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3日 星期三

音樂調性中的情感與個性

音樂的調性與特定的情緒特質之間的關聯性在西方被廣泛地討論,早在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期就有許多理論家探討音樂調性的議題,包括Gioseffo Zarlino和John Cotton。到了18世紀前半葉這方面的研究到達一個高峰,特別是在德國及法國,理論學家及作曲家們致力於運用調性不同的特性來豐富聽眾的聆賞經驗。

雖然這些對調性個性的論述偶有相互抵觸之處,也不免流於主觀,例如:馬特松(J.Mattheson,1681-1764)認為D大調有點「尖銳、頑固」,而盧梭(J.Rousseau,1712-1778)卻認為D大調「華麗而歡樂」,但不可否認的,許多作曲家在創作時的確會謹慎地選用某種調性來表達特定的情感,不同調性所代表的情感與個性已成為作曲家、演奏家,以及聽眾之間共通的文化經驗。到了20世紀「平均律」成為鋼琴音律的主流,使得每一個調性聽起來都差不多,調性對音樂性格的影響就大大降低。如今我們僅能從夏龐蒂耶(Marc-Antonie Charpentier,1643-1704)《作曲的原則》(Regles de Composition,約1682)以及舒巴特(Christian Schubart,1739-1791)所寫的《聲音藝術的美學理念》(Ideen zu einer Aesthetik der Tonkunst )等相關文章去理解、揣摩18世紀末、19世紀初調性與音樂情感之間的關聯性。


夏龐蒂耶《作曲的原則》
C大調:歡樂、爭戰的
C小調:朦朧、傷感的
D大調:喜悅、非常好戰的
D小調:嚴肅、虔誠的
降E大調:殘忍、艱困的
E大調:喧鬧、熱鬧的
E小調:柔弱、多情、哀怨的
F大調:憤怒、易怒的
F小調:朦朧、哀怨的
G大調:莊嚴、華麗的
G小調:莊嚴、華麗的
A大調:喜悅、田園風的
A小調:溫柔、哀怨的
降B大調:華麗、喜悅的
降B小調:朦朧、可怕的
B大調:苛刻、哀怨的
B小調:孤獨、多愁善感的


舒巴特《聲音藝術的美學理念》
C大調:完全的純潔、天真、單純、孩童的話語。
C小調:悲傷的愛;失戀的靈魂之渴望、嘆息。
降D大調:含情脈脈的調性,轉換成悲傷及狂喜;微微淺笑而非大笑;只能哭泣不能嚎叫;調性所能展現的最不尋常的情感及個性。
升C小調:對神或摯友悲傷的懺悔、親密的對話;對友情或是愛情失望的嘆息。
D大調:勝利、「哈利路亞」的讚美聲、凱旋的歡呼;許多進行曲、慶典樂、屬天頌讚合唱作品常用的調性。
D小調:女性的多愁善感
降E大調:愛、奉獻、與神親密的對話;三個降記號代表三位一體的神
升D小調:對靈魂最深的痛苦、最黑暗的抑鬱感到焦慮;靈性最低落的狀況;不寒而慄的恐懼;如果鬼魂會說話,這就是鬼魂說話的語調
E大調:快樂愉悅的呼喊,但非全然的喜悅。
E小調:天真的、女性般的愛情宣言;無怨尤的感傷;伴隨著淚水的嘆息;強烈地希望進入C大調純粹的快樂。
F大調:柔順與平靜
F小調:抑鬱;輓歌般的哀傷;痛苦的呻吟
升F大調:戰勝困難、重擔解除後的釋放;征服嚴厲挑戰後靈魂的歡呼聲
升F小調:陰沈的;帶著熱情、悔恨、不滿的。
G大調:田園風的、抒情而詩意的;溫柔、平靜的、對忠貞的友情及愛情充滿感恩之情。
G小調:怨恨、不滿、易怒的。
降A大調:死亡的調性;象徵墳墓、腐敗、審判、永恆。
降A小調:令人窒息的揪心;痛苦的掙扎。
A大調:這個調性包含了:天真無邪的愛;離別時期待與愛人重逢的希望之情;倚靠上帝青春歡愉的心。
A小調:虔誠、具有女性溫柔特質的。
降B大調:喜悅的愛、清澈的良心;盼望著更美好的世界。
降B小調:常穿著晚禮服、迷人而優雅,卻嘲弄著上帝及世界,對自身及一切都不滿,隱含著自我了結的意味。
B大調:狂野的熱情、最濃郁的色彩;憤怒、狂暴、嫉妒、失望,所有內心的重擔都在其中。。
B小調:平靜、耐心地等待命運的安排及差遣。


對我而言,某些調性確實與特定的情感有連結,這種情意的感受幫助我體會、並進入作曲家的內心世界。巴哈、貝多芬、舒伯特、蕭邦、李斯特、布拉姆斯、史克里亞賓等都是對調性選用特別敏銳的作曲家。

C大調:平靜、純潔、單純。例:巴哈平均率第一冊C大調前奏曲。
C小調:深沉的痛苦;莊嚴肅穆。例:貝多芬「悲愴」奏鳴曲第一樂章、「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
升C小調:詩意的、感傷的、幻想的。例: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一樂章。
D大調:屬天的榮耀、讚美;得勝的凱歌;心靈的喜悅。例:韓德爾「哈利路亞」;艾爾加「威風凜凜」;舒伯特「軍隊」進行曲、聖詩「普世歡騰」。
D小調:感傷、深沉嚴肅的。巴哈第2號小提琴組曲「夏康」;孟德爾頌「前奏與賦格」第三號,作品37。
降E大調:溫暖、充滿光輝的;崇高、輝煌的;英雄氣概的。例:巴哈「聖安妮」前奏與賦格,作品552;霍斯特「行星組曲:我的祖國」;貝多芬「皇帝」鋼琴協奏曲、「英雄」交響曲第一樂章
E大調:活潑愉快;有精神的 、生氣蓬勃的;喧鬧的。例:韋瓦第「春」小提琴協奏曲;李斯特「魔鬼圓舞曲」。
E小調:感傷的、歎息的、多愁善感的。例: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蕭邦e小調前奏曲。
F大調:開朗、明亮的;恬淡的、田園風的。貝多芬第6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貝多芬「田園」交響曲。
F小調:熱情的、激動的、狂躁的。例:貝多芬「熱情」奏鳴曲第一樂章;蕭邦f小調幻想曲
升F大調:詩意的、抒情的、恬淡的。例:蕭邦「船歌」、「夜曲」作品15第二號。
降G大調:詩意的、如夢似幻的。例:舒伯特第三號「即興曲」,作品90。
G大調:開朗、喜悅的。例:貝多芬「快樂頌」
G小調:熱烈的、激昂的。布拉姆斯第一號「匈牙利舞曲」;舒曼第2號鋼琴奏鳴曲,作品22。
升G小調:遙遠的、幻想的、浪漫情懷的。例:史克里亞賓第2號鋼琴奏鳴曲。
降A大調:溫暖的、詩意的、夢幻的。例:李斯特第三號「愛之夢」。
A大調:開朗、溫柔的、愛慕的。例:舒伯特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D664;布拉姆斯作品118,第二首。
A小調:感傷、不安的、焦慮的。例:莫札特鋼琴奏鳴曲第8號奏鳴曲第一樂章,K310。
降B大調:勇敢的、果決的、有精神的。例:貝多芬第11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29號 鋼琴奏鳴曲 'Hammerklavier',而舒伯特對此調性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處理。
降B小調:古怪的、狂野的。例:蕭邦第2號鋼琴奏鳴曲第一樂章、第四樂章。
B小調:感傷的、追憶緬懷的。例:蕭邦b小調前奏曲;布拉姆斯作品119,第一首。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8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1 則留言:

saaal 提到...

老師您好,有些問題想跟您請教一下,對於您所說的降A大調有温暖、夢幻的感覺我也認同,並且在蕭邦的作品裏頭也找到相符的例子。想請問一下這一觀點是否對於浪漫時期作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呢?或者是某風格類型的作曲家中都有的共性?
還有文中最後一列對於調性色彩的解釋並沒有提及的升C大調,您對這一調性的感受又是何如?最後一個疑問,如果在作品中使用轉調,又能否將以上的美學觀點加在作品其中解釋呢?或者需要考慮其他的哪些因素來作出判斷和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