲音等等,所以除了演奏前盡可能把樂曲練好外,也要有突發狀況發生時的臨場應變能力。



彈管風琴和彈鋼琴差不多

多數人以為彈管風琴就等於彈鋼琴加上腳而已,事實上每一項樂器都有其獨特性,管風琴與鋼琴雖然同屬鍵盤樂器,但發聲原理截然不同、觸鍵方式有差異、使用的譜也不盡相同。許多鋼琴曲雖然也可以用管風琴演奏,但兩者的音樂語法還是有所不同,特別是後期浪漫或印象派許多專為鋼琴創作的音樂,技巧複雜困難,音樂的情緒轉換頻繁,又大量使用踏板來營造聲響效果,若用管風琴演奏這類鋼琴曲,則需手腳聲部重新安排、複雜的音栓選用,演奏起來相當困難,成效也不彰,不是任何鋼琴曲都適合用管風琴演奏,所以請勿任意要求管風琴家用管風琴彈奏鋼琴曲目。



管風琴彈管弦樂曲很方便

管風琴雖可營造整個交響樂團的聲響效果,但不像鋼琴可透過指力控制聲部、音量,管風琴是透過音栓來控制音色的變化,聲部多時聲響一定比較龐大、殘響較長。巴洛克式的琴鍵本來就比較重,琴鍵也會隨著音栓數的增加而變得更重,演奏快速音群無法像小提琴般的靈活,所以用管風琴彈奏管弦樂改編曲時,不得不斟酌情況做內容及速度上的調整,以符合管風琴的特性。筆者曾經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管弦樂改編給管風琴的曲目,其中一首樂曲左手從頭到尾都是快速的16分音符,總綵排時已告知指揮因爲樂器的限制最快只能彈到某個速度,結果當晚演出時指揮不管綵排時的約定,速度快到16分音符根本來不及彈,當場在台上真是痛苦萬分,不知如何是好。



彈管風琴看指揮很簡單

許多傳統的音樂廳或教堂管風琴常常放在最高或最偏遠處,演奏時得透過小小的後照鏡看指揮,非常吃力。大多數的指揮剛開始排練時還會注意管風琴家是否看得清楚拍點,但常常到了演出當天只顧及一般團員,小聲時指揮動作很小或是拍點模糊,管風琴因距離遙遠,看不清楚,又不能用聽的(會有秒差),真的很辛苦,也增加了出錯的可能性。



教堂管風琴師預備婚禮(或喪禮)很輕鬆

台灣並無全職的教堂管風琴師制度,教堂的管風琴師除了彈主日崇拜外,難免會碰到有婚禮喪禮需要幫忙,這是管風琴師份外的工作。管風琴師本著專業,因應對方的需求,會認真的準備,從花時間思考曲目、練習、預演,到典禮完成,絕不是區區的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再說,「做工得工價」乃天經地義,典禮當事人理應有禮金酬謝管風琴師,我自己會視情況決定是否接受謝禮,但當事者不應把別人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而要求管風琴師免費幫忙。筆者曾經彈過一場婚禮,新人邀請了一群音樂家組成樂團共襄盛舉,婚禮當天大家綵排,接著演出,結果當事人未給音樂家們酬勞作為答謝,真的非常失禮。這不是特例,別的管風琴師也曾有類似的遭遇,在此特別呼籲教會人應體貼管風琴師的辛勞,以禮相待。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7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管風琴交響曲(Organ Symphony)

管風琴交響曲(organ symphony)是一種管風琴的獨奏曲目,因其聲響豐富、音色多變,且氣勢磅礴,宛如一個交響樂團的演奏,故得其名。管風琴交響曲由多個樂章組成,通常是5到7個樂章不等。不同於一般交響曲四個樂章,且每個樂章有既定的曲式,管風琴交響曲的曲式自由,樂章的排列順序也沒有固定,比較接近組曲的型態。以路易·維恩(Louis Vierne, 1890-1937)所創作的第三號管風琴交響曲為例,全曲共五個樂章,第一樂章:莊嚴的快板(Allegro Maestoso)、第二樂章:聖歌(Cantilene)、第三樂章:間奏曲(Intermezzo)、第四樂章:慢板(Adagio)、第五樂章:終曲(F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