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鋼琴彈奏法—Boris Berman》,Notes from the Pianist's Bench




《鋼琴彈奏法》(Notes from the pianist's Bench) 是鮑利斯.柏曼(Boris Berman)於2000年所作,中文譯本於2011出版。鮑利斯.柏曼,現任耶魯大學鋼琴教授,為國際知名的鋼琴家,畢業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獲鋼琴及大鍵琴碩士。鮑利斯.柏曼演出的曲目廣泛,涵蓋了自巴洛克時期至現代的作品,他也是普羅高菲夫作品專家,更是首位錄製普羅高菲夫全集的鋼琴家,其蕭士塔高維契錄音曾獲Edison古典大獎。2005年擔任上海音樂院榮譽教授,2008年出版《普羅高菲夫鋼琴奏鳴曲》(Prokofiev’s Piano Sonatas: A Guide for the Listener and the Performer)一書。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管風琴基本構造介紹 1(文字版)


「樂器之王」管風琴(Pipe Organ),是歷史悠久、體積最龐大、構造最複雜、造價最昂貴,也是演奏難度最高的樂器。它的結構主要包括三大部份:鼓風裝置、音管及琴座。


1.鼓風裝置:由鼓風機(馬達)鼓風,經由送風管將風傳達至個別鍵盤的儲風箱,音管則排列插於風箱之上,當演奏者按下琴鍵時,活塞打開,氣流相通的音管就會發出聲響。早期管風琴由人力鼓風,簧風琴則由演奏者雙腳踩踏鼓風,一直到19世紀才由電力馬達取代人力。


2.音管(pipes)

• 音管長度:32呎、16呎、8呎、4呎、2呎、1呎,及2又2/3呎、1又3/5呎、1又1/3呎等泛音管。
• 音管材質:以金屬(鉛、錫、鋅、銅)與木質為主,也有特殊材質,如:竹子、玻璃、瓷器等。材質不同音色各異。
• 音管種類:以唇(flue)或簧(reed)的方式發聲,搭配不同形狀、材質,共分為主音音管(principals)、笛管(flutes)、弦管(strings)及簧管(reeds)等四大類。另有泛音管(mutations)及混合音管(mixtures),使和聲及音響更加豐富多彩。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用現代鋼琴演奏巴洛克音樂常見的迷思


在指導學生演奏巴洛克鍵盤音樂時,常常遇見一些有趣、值得探討的問題。由於巴洛克時期流行的鍵盤樂器是大鍵琴及管風琴,現代鋼琴尚未發明,所以用鋼琴彈奏巴洛克時期的鍵盤音樂時,常會有意見兩極的詮釋方式,我就教學上常見的問題來做說明。


1. 觸鍵(articulation)的處理

問學生如何決定每一個音的觸鍵方式?最常聽到的回答是:「八分音符要斷開」。再進一步追問理由時,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回答這個問題的前題是要先釐清為什麼巴洛克音樂會發展出這種觸鍵方式,講究articulation的目的又為何?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大多採對位創作手法,特別是「賦格曲」,是對位手法的極致表現。賦格曲少則兩聲部,多則五聲部。由於聲部多,若要將每一個獨立聲部的進行表現的清楚,又能兼顧聲部之間的互動,就有賴不同聲部、不同音型彈法上的對比,才能清楚呈現每個聲部的進行,也因此發展出不同音型不同觸鍵的需求。一般而言,慢速音(如二分音符)、跳進音型傾向斷奏;快速音群(如十六分音符)、級進音型則傾向連奏,但也必須考量樂曲的風格(如優美或活潑),再做整體的判斷,並無硬性規定哪一種音符必須如何彈奏。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音契三十



音契,最早稱為「音樂科系團契」,簡稱「音契」,是一群台灣音樂科系的基督徒老師及畢業生於1982年共同發起建立的,1984年正式成為「音契合唱與管絃樂團」,成立迄今已三十年。隨著規模的擴大及永續經營的理念,更進一步地於2001年成立「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藉此宣揚基督理念、推廣優質聖樂、提昇教會音樂水準,並達到淨化人心的目的。


還記得當時剛信主不久的我,被邀請參加音契成立之初,於台北浸信會神學院所舉行的聚會。在那裡認識了音契幾位主要發起人:范恩惠、蘇正途、駱惠珠等,這些音樂界的前輩們與我們分享基督徒音樂人的使命及異象,讓我們明白學音樂的目的不單是為了獲得掌聲,更重要的是為了榮耀上帝!


2014年10月2日 星期四

我為什麼要學音樂


近幾年來,因大環境的快速變遷,一職難求,音樂圈也常常聽到「學音樂吃不飽,餓不死」的説法。除非是走流行音樂路線的票房歌手,「音樂家」向來不算是賺錢的行業,比起醫生、律師,音樂家肯定是「投資報酬率」很低的職業,所以若用投資的角度看待學習音樂一事,絕對是算盤打錯了,勸你早早轉行。但是「吃不飽,餓不死」的感歎,也讓我我不禁反思:「我為什麼要學音樂?」「學音樂的目的為何?」,若我有肯定的答案,才能心安理得、理直氣壯地給學生、後進一些指引。以下是我學音樂的理由。


1. 學音樂讓你變聰明:科學家証實大肌肉的鍛鍊對身體健康有益,而小肌肉的鍛鍊則能刺激大腦的發展,拉琴、彈琴即是高度小肌肉的運用與訓練。研究人員更進一步發現當音樂家演奏樂器時,大腦中掌管視覺、聽覺及動作區域會活化。隨著練習及演奏次數增加,這種腦部活化現象也會隨之增強,因而能帶來更多好處,如:更佳的專注力,更完善的規劃力,更強的策略運用能力,更好的記憶力等。所以學音樂的孩子不只是不會變壞而已,還會變得更聰明。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從鋼琴教室看音樂教育的亂象



這些年來,由於經濟不景氣、家庭結構崩解、少子化、網路資訊取得容易等因素,社會上各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越來越多,這股歪風所向披靡,連音樂教育也無法倖免,家長很難溝通,學生不好教,不適任的老師也不少。我就自己教學20年來的心得點滴,與大家分享、互惕!

1. 學費打折: 家長說經濟不景氣,學費可不可以算便宜一點?老師不是商人,上課不是買賣交易,如果算你便宜一點,那對其他正常收費的學生不公平,難道教學品質也打折嗎?折衷辦法是老師依學生年齡、程度,定訂不同上課時間長度、收費標準。


2. 付學費的方式:學生說「老師,給你錢!」,甚至有要老師找錢的。上課是來學習琴藝的,請稱呼「學費」來代替「錢」,並事先將學費準備好放入信封袋裡,以示尊重。另外,請依約定按月或按次準時繳交學費,要老師催繳學費是一件很尷尬的事,因為老師也害怕揹上「很愛錢」的罪名!



3. 上課準時:準時代表不遲到,也不該過分早到。有些學生習慣性遲到,耽誤老師後面的教學。另外有些過分早到者,如果前面正好沒學生,老師通常不好意思讓學生等候,在家授課的老師只好因為學生的提前到達,而中斷尚未完成的家庭事務。


4. 任意調課:大家的時間都很寳貴,除非臨時有不可預測的情況發生,否則老師或學生均不宜上課前半小時一小時才臨時要換上課時間,但若真的無法上課,也請確認對方有收到請假通知。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愛情必修學—Liberal Arts


《愛情必修學》( Liberal Arts) 是由榮獲日舞影展( Sundance Film Festival ) 觀眾獎項的《紐約轉角遇到愛》(happythankyoumoreplease, 2010)導演兼男主角喬許雷諾(Josh Radnor)於2012年又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


           圖片來源http://www.imdb.com/title/tt1872818/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音樂推理小說《再見,德布西—中山七里》







《再見,德布西》是日本作家中山七里的作品。中山七里,1961年生,因為看了電影《犬神家一族》,自高中開始便不斷創作,並努力角逐各大小說新人獎,直到畢業後開始工作才停止了寫作。2006年參加作家島田莊司的新書發表會後,又重新開始中斷了20年的小說寫作,第一部作品《魔女的復甦》就進入「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的決選,2009年中山七里更以這本《再見,徳布西》摘下「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首獎!

2014年7月18日 星期五

德國天才管風琴家黑爾(Felix Hell)

圖片出處:http://ppt.cc/j7fo

繼2012年首次來台演出大受好評,天才管風琴家黑爾2014年7月19日再度來台,與鋼琴家金恩惠(Grace Eunhae Kim)聯手,帶來「管風琴交響方程式」音樂會,企圖打造出不同的管風琴音樂會風貌。


      
1985年出生於德國的黑爾 (Felix Hell),可說是當今樂壇最活躍的管風琴演奏家( concert organist)。Dr. John Weaver 稱他為「當今最有名氣的青年管風琴演奏家」,而美國管風琴師公會主席Dr. Frederick Swann 則形容黑爾「毫無疑問,本世紀最有才華的管風琴家之一」,美國管風琴家雜誌更是評論他「黑爾極高的演奏水平,是許多頗有聲望的前輩都望塵莫及的。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琴聲·情深》畢揚斯達


「  音樂於我已成了一份迷戀,這份迷戀將一切吞噬,不論是愛、夢想或者未來。」

  
圖片來源http://www.books.com.tw



榮獲2008年法國「讀者大獎」(The 2008 French Prix des Lecteurs)的 《琴聲、情深》( Til Musikken) 是挪威鋼琴家、詩人兼小說家凱特爾. 畢揚斯達(Keil Bjornstad)最新長篇小說,也是他第一本中文譯本作品。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音樂的極境》薩伊德


《音樂的極境》(Music At The Limits)是著名的音樂、文學、政治評論家薩伊德(Edward W. Said,1935-2003的音樂評論集,全書收集1983-2003年間薩伊德的音樂評論,他以專業樂評家的角色闡述其對當代音樂、音樂家、音樂會、音樂著述等的獨特觀點。


 薩伊德(1935-2003)是生於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美國人,幼時居住耶路撒冷及開羅,接受英式教育,哈佛大學英國文學博士,1963-1991擔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教授。薩伊德以文化評論著稱,他的著作《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鄉關何處》、《遮蔽的伊斯蘭》是最為人所熟知的著作,他以其特殊的成長、受教背景,揭櫫迥異於西方霸權思想的東方觀點。




圖片出處:http://ppt.cc/eTui



大稻埕長老教會 Colin Andrews 管風琴獨奏會

宣教士馬偕博士於1875年8月15日所創立的「大稻埕教會」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教會,於1915年建堂,並更名為「大稻埕長老教會」,由於它典雅的外觀,於2002年被訂定為台北市古蹟。



2014年6月15日 星期日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顧爾德的32個短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圖片出處:http://ppt.cc/4InP


「顧爾德的三十二個短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是由法蘭斯‧吉哈(Francois Girard)執導,科姆‧費歐(Colm Feore))飾演鋼琴怪傑顧爾德(Glenn Gould),於1993年拍攝而成的傳記式電影。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薪傳打擊樂團



薪傳打擊樂團(Succession Percussion Group),是南台灣最閃亮、活躍的打擊樂團,2014年首度接受邀請,参與第八屆台北國際打擊樂節(Taipei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的演出,與朱宗慶打擊樂團、十方樂集代表台灣三大樂團,在五月三十一日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該團代表作《九歌》。
薪傳打擊樂團的藝術總監鄭醴丰老師二十年前自法國留學歸國後,深感南台灣的打擊樂風氣始終不盛,於是號召有打擊樂演奏潛力的青少年學子,於1994年10月成立「薪傳打擊樂
團」,期望音樂藝術能夠藉由該團的成立而達到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目標。樂團成立之初,團員的平均年齡僅14歲,歷經半年多嚴格的訓練,終於在1995年4月首次登台演出,於高雄文化中心、屏東中正藝術館、台南成大鳳凰樹劇場舉辦『淘氣阿丹,薪傳打擊樂團巡演』,自此成為南台灣推廣音樂藝術的生力軍!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祕》



《莫札特:探求天才的奧祕,社會學大師探討一位天才的發展過程》一書,並非另一本介紹音樂神童莫札特生平及音樂創作的傳記。這是一本「社會音樂學」與「天才社會學」的名作,乃社會學大師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運用他特有的「型態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從莫札特的心理層面及所處的社會階層,深入探討音樂神童的心靈世界與社會背景,進而探求天才的奧秘。




本書的作者伊里亞斯 (Norbert Elias, 1897-1990),是著作等身的猶太裔德國人,他一生致力於「人的科學」之研究,企圖整合社會學、心理學、及歷史學等學科。他的代表作「文明的進程」揭櫫了其終極信念,認為社會學家必須注意到社會發展變遷,與歷史演變的社會進程。他強調個人是一種社會性的存在,不可能遺世獨立或自外於社會;但同時個人也是歷史性的存在,音樂藝術創作形式的改變,與藝術家所處的社會變遷息息相關,即所謂「風格」的形成。所以探討一位天才的創作,必須在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社會關係脈絡中去探尋。



莫札特是身處於宮廷社會裡的市民階級音樂家,被稱為「宮廷佞幸」(Hofschranzen),其社會地位與一位烹飪師傅,或是一名僕役並無分別。音樂家是由王宮侯爵所豢養,他必須謹守其受雇者的身份,創作出符合宮廷需求的嬉遊曲 (Divertimento)、教堂奏鳴曲 (Kirchensonaten)、彌撒曲 (Messen)等所謂的「工匠式藝術」之宮廷音樂。



「音樂神童」莫札特,四歲學琴,五歲開始作曲。自1756年起至1777年止,前後長達20年的時間,都在老莫札特的教育及管束之下。他接受了來自父親相當嚴格、傳統式的、全面性的音樂訓練,這使得他異於常人的音樂天分得以迅速、集中的發展。但相對於「音樂神童」,也是普通人的莫札特並未發展出滿足父親期待、符合封建社會規範的「宮廷音樂家」應有的順從態度及言行舉止。



莫札特的父親 Leopold  Mozart (1719-1787) 圖片來源:http://ppt.cc/mM0o


1781年,25歲的莫札特聽從內心的召喚,毅然絕然的辭去那個讓他音樂藝術生命即將枯萎的薩爾茲堡宮廷樂師之職,一心想到維也納發展,成為一位「自由藝術家」,期盼能專注於歌劇的創作。莫札特不單在職業生涯的規劃上與父親起衝突,更在愛情婚姻上與父親絕裂,娶了寡婦韋伯夫人的女兒康絲坦采 (Constanze)。



莫札特的妻子Constanze(1762-1842) 圖片來源:http://ppt.cc/C943




成為「自由藝術家」,是每一位音樂藝術創作者的願望。但弔詭的是,一個越能賦予藝術家空間,讓他能在作品裡自由地展現想像力的社會,越有可能讓藝術家衝破業已存在的藝術品味標準,到頭來反而減弱了其與聽眾間共鳴的機會,這才會有皇帝約瑟夫二世 (Kaiser Joseph II)對莫札特《後宮誘逃》歌劇 "Too many notes! " 的評價。這是音樂藝術創作者所面臨的兩難。



莫札特的悲劇在於當時身處的德、奧社會,有別於英、法兩國,是文明發展的後進國,市民階級尚未發展、提昇,音樂市場及其相關產業也仍屬起步階段。比莫札特小15歲的貝多芬便幸運的多,得以從倚賴宮廷貴族的場域中解放出來,也使得他相對而言可以按著自己內在的藝術良知來作曲。

莫札特的另一悲劇在於他自幼對愛強烈的渴求,以及他對自身才華的高度自覺所產生的對聽眾認同的過度期待。他太太對他才華的重視,遠勝於對他自身的重視;而過度忠於內在藝術良知的音樂創作,也導致了維也納人對他的逐漸冷淡。當這兩股支撐他音樂創作的動能不再時,一種令人窒息、死亡的意義空洞化,使他對生命失去了價值感,孤寂絕望的他因而「放棄指望,讓自己倒下」,《安魂曲》最美好的片段,成為他寫給自己的輓歌...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一位藝術家天分的多寡、藝術成就的高低,到底如何判斷?由誰評定?梵谷,生前窮困潦倒,死後畫作價格屢創新高;馬勒的交響樂,複雜龐大、艱澀難懂,但他卻自信地預告說:「我的時代終將來臨!」現在,他的交響曲已成為音樂會最受歡迎的曲目;而身為海頓、莫札特的學生,在生前享有盛名的鋼琴家兼作曲家胡麥爾 (Johann Nepomuck Hummel,1778-1837),雖然貴為蕭邦、舒曼等浪漫主義音樂大師的老師,但是有別於貝多芬的擁抱浪漫,成為浪漫音樂的先驅,身處古典與浪漫主義交會口的胡麥爾,卻選擇了克萊曼悌 (Clementi,1752-1832 )式、老派的的古典主義作曲風格,這導致他為數眾多的鋼琴作品至今幾乎已全被遺忘;又如果不是孟德爾頌在無意間發現「音樂之父」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手稿,今日的西洋音樂史將會如何書寫呢?每思及此,不禁令人喟嘆:「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2014年5月18日 星期日

在電影中遇見古典音樂:今生情未了

音樂片「冬之心」(Un Coeur En Hiver),又名「今生情未了」,是1992年由蘇特(Claude Sautet)執導拍攝的法語片,曾經榮獲威尼斯影展銀獅奬、法國凱撒奬、義大利金像獎等多項大奬。


圖片出處:http://ppt.cc/KtZt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從《過度教育》一書,談鋼琴家的養成

趁教課的空檔,在學校書店看了一本關於鋼琴學習的書籍《過度教育,一個天才鋼琴家的血淚告白 》(La Démesure),內容講述一位天才兒童在父親高度期待下,自兩、三歲起被迫長時間的練琴,從起初的一天2到3小時,到後來的10幾個小時無止盡的練習,飽受身心虐待的真實血淚故事。這位法國女鋼琴家,曾以最年輕的參賽者身份,贏得國際性鋼琴大賽第三名,當年的第一名,正是現在揚名國際的中國鋼琴家郎朗!






我看到隱藏在這榮耀光環的背後,竟是這般慘絕人寰的血淚代價:脫下衣服用皮帶抽打;沒練好琴不准吃飯;假日被反鎖於琴房內練琴;甚至是「連狗都不如」等言語上的羞辱。很難想像這樣駭人聽聞的事情,仍然發生在21世紀的已開發國家—法國,我讀著讀著,不禁潸然淚下,久久不能自已......


 一位成功的職業鋼琴演奏家的養成過程,其困難度與挑戰,的確大於其它樂器的音樂家。除了一般音樂家需具備的能力外,鋼琴家還必需具備驚人的樂譜記憶力,過人的專注力與體力,快速的學習能力以應付數量龐大的曲目,還有能駕馭現代鋼琴的一雙大手。

Wolfgang Rübsam—管風琴傳奇

2012年的夏天,受兩廳院之邀來台灣演出的德國天才管風琴家黑爾(Felix Hell),與他閒聊提起我的管風琴老師Wolfgang  Rübsam 時,他說, "He is definitely a legend!"



                             



2014年5月10日 星期六

管風琴簡史


管風琴是歷史最悠久的鍵盤樂器。起初沒有鍵盤,演奏者用口來吹奏,為排笛類型的潘氏管(Pan Pipe)。潘氏管為蘆葦所製,截成9支長短不一的管子綑成一排而成,相傳為希臘神話中牧神潘(Pan)所創作。



西元前250年,希臘亞力山大的工程師德斯比亞斯(Ktesibios)發明了水力風琴,利用人力泵氣並以水力防止空氣外洩,使儲存的空氣吹管而發聲。至西元120年,已出現以風箱(bellows)儲風的風琴,演奏時需要額外的人力為風箱泵風。早期的風琴多用於娛樂性質,直到五世紀始用於教會的崇拜。 












十一世紀左右,開始出現用琴鍵演奏的風琴,但琴鍵寬約37吋,琴師需握拳搥擊琴鍵,而非用手指彈奏。十四世紀起,出現腳踏鍵盤,相傳係由韋畢(Louis van Valbeke of Brabant)所發明。手鍵盤也改造成可用手指彈奏的鍵盤,音色更趨豐富。







十四世紀末到十八世紀中期,意大利盛行手提式風琴(Portative Organ),演奏時,琴置於左膝,由左手拉風袋,右手在鍵盤上彈奏。同期另有小座風琴(Positive Organ),它擁有較寬闊的音域,可用雙手來彈奏。小座風琴依大小可放置於桌上或地上,演奏時需由一人於管風琴後方泵風。 















十五世紀起,義大利開始使用音栓(Stop)來控制套管發聲。至十五世紀末,德國教堂的風琴已具有現代管風琴的樣式。隨著管風琴的規模越來越大,依靠人力鼓風已經無法滿足需求,管風琴開始用機械設備來鼓風,因而又發展出了更複雜的鍵盤機械結構。十七世紀起,管風琴的發展漸趨成熟,管風琴音樂的發展也到達高峰,其中以巴哈的管風琴音樂最具代表性。







19世紀下半葉,管風琴已經可以模擬所有樂器的聲音。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管風琴於18631868年,由法國工程師卡瓦葉.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重建,包含五層鍵盤及86個音栓。卡瓦葉.科爾大幅提升了管風琴的製作工藝,其製做的管風琴具有特殊明亮、溫暖的簧類音色,演奏強音時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的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音響,也能夠奏出低聲細語般的音色,細膩地表現微妙的情感。



20世紀以後由於現代電腦技術的引進,可以透過預設裝置將管風琴各種不同的音色預先儲存起來,使得管風琴的操作更方便,琴座也可以與音管分開,獨立於舞台之上。種種科技上的突破與創新,不斷地擴展管風琴音響的豐富性及演奏上的表現力。



台北國家音樂廳所演奏的管風琴,是由享有盛名的荷蘭管風琴公司Flentrop所製作,於1987年完成,是極具巴洛克特色的大型管風琴。長14公尺,高9公尺,深3公尺,共有三層手鍵盤及一排30個琴鍵的腳鍵盤,61個音栓,4172根管子,從製作船運到安裝完成總共花了近兩年的時間。






*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註明出處。© 2014 Copyright by Hsiang-Yu Chen


管風琴大師拉特利第二次來台演出側寫



                                                    圖片來源http://aucklandorgan.org.nz


三年前掀起台灣一陣管風琴音樂熱潮的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演奏家拉特利(Olivier Latry),於2014423日再度來台,於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23歲就被巴黎聖母院聘為管風琴獨奏家,從此展開拉特利璀璨的演奏生涯。除了擔任巴黎聖母院首席管風琴家外,自1995年起任教於巴黎音樂學院,並於世界60多個國家演出。

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

聆聽天使悅音: 巴黎木十字架兒童合唱團

自1977年首次來台獻唱,七度訪問每每掀起台灣樂迷狂熱喜愛的巴黎木十字架兒童合唱團,暌違9年後,將於2014年6月8日(日)14:30再度登上台北國家音樂廳獻唱!


網路照片



與維也納兒童合唱團、德國少年合唱團並列為「世界三大」兒童合唱團的 「巴黎木十字兒童合唱團 」Les Petits Chanteurs à la Croix de Bois,是一個位於法國巴黎的男童合唱團。合唱團在1907年成立於巴黎,二次大戰期間搬至里昂(Lyon),之後又搬回巴黎。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演唱的足跡包括了法國境內,及全世界80多個國家,是全球公認最著名的「無伴奏兒童」合唱團。


2014年5月7日 星期三

《佛瑞安魂曲》

法國作曲家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著名的D小調安魂曲,作品48,是根據羅馬天主教儀式所寫成的合唱與管弦樂團安魂曲,也是佛瑞最為人熟知的大型作品。佛瑞於1887年開始創作此曲,中間幾次修改,最後完成於1900年。管弦樂完整版於1924年,在佛瑞本人的葬禮上演出。


 圖片來源https://en.m.wikipedia.org



這首長約35分鐘的安魂曲,是為管弦樂團、管風琴、混聲合唱、女高音獨唱、男中音獨唱而寫。全曲共分七個樂章: 進堂詠與垂憐經(Introït et Kyrie ),  奉獻曲(Offertoire ),聖哉經(Sanctus),慈悲耶穌(Pie Jesu),羔羊經與永恆之光(Agnus Dei et Lux aeterna),拯救我(Libera me),引領進天堂(In Paradisum)。其中最有名的是女高音獨唱 Pie Jesu。

此曲的台灣首演,是1998年由翁佳芬老師所率領的青韵合唱團於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女高音獨唱是李葭儀,管風琴演奏則是陳相瑜。之後陸續有各大音樂系、樂團演出此曲,包括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及國家交響樂團等。






*本文版權為陳相瑜所有,若轉載使用請標明出處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景美浸信會社區合唱團

景美浸信會社區合唱團是景美浸信會為了服務社區、關懷鄰里,於2006年5月所成立的社區性合唱團。合唱團的成員以社區的居民為主,有家庭主婦、各領域的退休人員,以及教會的會友等。他們彼此有的是鄰居、同事、同學、土風舞朋友、姊妹,甚至是夫妻檔!合唱團的團長是王淑美,副團長是賴惠美及陳貴霞。指揮是景美浸信會的施鄭淑善師母,鋼琴伴奏則是陳相瑜老師。合唱團在每週四的9:30~11:00於教會的禮拜堂內練唱,並在每年12月的聖誕節期間,於景美浸信會舉辦成果發表演唱會。合唱團的人數由起初的寥寥幾人,已增長至目前約70人。這樣快速的成長,主要歸功於合唱團的靈魂人物-施鄭淑善師母。


台北國家音樂廳管風琴


兩廳院外觀




台北國家音樂廳



座落於台北市信義路及愛國西路上兩棟華麗的中國式宮殿建築,分別是國家音樂廳和國家戲劇院,俗稱"兩廳院"。它們分據南北兩側,環抱著中正紀念堂的廣場,氣勢非凡。兩廳院不但是台北市重要的、美麗的地標,更是中華民國最高藝術殿堂的象徵!




國家音樂廳觀眾席

景美浸信會管風琴





景美浸信會位於台北市育英街63號,成立於1958年2月9日,隸屬於中華基督教浸信會聯會。教會於2001年改建,主體為地上6層,地下1層的建築物,並於改建的同時,耗資1500萬台幣,向德國管風琴製造公司Klais訂製管風琴。